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585,分2373页显示  上一页  256  257  258  259  260  262  263  264  265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司马融( 淮陵王 贞王 )
张林( 郡公 )
慕容农(道厚 恶奴 辽西王 桓烈 )
晋穆帝(庙号 孝宗 穆皇帝、穆帝、晋穆帝 司马聃 彭子 )
王琨( 导爵始兴郡公 )
祝鸡翁(别称 尸乡翁、祝鸡公 )
罗献(令则 万年亭侯、西鄂县侯 烈 )
苻登(庙号 太宗 高皇帝、高帝、秦高帝 文高 南安王 )
苻融(博休 阳平公、平阳公 哀、哀公 )
萧文寿( 孝懿皇后 )
谢玄(幼度 康乐县公、东兴县侯 献武 )
释史宗(麻布道士、麻衣道士 )
陈茂先( 广陵公 )
慕容泓(庙号 肃宗 烈文皇帝、烈文帝 济北王 )
王献之(子敬 宪 )
司马融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司马融,字、生卒年不详,河内温县人,淮陵元王司马漼之子,袭封淮陵王,谥号贞王。
张林 朝代:

人物简介

全晋文
林,常山真定人。黑山贼张燕曾孙,为赵王伦通事令史。伦篡位,拜尚书令卫将军,封郡公。为孙秀所谗诛。

人物简介

全晋文
农字道厚,小字恶奴,垂第三子,封辽西王。寻为幽州牧,镇龙城,徵拜侍中司隶校尉,移镇邺,宝嗣位,以为并州牧,镇晋阳,进左仆射,拜司空,领尚书令,复以大司马领中军,为乱兵所杀,追谥曰桓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43—361 【介绍】: 即司马聃。东晋皇帝,字彭子。康帝子。二岁即位,褚太后临朝,会稽王司马昱辅政。在位期间,大将桓温以荆州刺史都督荆、司等六州军事。穆帝永和三年,桓温进军成都,西灭成汉,北伐前秦,军至灞上,收复洛阳,声势日盛,总揽内外大权。时褚哀、殷浩等先后北伐,均未成功。升平元年,穆帝始亲政,无所作为,病死。在位十七年。庙号孝宗。
全晋文·卷十
帝讳聃,字彭子,康帝子。建元二年九月即位,改元二:永和、升平。在位十七年,谥曰穆皇帝,庙号孝宗。
王琨 朝代:

人物简介

全晋文·卷二十
琨,导孙,袭导爵始兴郡公,长平末为仪曹郎,后为丹杨尹,卒赠太常。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晋洛阳人,居尸乡北山下。养鸡千余,按类起各,呼名则种别而至。后居吴山,莫知所终。

人物简介

全晋文·卷七十
献一作宪,字令则,襄阳人。仕蜀为太子舍人,迁庶子尚书吏部郎,以忤黄皓左迁巴东太守。蜀亡,为魏凌江将军。封万年亭侯。迁武陵太守巴东监军,晋受禅,改封西鄂县侯,卒赠安南将军,谥曰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43—394 【介绍】: 十六国时前秦国君。略阳临渭人,氐族,字文高。苻丕族子。少勇悍,粗险不修细行。及长颇览书传,苻坚以为长安令,坐事黜为狄道长。苻丕即位以登为征西大将军,封南安王。丕死,关陇氐族将领拥立为帝,改元太初。于军中立苻坚神主以励士气。与姚苌战,每战必告,苌惮而不应。后与姚兴将尹纬战,为纬所败,兵溃被杀。子苻崇奔湟中,为乞伏乾归所杀,前秦亡。
全晋文
登字文高,坚族孙,以晋太元十一年僭即皇帝位,改元太初,在位九年,为姚兴所杀。苻崇僭号于湟中,谥曰高皇帝,庙号太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3 【介绍】: 十六国时前秦略阳临渭人,氐族,字博休。苻坚季弟。封阳平公。坚即位,累拜司隶校尉、太子太傅、领宗正、录尚书事。苻坚建元八年代王猛镇邺。为将有谋略,征伐多有殊功。力谏止符坚伐晋,不听。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淝水之战,融率三十万人为前锋,攻陷寿阳,隔淝水与晋军对峙。晋将谢玄要求秦军稍退,渡河决战,秦军乱,融马倒被杀。谥哀。
全晋文
融字博休,坚季弟,封平阳公,拜侍中中书监左仆射,除中军将军,迁司隶校尉,寻代王猛为镇东大将军冀州牧,征拜侍中、中书监、都督中外军事、车骑大将军司隶校尉太子太传,领示正录尚书事,寻为征南大将军,战死,赠大司马,谥曰哀公。

人物简介

简介
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侍御史萧亮的孙女,洮阳县令萧卓之女,郡功曹刘翘继室妻子,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的继母。元熙二年(420年),宋武帝受禅登基,建立南朝宋政权,尊萧文寿为皇太后。永初三年(422),宋武帝去世,宋武帝之子宋少帝刘义符继位,尊萧文寿为太皇太后。谥号孝懿皇后。
全宋文·卷十
后讳文寿,兰陵人,武帝继母,义熙中拜豫章公太夫人,进宋王太妃。武帝受禅,尊为太后。少帝即位,尊为太皇太后。景平元年崩,年八十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43—388 【介绍】: 东晋陈郡阳夏人,字幼度。谢安从子。有经国才略。桓温辟为掾。前秦数入寇,玄拒之,拜建武将军。孝武帝太元八年,淝水之战,玄统兵大破苻坚。复率军收复兖、青、司、豫诸州,封康乐县公。时司马道子执政,忌谢氏势盛,使玄还镇淮阴,后改会稽内史。卒官。谥献武。
全晋文·卷八十三
玄安幼度,安兄奕之第三子。大司马桓温辟为掾,转征西将军桓豁司马,徵拜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进冠军将军,加领徐州刺史,封东兴县侯。以破苻坚功进前将军,不受;加都督徐、兖、青、司、冀、幽、并七州军事,封康乐县公,还镇淮阳,移镇东阳,转授散骑常侍、左将军、会稽内史。卒赠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献武。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九 神化科
不知何许人。著麻衣加纳其上。号麻布道士。喜怒不常。体癣疥。日坐广陵白土埭。讴唱引䋏自适。夜不知其归宿处。江都令檀祗召至。与语词无畔岸。索纸赋诗曰。有欲苦不足。无欲即无忧。未若清虚者。带索披玄裘。浮游一世间。汎若不系舟。要当脱尘累。栖志老山丘。檀祗异之。施布若干。宗即以施人。时有一男子。杖负一簏。暮依海盐令宿。见牧鹅鸭小儿。从令借之。曰数日当遣还。令许之。即领一儿登一山。山有屋数椽。道人三四辈。相劳苦。所语小儿一不解。但食一小瓯如熟艾。问男子曰。君知史宗否。其谪何当竟。答曰。在徐州江北广陵白土埭。计其词。行当竟矣。问者作书。授男子曰。为我达之。即以系之小儿衣带。还海盐。令喜问簏中何有。曰书疏耳。然终不次示令令欲盗观之而男子辄夜移他处且辞去。且曰吾本欲小留。而君常有盗意。岂复可留耶。令因呼小儿。问前事。小儿曰。前为捉杖飘然去。但闻足下波浪声。至一山。山中人。寄书。与曰。上埭阿上。即引衣带开读。令不能晓。小儿诣史宗。史宗大惊曰。汝乃从蓬莱山来耶。后过渔梁见捕鱼者。宗因浴其上流。而鱼悉不可捕。又与沙门道开夜语颇。闻蓬莱事。
高僧传·卷第十 神异下
史宗者。不知何许人。常著麻衣或重之为纳。故世号麻衣道士。身多疮疥性调不恒。常在广陵白土𡍖赁𡍖。讴唱引䋏以自欣畅。得直随以施人。栖憩无定所。或隐或显。时高平檀祇为江都令。闻而召来应对。机捷无所拘滞。博达稽古辩说玄儒。乃赋诗一首曰。有欲苦不足。无欲亦无忧。未若清虚者带索被玄裘。浮游一世间。汎若不系舟。方当毕尘累。栖志且山丘。檀祇知非常人。遣还所在。遗布三十匹悉以乞人。后有一道人。不知姓名。常赍一杖一箱自随。尝逼暮来。诣海盐令云。欲数日行。暂倩一人可见给不。令曰。随意取之。乃选取守鹅鸭小儿形服最丑者将去。倏忽之间至一山上。山上有屋。屋中有三道人。相见欣然共语。小儿不解。至中困道人为小儿就主人索食。得一小塸食状如熟艾。食之饥止。向冥道人辞欲还去。闻屋中人问云。君知史宗所在不。其谪何当竟。道人云。在徐州江北广陵白土𡍖上。计其谪亦竟也。屋中人便作书曰。因君与之。道人以书付小儿。比晓便至县与令相见云。欲少日停此。令曰大善。问箱中有何等。答云。书疏耳。道人常在厅事上眠。以箱杖著床头令使持。时人夜偷取欲看之道人已知。暮辄高悬箱杖。当下而卧。永不可得。后与令辞曰。吾欲小停而君恒欲偷人。正尔便去耳。令呼先小儿问近所经。小儿云。道人令其捉杖飘然而去。或闻足下波浪耳。并说山中人寄书犹在小儿衣带。令开看都不解。乃写取封其本书。令人送此小儿至白土𡍖送与史宗。宗开书大惊云。汝那得蓬莱道人书耶。宗后南游吴会。尝过渔梁。见渔人大捕。宗乃上流洗浴。群鱼皆散。其潜拯物类如此。后憩上虞龙山大寺。善谈庄老究明论孝。而韬光隐迹世莫之知。会稽谢邵魏迈之放之等。并笃论渊博皆师受焉。后同止沙门夜闻宗共语者。颇说蓬莱上事。晓便不知宗所之。陶渊明记。白土𡍖遇三异法师。此其一也。或云。有商人海行于孤洲上见一沙门。求寄书与史宗。置书于船中。同侣欲看书。书著船不脱。及至白土𡍖。书飞起就宗。宗接而将去。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常著麻衣。世号麻衣道士。常在广陵白土埭。凭埭讴唱。引䋏以自欣畅。得直。随以布施。栖憩无定所。持高平檀祗。为江都令。闻而召来。应对机捷。无所拘滞。博达稽古。辩说玄儒。乃赋诗一首曰。有欲苦不足。无欲亦无忧。未若清虚者。带索披玄裘。浮游一世间。汎若不系舟。方当毕尘累。栖志且山丘。檀祗知非常人。遗布二十疋。悉以乞人。后有一道人。常赍一杖一箱。逼暮。来诣海盐令云。欲数日行。暂倩一人。可见给不。令曰。随意取之。乃选取守鹅鸭小儿。形服最丑者将去。倏忽之间。至一山上有屋。屋中有三道人。相见欣然共语。小儿不解。至日中。道人为小儿就主人索食。得一小瓯食。状如熟艾。食之饥止。向瞑。道人辞欲还。闻屋中人问云。君知史宗所在不。其谪何当竟。道人云。在徐州江北。广陵白土埭上。计其谪亦竟也。屋中人便作书曰。因君与之。道人以书付小儿。比晓便至县。与令相见云。欲少日停此。令曰大善。问箱中有何等。答曰书疏耳。道人常在听事止眠。以箱杖著床头。令使人夜偷取欲看之。道人已知。暮辄高悬箱杖。当下而卧。永不可得。后与令辞曰。吾欲小停。而君恒欲偷人。正尔便去耳。令呼先小儿问之。小儿云。道人令其捉杖。飘然而去。或闻足下波浪。并说山中人寄书。犹在小儿衣带。令开看都不解。乃写取。封其本书。令人送此小儿至白土埭。送与史宗。宗开书大惊云。汝那得蓬莱道人书耶。宗后南游吴会。尝过渔梁。见渔人大捕。宗乃上流洗浴。群鱼皆散。后憩上虞龙山大寺。善谈庄老。韬光隐迹。会稽谢邵魏迈之放之等。并笃论渊博。皆师焉。后同止沙门。夜闻宗共语者。颇说蓬莱上事。晓便不知宗之所之。陶渊明记。白土埭。遇三异法师。此其一也。
陈茂先 朝代:

人物简介

全晋文
茂先,颍川人,太尉准七世孙,嗣封广陵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4 【介绍】: 十六国时西燕政权建立者,鲜卑族,昌黎棘城人。前燕国君慕容炜弟。曾任北地长史。苻坚灭前燕,亡奔关东,收聚鲜卑族民数千,迁居关中,进行复国活动。坚败于淝水,泓为部众推为主,据华阴,建立西燕政权,称济北王,建号燕兴。未几以持法苛峻,甚失众望,为部下所杀。
全晋文
泓,前燕慕容炜弟,封济北王,燕亡入秦,为北地长史。苻坚败,起兵,自称使持节大都督陕西诸事、大将军、雍州牧、济北王,领司徒,以晋太元九年改元燕脊。明年,为其下高盖宿勤崇等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44—386 【介绍】: 东晋琅邪临沂人,字子敬。王羲之子。女为安帝皇后。少有盛名。起家州主簿,迁吴兴太守,谢安甚钦爱之,请为长史。官至中书令,时称“王大令”。工草隶,善丹青。幼学父书,次习于张芝,后改变古拙书风,自创新体,与父齐名,并称“二王”。今存行书墨迹《鸭头丸帖》等。
全晋文·卷二十七
献之字子敬,羲之少子,为州主簿,秘书郎转丞,选尚新安公主。历谢安司徒,卫将军长史,除建威将军、吴兴太守,徵拜中书令,卒。安帝时,以后父追赠侍中,特进光禄大夫、太宰。谥曰宪。有集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