共33391,分2227页显示 上一页 250 251 252 253 254 256 257 258 259 下一页
郭晤(字 晤 乐平郡开国公 )
郭曜( 孝 )
释道晤( 实相、实相大师 )
韦肇( 贞 )
崔昭( 至邺国公 )
张镒(字 季权、公度 )
王绍(别称 王纯 名 纯 改、改焉 敬 字 德素 )
许孟容(字 公范 行第 五 宪 )
辛京杲(字 京杲 肃国公 )
韦夏卿(字 云客 献 )
伊慎(字 寡悔 南充郡王 壮缪 )
僧如会( 传明大师、传明塔号永际 )
司马玄祚( 琅邪公 )
张荐(字 孝举 宪 行第 二十九 )
其它辞典(续上)
李邈( 郑王 昭靖 )郭晤(字 晤 乐平郡开国公 )
郭曜( 孝 )
释道晤( 实相、实相大师 )
韦肇( 贞 )
崔昭( 至邺国公 )
张镒(字 季权、公度 )
王绍(别称 王纯 名 纯 改、改焉 敬 字 德素 )
许孟容(字 公范 行第 五 宪 )
辛京杲(字 京杲 肃国公 )
韦夏卿(字 云客 献 )
伊慎(字 寡悔 南充郡王 壮缪 )
僧如会( 传明大师、传明塔号永际 )
司马玄祚( 琅邪公 )
张荐(字 孝举 宪 行第 二十九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一774 【介绍】: 唐宗室。代宗次子。好学,以贤闻。封郑王。代宗大历初曾代皇太子为天下兵马元帅。卒谥昭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华州郑县人,字晤。郭子仪子。代宗大历末,历仓部、司封郎中,封乐平郡开国公。官终兵部郎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2 【介绍】: 唐华州郑县人。郭子仪长子。累从节度府辟署,以功为开阳府果毅都尉。肃宗至德初,推子仪功,授卫尉卿,累进太子詹事。子仪专征伐,留曜治家事,少长无间言,以俭朴自处。子仪罢兵柄,遍加诸子官,曜为太子少保。子仪卒,居丧以礼,服未阕寝疾,或劝其茹葱薤,终不属口。卒谥孝。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十 神化科(二)
素隐温州之陶山。不怠进脩。人无知者。既示寂。遗体坚完不坏。其弟子辈。因布漆以奉之如生。后五年。忽举右手。如说法传香状。郡以事闻。诏赐紫伽梨。谥实相。至今。郡以雨晹祷。其灵验尤著。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杂科声德篇第十之一
释道晤者。不知何许人也。高趣放荡识量难赀。末住永嘉陶山侧精舍。则隐居修真诰之所也。大历中代宗为陶真君树此精舍。晤于此进修靡怠。人亦倾仰一夕跏趺而卒。身肉无沮如入三昧。议不焚葬后五年忽举右手。状若传香。州官民庶异之。以事奏。敕赐紫袈裟。谥曰实相大师。至今塔中州民祈祷幡华填委焉。 系曰。凡诸入灭举其指者。盖示其得四沙门果之数也。昔求那跋摩举二指而灭。言已證二果欤。其次法京垂灭屈三指慧景反握二指。捋之还屈。今晤之伸指岂不同诸。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人。代宗大历中,为中书舍人。累上疏言得失,为元载所恶,左迁京兆少尹。久之,改秘书少监。官终吏部侍郎。卒谥贞。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九
肇。宰相贯之父。大历中为中书舍人。累上疏言得失。为元载所恶。左迁京兆少尹。改秘书少监。载诛。除吏部侍郎。谥曰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博陵人。安禄山反,昭客游陈州,召集骁勇,挫其锋。肃宗末,为河南尹。代宗大历三年,自左散骑常侍为京兆尹。复守右散骑常侍。五年,兼御史中丞,为宣、歙、池等州观察使。十一年,移镇浙东。德宗建中元年,为江西观察使。旋奉使回纥,为册立使。屡封至邺国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3 【介绍】: 唐苏州人,字季权,一字公度。初以父荫授左卫兵曹参军,累迁殿中侍御史。肃宗乾元初,华原令卢枞为宦官诬陷,执法免其死,因贬抚州司户参军。代宗大历中历江西、河中观察使。德宗建中二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卢杞忌其刚直,出为凤翔、陇右节度使,后为李楚琳所害。有《五经微旨》、《孟子音义》。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二
镒字季权。一字公度。苏州人。以荫授左卫兵曹参军。累迁殿中侍御史。乾元时迁屯田员外郎。大历中出历濠州寿州刺史。建中初拜中书侍郎平章事。从德宗幸奉天。李楚琳作乱。镒为所杀。赠太子太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3—814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本名纯,避宪宗讳改。王端子。少为颜真卿器重,字之曰德素,奏为武康尉。累迁仓部员外郎、户部侍郎、尚书,判度支。德宗以其谨密,恩遇特异。宪宗元和初为武宁军节度使,搜集军政,推诚示人,出家资赏士,举军安赖。拜兵部尚书。卒谥敬。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43—814 本名纯,避宪宗讳改;字德素,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郡望太原(今属山西)。少为颜真卿所知,代宗大历八年(773)表授湖州武康尉,参预真卿、皎然等数十人之联唱,后结集为《吴兴集》10卷。历佐使府,德宗贞元元年(785)入朝任仓部员外郎,累迁户部郎中、户部侍郎、户部尚书等。二十年出任东都留守,移镇徐州。宪宗元和六年(811)征拜兵部尚书,九年十一月卒,谥敬。生平见李绛《兵部尚书王绍神道碑》、《旧唐书》、《新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联句1首。全唐文·卷四百四十六
绍字德素。本名纯。避宪宗讳改焉。自太原徙京兆之万年。累官户部尚书。顺宗立。转兵部。出为东都留守。元和初检校尚书右仆射。为武宁军节度使。复拜兵部尚书。卒年七十二。赠右仆射。谥曰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3—818 【介绍】: 唐京兆长安人,字公范。举进士甲科。德宗贞元时,累迁兵部郎中、给事中,曾上奏反对提升贪暴敛财之齐总为衢州刺史。宪宗元和初,任尚书右丞。四年,拜京兆尹。神策吏李昱借民钱不还,孟容收捕之,克日命还,不及期当死。帝令释昱,孟容上疏极言不可。自此豪右敛迹,威望大震。后为兵部、吏部侍郎,终官东都留守。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43—818 字公范,排行五,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家于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代宗大历十一年(776)登进士第,后又明经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历任礼部员外郎、礼部郎中等职。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迁给事中,以驳回德宗诏书,为权德舆所赏识。宪宗元和四年(809)为京兆尹。七年以本官知贡举,能抑浮华、择才艺,颇著令誉。官至尚书左丞,卒谥宪。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及《元和姓纂》卷六。《全唐诗》存诗3首。全唐文·卷四百七十九
孟容字公范。京兆长安人。举进士甲科。又第明经。授校书郎。累拜太常少卿。宪宗朝迁尚书左丞。拜东都留守。元和十三年卒。年七十六。赠太子少保。谥曰宪。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3或784 【介绍】: 唐兰州金城人,字京杲。辛云京从弟。曾从李光弼出井陉、战嘉山,督战甚力,肃宗召见,赞曰:“黥、彭、关、张之流乎!”累迁鸿胪卿、英武军使。代宗立,封肃国公,迁左金吾卫大将军,进晋昌郡王,历湖南观察使、工部尚书致仕。朱泚叛唐,京杲以老病不能征讨,西向恸而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3—806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字云客。韦迢子。代宗大历二年与弟韦正卿俱应制举,同时策入高第。授奉天令,课最第一。拜给事中,出为常州刺史。夏卿深于儒术,所至招礼通经之士。德宗贞元末,授徐泗濠节度使。寻征为吏部侍郎,转京兆尹、检校工部尚书。夏卿为政务通适,不喜改作。倾心辟士,颇得才彦,其后多至卿相,世谓之知人。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43—806 字云客,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释褐太子正字。代宗大历二年(767)中茂才异行科,授高陵主簿,累迁给事中。德宗贞元八年(792)贬常州刺史,十二年改苏州。十六年征为吏部侍郎,十七年改京兆尹,十八年改太子宾客,十九年授东都留守。顺宗永贞元年(805)罢为太子少保,宪宗元和元年(806)三月卒,谥献。生平见吕温《故太子少保京兆韦府君神道碑》,《旧唐书》、《新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3首。全唐文·卷四百三十八
夏卿字云客。京兆万年人。大历中贤良方正高等。累迁吏部侍郎。转京兆尹太子宾客检校工部尚书东都留守。辞疾改太子少保。卒年六十四。赠尚书左仆射。谥曰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4—811 【介绍】: 唐兖州人,字寡悔。通《春秋》、《国策》、天官、五行书。善射,为折冲都尉。讨哥舒晃、梁崇义屡建战功,封南充郡王。宪宗时,累官至检校右仆射兼右卫上将军。卒谥壮缪。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4—823 【介绍】: 唐僧。韶州始兴人。大历间止国一禅师门下,后归大寂法集。时禅客仰慕,蜂拥请问,室不能容,床榻为之陷折,时号“折床会”。后居长沙东寺,与相国崔群为师友。长庆间圆寂,敕谥传明大师。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六 传宗科(四)
韶州始兴人。大历八年。谒国一于径山后见大寂于是道德进。而名誉起矣。时丛林谓之折床会以其勤于坐禅。而床为之折也。未几出世。说法长沙之东寺。盖俗所谓夹山者。四方玄侣辐辏。大寂之风益振。相国崔公群以𧮂得罪宪宗南迁。为观察使。见会问曰。师于此事。自何而得。答曰见性得。会时方病眼。公因讥之曰。既去见性。其奈眼何。答曰性非眼见。病者非眼。公稽首谢之。仰山来参。会曰已相见了。更不用上来。仰曰。恁么相见莫不当否。会便闭却方丈门。仰归举似沩山。沩云寂子是什么心行。仰云若不恁么。争识得佗。长庆癸卯终于寺。寿八十。建塔寺之城南。及李公翱之廉问也。凡坟塔之近城者。命悉毁以全形胜。然独留会所葬塔。且曰庶几以别贤愚。谥传明塔号永际。镏膳部轲著文勤铭。宋高僧传·卷第十一 习禅篇第三之四
释如会。韶州始兴人也。大历八年止国一禅师门下。后归大寂法集。时禅客仰慕决求心要。僧堂之内床榻为之陷折。时号折床会。犹言凿佛床也。后徇请居长沙东寺焉。自大寂去世其法门鼎盛时无可敌。谚谓东寺为禅窟。断可知矣。时相国崔公群慕会之风来谒于门。答对浏亮辞咸造理。自尔为师友之契。初群与皇甫镈。议上宪宗尊号。因被镈搆出为湖南观察。闲豫归心于会也。至穆宗长庆癸卯岁终于寺。春秋八十。时井泉预枯异香馝馥。迁塔于城南。廉使李翱尽毁近城坟塔。唯留会所瘗浮图。以笔题曰。独留此塔以别贤愚矣。刘膳部轲著碑焉。敕谥传明大师。塔曰永际。亦呼所居为夹山和尚是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至唐初河内温人。隋时为国宾,袭琅邪公。入唐,历任膳部郎中、中书舍人、礼部侍郎、通直散骑常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4—804 【介绍】: 唐深州陆泽人,字孝举。张鷟孙。少精史传,聪颖能文。代宗、德宗朝充史馆修撰,为裴延龄所忌。三使回纥(回鹘)、吐蕃,累官御史中丞。吐蕃赞普死,为吊祭使,途中遇疾卒,谥宪。有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44—804 字孝举,排行二十九。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州西)人。家于邗沟(今江苏扬州北),后寓居江左。代宗大历中召充史馆修撰,兼阳翟县尉。德宗贞元十一年(795)拜谏议大夫,仍充史馆修撰,以御史中丞持节使回纥,还,迁秘书监。二十年迁工部侍郎兼御史大夫,充入吐蕃吊祭使,卒于道,谥宪。生平见权德舆《张公墓志铭并序》,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3首。其7岁善诗,10岁通《史记》,笃志好学,博洽多闻。著述甚富,惜多失传。全唐文·卷四百五十五
荐字孝举。深州陆泽人。天宝中。李涵表荐才任史官。召充史馆修撰。德宗朝擢拜谏议大夫。改秘书少监。卒年六十一。顺宗时赠礼部尚书。谥曰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