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395,分2227页显示  上一页  362  363  364  365  366  368  369  370  371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李端悫(守道 恭敏 )
杨蟠(公济 浩然居士 )
杨训(公发 )
谢季成(子立 清戎将军 )
贺铸(方回 庆湖遗老、北宗狂客 别称 越人 世称 贺梅子 贺三愁 )
赵仲御( 濮王、郇王 康孝 )
释遵式(圆义 世称 定慧式 )
钟胄(少游、公绪 )
刘宗杰(唐辅 )
刘昌祚(子京 毅肃 )
张景温(敦直 )
张璪(邃明 简翼 )
彭次云( 构 )
时立爱(昌寿 郑国公 )
晁补之(无咎 济北、归来子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潞州上党人,字守道。李端愿弟。官左藏库使,累迁东上閤门使、干办三班院。尝侍宴群玉殿,甚得仁宗宠顾。历知邢、冀、卫三州,至蔡州观察使。元祐中以安德军留后卒,谥恭敏。
全宋文·卷一六四九
李端悫(?——一○九八),字守道,开封(今河南开封)人,遵勖子,端愿弟。官左藏库。累迁东上閤门使、干办三班院。尝侍宴群玉殿,仁宗独赐珠花飞白字。知邢、冀、卫三州,至蔡州观察使。元祐中,为安德军留后卒,赠昭德军节度使,谥曰恭敏。《宋史》卷四六四有传,见《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章安人,字公济。仁宗庆历六年进士。为密、和二州推官。诗为欧阳修所称。苏轼知杭州,蟠通判州事,与轼唱酬甚多。历知寿州卒。平生为诗数千篇,号《章安集》。
全宋诗
杨蟠,字公济,章安(今浙江临海东南)人,一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舆地纪胜》卷四三《淮南东路·高邮军》),又作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八)。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嘉定赤城志》卷三三),为密、和二州推官。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苏轼知杭州时,蟠为通判。以知寿州卒。平生为诗数千篇,有《章安集》,已佚。《宋史》卷四四二有传。 杨蟠诗,《台州丛书》辑有《章安集》一卷,疏漏较多。今据《镡津文集》、《会稽掇英总集》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一○四五
杨蟠,字公济,台州临海(今浙江临海)人,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自号浩然居士。庆历六年举进士,曾为密、和二州推官。欧阳修称其诗。熙宁中官光禄寺丞,提举陕西常平。五年,改太子中允、永兴等路转运判官。元丰中为太常博士。元祐中苏轼知杭州,蟠为通判,颇多唱和。迁知高邮军。绍圣中知温州。后知寿州,卒。平生为诗数千篇,有《章安集》传世。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六、二四○、二四九、三二七,《宋史》卷四四二本传、卷一八五《食货》下七、卷四五六《仰忻传》,《止斋集》卷四二,《赤城志》卷三三。
杨训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字公发。神宗元丰五年进士。历山阴、东阳二县令。初受业于王安石,与蔡京同学。后蔡京当权,欲引见之,训辞不往。卒年八十三。有《礼记解》及文集。
谢季成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泉州晋江人,字子立。以父荫历大理寺评事、卫尉丞。神宗熙宁中累迁内藏库使、知宜、廉、融、邕四州,任广西钤辖。讨平峒人起事。合浦筑城浚湟,备御之具,为一路最。邕筦外寨,戍兵岁亡者多,乃请以峒丁代戍而教之,民以为便。哲宗元祐中卒于官。邑人庙祀之,号清戎将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2—1125 【介绍】: 宋卫州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孝惠皇后五代族孙。神宗熙宁中恩授右班殿直,监军器库门。哲宗元祐六年,以李清臣、苏轼等荐,改承事郎。徽宗立,通判泗州,徙太平州,因不得志,于大观中致仕,退居苏、常。家中藏书万卷,手自校雠。工诗文,尤长于词。有《东山乐府》、《庆湖遗老集》。
全宋诗
贺铸(一○五二~一一二五),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北宗狂客,卫州(今河南卫辉市)人。以唐贺知章为远祖,因自称越人。初以外戚恩为右班殿直,官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徐州宝丰监等。哲宗元祐七年(一○九二),以李清臣、苏轼等荐,监鄂州宝泉监。丁母忧服除,通判泗州、太平州,管勾亳州明道宫。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以承议郎致仕,卜居苏南。又以荐复起,管勾杭州洞霄宫。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再致仕。七年,卒于常州,年七十四。铸善为词章,以填词名家,因《青玉案》词“梅子黄时雨”句,世称贺梅子。诗亦为时人所重,自编《庆湖遗老诗集》前后集,今有前集传世。集中诗题下多详注作诗年月及诗中涉及的人物里居姓字,见出今本仍系自编本之旧。事见《庆湖遗老诗集》原序及附录《贺公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贺铸诗,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底本在原集九卷后增补“拾遗”“补遗”各一卷。参校清乾隆彭氏知圣道斋抄本(简称清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宜秋馆刊《宋人集乙编》本(简称宋人集),并酌校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中所收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词学图录
贺铸(1052-1125) 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宋太祖孝惠皇后族孙。因作词有"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之句,世称贺梅子。有《庆湖遗老集》、《东山词》(又称《东山寓声乐府》)。
黄鹤楼志·人物篇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生于卫州(今河南省卫辉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能诗文,尤长于词,风格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著《庆湖遗老集》《东山词》等。曾多次登临黄鹤楼,有五绝《题黄鹤楼下石镜亭》、五律《送左禹赴江夏尉》、五古《黄鹤楼》、七古《登黄鹤楼怀古兼寄潘豳老昆仲》、七律《答致仕吴朝请潜登黄鹤楼见招》《雪后同吴达夫慎献玉登黄鹤楼》《和别清凉和上人》等。
全宋文·卷二六七三
贺铸(一○五二——一一二五),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卫州(治今河南淇县)人。孝惠皇后之族孙。喜谈当时事,可否不少假借,人以为近侠。博学强记,工语言,深婉丽密,如次组绣。尤长于度曲。娶宗室女,隶籍右选,监太原工作。元祐中李清臣执政,奏换通直郎,通判泗州,又倅太平州。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食宫祠禄。退居吴下,稍务远引事故。家藏书万馀卷。手自校雠,以是杜门将遂其老。所为词章,往往传播人口。有《庆湖遗老集》二十卷(存)传世。见程俱《宋故朝奉郎贺公墓志铭》(《庆湖遗老诗集》附录),《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六三一
赵仲御(一○五二——一一二二),嗣濮王宗晟子。通经史,多识朝廷典故。累迁镇宁、保宁、昭信、武安节度使。封汝南、华原郡王。政和中,以泰宁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嗣封濮王。宣和四年五月卒,年七十一。追封郇王,谥康孝。见《宋会要辑稿》帝系三之一三、礼四一之二,《宋史》卷二四五《濮王允让传》有附传。
释遵式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七九三
遵式,号圆义,俗姓顾氏,苏州(治今江苏苏州)人。熙宁间住姑苏尧峰,后主定慧院,世称定慧式。著有《注肇论疏》六卷,今存。见《建中靖国续灯录》卷一六,《续传灯录》卷一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虔州龙南人,字少游。神宗元丰五年进士。历知浔州、阳山,考课为天下第一。累官广西转运使,镇压少数民族,有功,进龙图阁学士,兼本路安抚管勾经略使,致仕卒。有文集。
全宋诗
钟胄,字少游,一字公绪(《江西诗徵》卷一○),龙南(今属江西)人。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知湖广桂阳县,考课第一,通判宣州。用兵桂林,功成进龙图阁学士兼广南西路安抚管勾经略使。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一○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刘宗杰,字唐辅,洛阳(今属河南)人(清嘉庆《广西通志》卷二一八)。神宗熙宁四年(一○七一),为京东路提点刑狱(《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八)。七年,通判熙州,除秦凤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卷二四九)。元丰元年(一○七八),权发遣广南西路提点刑狱(同上书卷二八七),以狱事致仕。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起为比部郎中(《彭城集》卷二○《朝散郎致仕刘宗杰可落致仕比部郎中制》)。四年,黜知郢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三○)。元符元年(一○九八),为户部侍郎(同上书卷四九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真定人,字子京。父战死,录为右班殿直。西夏入犯,昌祚以寡击众,有功,知阶州,累迁熙河路都监。从王中正入蜀,破筚篥羌。神宗元丰四年为泾源路副都总管,率军攻西夏,兵败贬官。后历知西边州军,修完堡寨,屡破西夏军。累迁殿前副都指挥使、武康军节度使。卒年六十八。谥毅肃。有《射法》。
张景温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七八二
张景温,字敦直,和州历阳(今安徽和县)人。嘉祐中登进士第。熙宁七年为开封府界诸县镇勾当公事,次年以大理寺丞提举出卖解盐,迁殿中丞。元符间历广西提点刑狱、广西转运副使。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一、二六三、三○五、五○八、五一九,《桂胜》卷二,乾隆《江南通志》卷一一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3 【介绍】: 宋滁州全椒人,初名琥,字邃明。张洎孙。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历凤翔法曹,缙云令。神宗熙宁中,王安石引入同编修中书条例,寻授集贤校理,数月间骤迁知谏院、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历知蔡州、判司农寺、知河阳。元丰初,入权度支副使,进知制诰、知谏院,判国子监。四年,拜参知政事,次年改中书侍郎。哲宗立,谏官、御史合攻其依附王安石、吕惠卿,构陷冯京、苏轼。罢知郑州,累徙扬州。卒谥简翼。
全宋诗
张璪(?~一○九三),初名琥,字邃明。瑰弟。滁州全椒(今属安徽)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历凤翔法曹、缙云令。神宗熙宁中,同编修中书条例,同修起居注。以事出知蔡州。元丰初,入权度支副使,知制诰、知谏院。鞫治苏轼狱,谋致轼于死。四年(一○八一),拜参知政事,改中书侍郎。哲宗立,罢知郑州,徙河南、定州、大名府。元祐八年卒于知扬州任。谥简翼。事见《钱塘集》卷一六《张公行状》,《宋史》卷三二八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一八
张璪(?——一○九三),初名琥,字邃明,滁州全椒(今安徽全椒)人,洎孙。未冠登第,历凤翔法曹、缙云令。王安石引为同编修中书条例,授集贤校理、知谏院、直舍人院。出知蔡州,复知谏院兼侍御史知杂事。判司农寺,出知河阳。元丰初,入权度支副使,遂知制诰、知谏院,判国子监。四年,拜参知政事,改中书侍郎。哲宗立,谏官、御史合攻之,踰岁,乃以资政殿学士知郑州,徙河南、定州、大名府,进大学士,知扬州。元祐八年卒,谥简翼。璪善探情变节,左右从顺,往往以危机陷人,时论鄙之。《宋史》卷三二八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彭次云,名构(《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二),以字行,瓯宁(今福建建瓯)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三)。神宗元丰四年(一○八一),以秘书丞为广南西路提点刑狱(《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金石补正》卷八六)。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为成都路转运使,旋改淮南路转运使(同上书卷四一○、四一二)。四年,徙京西路转运副使(同上书卷四三五)。七年,权发遣江淮荆浙诸路发运使(同上书卷四七五)。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二一八二
彭次云,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元丰中提点广南西路刑狱。元祐中官朝散郎、吏部郎中,历淮南转运使,迁朝请郎,权发遣江淮浙等路发运使。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三、四一○、四七五,《宋诗纪事》卷二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辽金间涿州新城人,字昌寿。辽道宗大康九年进士。累迁辽兴军节度使兼汉军都统。金军入燕京,立爱率平州吏民归附,后去官归乡。金以燕京归宋,宋累起立爱,以宋政日坏,不仕。金宗望入燕后出仕,官至中书令,封郑国公。卒年八十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3—1110 【介绍】: 宋济州巨野人,字无咎,号济北,自号归来子。晁端友子。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十七岁随父至杭州,著《七述》以谒苏轼,轼自叹不如,由是知名。哲宗元祐初为太学正,累迁著作佐郎。绍圣初坐元祐党籍,谪监处州、信州酒税。徽宗朝,历礼部郎中,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官。党论起,出知河中府,徙知湖、密、果州,主管鸿庆宫。大观末出党籍,知达州、泗州。工书画、诗词,文章凌丽奇卓,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有《鸡肋集》、《琴趣外篇》。
全宋诗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为著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复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为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词学图录
晁补之(1053-1110) 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苏门四学士之一。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编》。
全宋文·卷二七一一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济州钜野(今山东钜野)人。元丰二年第进士。初授澶州司户参军,转北京国子监教授。元祐初,为太学正,召试,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五年,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召还为著作佐郎,出知齐州。绍圣中,坐党籍贬监信州酒税。徽宗立,召复著作佐郎,迁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国史编修官。后出知河中府,徙知湖州、密州。崇宁间,蔡京为相,补之辞官还家,慕陶渊明而修「归来园」,自号归来子。大观四年,「党论」平,受召出知达州,旋改知泗州。寻卒,年五十八。补之工诗文,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有《鸡肋集》七十卷、《琴趣外篇》六卷传世。见张耒《柯山集》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