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395,分2227页显示  上一页  378  379  380  381  382  384  385  386  387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米友仁(伊仁 元晖、玄晖、君仁、尹仁 虎儿、寅哥 懒拙老人 世称 小米 )
罗从彦(仲素 世称 豫章先生 文质 )
苏过(叔党 斜川居士 )
葛胜仲(鲁卿 文康 )
许景衡(少伊 世称 横塘先生 忠简 )
谢良佐(显道 程门四先生 文肃 世称 上蔡先生 )
赵佖( 仪国公、大宁郡王、申王、吴王 荣穆 )
释守遂(净慈 章 )
姚孳(舜徒 过云居士 )
孟皇后( 昭慈献烈、昭慈圣献 华阳教主、元祐皇后 冲真 )
完颜银术可( 蜀王 武襄 )
徐公佐
曾纡(公兖、公衮、公卷 空青老人、空青先生 )
滕公立
翟兴(公祥 大翟、小翟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2—1151 【介绍】: 宋太原人,后徙襄阳,又徙丹徒。初名伊仁,字元晖,小名虎儿,号懒拙老人,世称小米。米芾子。善书画,徽宗宣和四年,应选为书学博士。高宗绍兴中,仕至权兵部侍郎,以敷文阁待制提举佑神观。受高宗命鉴定法书。善行书。有《阳春集》。
全宋诗
米友仁(一○六九~一一五一),字玄晖,一字君仁,小字虎儿,自号懒拙老人。芾子。文词书画深得家法。早年历知州县。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知滁州。十二年,由将作少监迁屯田员外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七)。十四年,权兵部侍郎。十五年,提举佑神观(同上书卷一五一、一五四)。二十一年,卒(同上书卷一六二),年八十三。《京口耆旧传》卷二、《书史会要》卷六有传。今录诗十二首。
词学图录
米友仁(1086-1165) 字元晖,一字尹仁,小名寅哥、鳌鳌儿、虎儿,自称懒拙老人。祖籍太原,迁襄阳,定居润州(今镇江)。米芾长子,世称"小米"。仕至兵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工书善画,承父法,稍加已意。书长草隶。父子均为收藏家、鉴赏家。其山水画,墨钩细云,有风雨云烟之势。常自题"墨戏"二字。
全宋文·卷三○八二
米友仁(一○七二——一一五一),原名尹仁,字元晖,自称懒拙老人,润州丹徒(今属江苏镇江)人,芾子。幼力学嗜古,精书画,世号为「小米」。宣和中其父上所作《楚江清晓图》,徽宗甚赞之,召为博士,管勾书艺所。绍兴中任将作监丞,历兵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提举佑神观。二十一年卒,年八十。见《宋会要辑稿》崇儒三之一、职官五四之一四,《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七、一五一、一五四、一六二,《京口耆旧传》卷二,《画继》卷三,《宋史》卷四四四《米芾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2—1135 【介绍】: 宋南剑州剑浦人,字仲素,世称豫章先生。从杨时学,又问学于程颐。高宗建炎四年,以特科授博罗主簿。后入罗浮山静坐,研习学问,绝意仕进,为朱熹所推尊。卒谥文质。有《豫章文集》等。
全宋诗
罗从彦(一○七二~一一三五),字仲素,学者称豫章先生,罗源(今属福建)人。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始从杨时学。朱熹谓杨时“倡道东南,士之游其门著甚众,然潜思力行,任重诣极如仲素,一人而已。”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以特科授惠州博罗主簿(一说县尉)。五年,卒,年六十四。有《豫章罗先生文集》十七卷。事见本集所附年谱,《宋史》卷四八二传。 罗从彦诗,以明刊蓝印本为底本,校以清光绪盱江谢甘棠刻本(简称光绪本)。光绪本增补诗一首,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三○六○
罗从彦(一○七二——一一三五),字仲素,南剑州延平(今福建南平)人。自幼颖悟,不为言语文字之学。及长,坚苦刻励,笃意求道。初从吴国华游,继学于杨时,与杨时、李侗并称「南剑三先生」。又鬻田裹粮至洛阳见程颐。建炎四年就特科,授惠州博罗县主簿。绍兴五年卒于官,年六十四。淳祐间谥文质,世称豫章先生。著有《毛诗解》、《春秋解》、《春秋指归》、《中庸说》、《语孟解》、《议论要语》(存)、《圣宋遵尧录》(存)、《台衡录》等。事迹详见《豫章先生事实》(《豫章先生文集》卷一四)及《宋史》卷四二八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2—1124 【介绍】: 宋眉州眉山人,字叔党,号斜川居士。苏轼子。以荫任右承务郎。轼帅定武、谪岭南,唯过随行奉侍。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轼卒,葬汝州郏城小峨眉山,遂家颍昌小斜川,因以为号。历监太原府税,知郾城县,晚年权通判中山府。能文,善书画,人称“小坡”。有《斜川集》。
全宋诗
苏过(一○七二~一一二三),字叔党,号斜川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轼第三子。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曾应礼部试,未第。绍圣元年(一○九四),轼谪惠州,四年,复谪儋州,皆随行。元符三年(一一○○),随父北归。轼卒后,依叔父辙居颍昌。营湖阴地数亩,名为小斜川。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监太原税。五年,知郾城。宣和五年,通判定州,卒。有《斜川集》二十卷(此据《宋史》本传,他书著录均为十卷),已佚。清乾隆时人吴长元得旧钞残本,并从他书纂辑,釐为六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永乐大典》卷二四○一引《宋故通直郎眉山苏叔党墓志铭》,《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过诗,以《知不斋丛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武进赵氏刊本(简称赵本),清旧抄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卷。
全宋文·卷三一○○
苏过(一○七二——一一二三),字叔党,号斜川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轼少子。元祐七年,以父荫为右承务郎。绍圣元年,轼贬惠州,后再迁海南,独过侍行。徽宗即位,轼北还,途染疾卒于常州,过葬之汝州郏县,即依叔父辙卜居颍昌。后尝监税太原,知郾城。晚权通判中山府。宣和五年卒,年五十二。过能诗文,善书画,时称「小坡」。有《斜川集》传世。《宋史》卷三三八《苏轼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2—1144 【介绍】: 宋常州江阴人,徙丹阳,字鲁卿。葛书思子。哲宗绍圣四年进士。累迁太常卿兼谕德,采春秋战国以来历代太子善恶成败之迹,日进数事。除国子祭酒。历知汝、湖、邓州,遭朱勔诬告罢归。高宗建炎中复知湖州,岁大饥,发官廪赈济于民。绍兴中请祠归。卒谥文康。有《丹阳集》。
全宋诗
葛胜仲(一○七二~一一四四),字鲁卿,常州江阴(今属江苏)人(《宋史》作丹阳人,误。丹阳是其晚年寓居,见本集卷二一《里中无居寓丹阳县书怀》)。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进士。元符二年(一○九七),官杭州司理参军。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为兖州教授。崇宁二年(一一○三),入为太学正。大观元年(一一○七),充提举议历所检讨,兼宗正丞。二年,迁礼部员外郎,以事责知歙州休宁。政和三年(一一一三),召复原职。四年,擢国子司业。六年,除国子祭酒,以言事落职提举江州太平观。宣和元年(一一一九),起知汝州,因拒宦官李彦括田,徙湖州。六年,移邓州,以在湖州时忤朱勔,落职食祠禄。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起再知湖州。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致仕归。十四年,卒,年七十三,谥文康。有《丹阳集》八十卷、外集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四卷,其中诗七卷。事见本集卷末附其婿章倧《文康葛公行状》,《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葛胜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三○六四
葛胜仲(一○七二——一一四四),字鲁卿,常州江阴(今江苏江阴)人,书思子。登绍圣四年进士第。元符三年中宏词科,为第一,除兖州教授。差提举议历所检讨官兼宗正丞,迁礼部员外郎。以议原庙事得罪,责知休宁县。复召为礼部员外郎,权国子司业,迁太常少卿,徙太府少卿,除国子祭酒。寻知汝州,改湖州,徙邓州,罢。建炎中复知湖州,官至显谟阁待制,绍兴初乞祠归,十四年卒,年七十三,谥文康。著有《丹阳集》八十卷、外集二十卷、续编《太常因革礼》。《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2—1128 【介绍】: 宋温州瑞安人,字少伊,世称横塘先生。从程颐学。哲宗绍圣元年进士。徽宗宣和六年,召授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请削三公权,忤时相王黼;又论童贯不可用;言和买、和籴、盐法害民;奏免江浙茶盐比较之法。旋遭斥逐。钦宗即位,以左正言召,进中书舍人,旋因言落职。高宗建炎元年,除御史中丞,为权相黄潜善等谮罢,以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至京口卒。谥忠简。有《横塘集》。
全宋诗
许景衡(一○七二~一一二八),字少伊,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年纵学程颐,哲宗元祐九年(一○九四)进士。徽宗大观中为敕令所删定官。久之,除通判大名府,未行,改逮判福州。后奉祠馆。宣和二年(一一二○),除殿中侍史。以忤王黼去官。钦宗嗣位,以左正言召,避亲嫌改太常少卿,兼太子论德,旋试中书舍人。以为李光等辨白,罢与宫祠。高宗即位,除御史中丞,拜尚书右丞。为黄潜善等排沮,罢为资政殿大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至京口,得暍疾卒,年五十七。谥忠简。有《横塘集》三十卷,已佚。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横塘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事见《斐然集》卷二六《许公墓志铭》,《宋史》卷三六三有传。 许景衡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横塘集》为底本,校以瑞安孙氏《永嘉丛书》所收《横塘集》(简称永嘉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三○八五
许景衡(一○七二——一一二八),字少伊,温州瑞安(今浙江瑞安)人,登绍圣元年进士第。宣和六年,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钦宗时,迁中书舍人。建炎元年,除御史中丞,进尚书右丞。黄潜善等恶其异己,谮罢为资政殿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二年卒,年五十七,谥忠简。景衡得程颐之学,学者称横塘先生。有《横塘集》。《宋史》卷三六三有传,又见《斐然集》卷二六《许公墓志铭》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蔡州上蔡人,字显道。从程颢、程颐学,与游酢、吕大临、杨时号程门四先生。神宗元丰八年进士。知应城县。徽宗时监西京竹木场,坐口语下狱,废为民。记问该赡,称引前史,至不差一字。卒谥文肃。有《论语说》、《上蔡语录》。
全宋文·卷二五九三
谢良佐(一○五○——一一○三),字显道,寿春上蔡(今河南上蔡)人,元丰八年进士,调应城令。建中靖国初官京师,召对忤旨,监西京竹木场。坐口语系诏狱,废为民。良佐受学于二程,与游酢、吕大临、杨时号「四先生」,学者称上蔡先生。著有《论语说》十卷、语录一卷行于世。见《宋史》卷二○二、四二八本传,《宋元学案》卷二四。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六三
赵佖(一○七二——一一○六),神宗第九子。元丰六年赐名,授检校太尉,山南东道节度使,封仪国公。哲宗即位,加开府仪同三司,进封大宁郡王。绍圣二年封申王,五年拜司空。帝崩,佖因目疾不得立。徽宗即位,以帝兄迁太傅,进陈王,旋拜太师,历京兆、真定尹,荆、扬、太原、兴元牧。崇宁五年薨,赠尚书令兼中书令,谥荣穆。改封吴王。见《宋史》卷二四六《宗室传》三。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守遂(一○七二~一一四七),号净慈,俗姓章,遂宁蓬溪(今属四川)人。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住随州大洪山净岩寺。为青原下十二世,大洪恩禅师法嗣。绍兴十七年卒,年七十六。事见《湖北金石志》卷一一冯楫撰塔铭,《嘉泰普灯录》卷六、《五灯会元》卷一四、《补续高僧传》卷九有传。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守遂。遂宁蓬溪章氏子。幼不茹荤酒。不好弄。事南麓院自庆上人为童子。二十七得度。南游初抵玉泉。见勤禅师。勤深器之。命副院事。岁馀走大洪。谒恩禅师。上方丈才展坐具。忽一小虫。飞堕于地。遽引手拂之。豁然大悟。恩肯之。俾总院事。说法一本于恩。政和戊戌。赐号净慈。随州袁公灼。奏师道德堪表率丛林也。俄迁水南。靖康丁未。退止德安𡾇山之延福院。时海内大乱。江淮盗起。所在戒严。安守李公济。虑师所居荒。远命移锡入城。建化城庵居之。贼围城久。每攻辄不利。乃曰。城中有异人。遂引去。镇抚陈规。闻而叹曰。异人谁欤。必吾净严师也。绍兴乙卯。宣抚司命居大洪。学子望山而归。极一时之盛。师亦诲人无倦。至丁卯三月。示疾而化。师天质温靖。与物无忤。且奉戒谨。终身不服缣纩。不执财宝。不近玩好。士大夫以为贶。随得随施。慈至蚤虱。不忍弃地。纳之衣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明州慈溪人,字舜徒,以字行。神宗熙宁九年进士。哲宗元祐中补武陵令,讯民疾苦而振雪之,捐资修孔子庙,督课诸士,奏课为天下第一。以荐除提举成都府路常平等事。后由江东副曹除知夔州,兴学劝农,有古循吏风。有《桃花源集》。
全宋诗
姚孳,字舜徒,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一作慈溪(今属浙江)人(《宝庆四明志》卷八、《延祐四明志》卷四)。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释褐县尉。哲宗元符中,历提举成都府路、荆湖南路常平,江东转运副使。卒于知夔州任上。《乾道四明图经》卷二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二三五三
姚孳,字舜徒,以字行,又号过云居士,明州慈溪(今浙江慈溪东南)人。熙宁九年进士。历尉掾,知桃源县,奏课为天下第一。元符召对称旨,除提举成都府路常平等事。崇宁中知泗州,政和中为江东转运副使。后除直龙图阁、知夔州,卒于官。见宝庆《四明志》卷八,《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四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3—1131 【介绍】: 宋哲宗后。洺州人。孟元孙女。元祐七年册为皇后,后废,出居瑶华宫。靖康之变,以废得免北迁。张邦昌僭位,尊为元祐皇后。高宗建炎元年尊为隆祐太后。苗、刘之变时,垂帘听政,事平,正皇太后尊号。卒谥昭慈献烈,改谥昭慈圣献。
全宋文·卷三一二○
孟皇后(一○七三——一一三一),洺州(治今河北永年)人。哲宗后。元祐七年册为皇后。绍圣三年因道家事废,出居瑶华宫,号华阳教主、玉清妙静仙师,法名冲真。元符末,向皇后主政,诏还内,号元祐皇后。崇宁元年再废。靖康之变,后以废得免北迁。二年,张邦昌复尊为元祐皇后,垂帘听政。寻降告天下书,奉迎康王。建炎元年尊称隆祐太后。三年,因苗、刘之变,再垂帘。事平撤帘。绍兴元年四月卒,年五十九。谥昭慈献烈,三年,改谥昭慈圣献。见《宋史》卷二四三《后妃传》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3—1140 【介绍】: 金宗室。太祖初为部落联盟长时,奉使赴辽。还言辽可伐之状,太祖始决意反辽。后从攻辽,历宁江州等役,追获辽天祚帝。后从完颜宗翰攻宋,屡有战功。累官中书令,封蜀王。卒谥武襄。
徐公佐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宋登科记考
越州会稽县(今浙江绍兴)人。崇宁二年(1103年)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3—1135 【介绍】: 宋建昌军南丰人,字公兖,晚号空青老人。曾布子。以荫补承务郎。哲宗绍圣中复中弘词科。徽宗崇宁二年,坐党籍编管永州。高宗绍兴初,除直显谟阁,上书辨说宣仁后诬谤。进直宝文阁、知信州,寻移知衢州,未上任卒。有《空青集》。
全宋诗
曾纡(一○七三~一一三五),字公衮,晚号空青先生,南丰(今属江西)人。布第四子。初以荫为承务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布为二后山园陵使,辟为从事。崇宁二年(一一○三),入元祐党籍,编管永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八六之七)。会赦,调监南京、河南税,改签书宁国军节度判官。历通判镇江府,知楚州、秀州,提举京畿常平,江南东路转运副使。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再任江南东路转运副使,移两浙路。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抚州。三年,除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四年,改福建路提点刑狱。五年,除知信州,未之官卒,年六十三。有《空青遗文》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南游纪旧》一卷(同上书卷一一),已佚。事见《浮溪集》卷二八《右中大夫直宝文阁知衢州曾公墓志铭》。今录诗十首。
全宋文·卷三○八四
曾纡(一○七三——一一三五),字公卷(一作公衮),晚自号空青老人。建昌军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布第四子。以荫补官,绍圣中复中宏词科。崇宁二年,坐党籍贬○陵。建炎中为两浙转运副使。绍兴二年,除直显谟阁。历知抚、信、衢三州。官终直宝文阁。绍兴五年卒,年六十三。见汪藻《曾公墓志铭》(《浮溪集》卷二八),《宋会要辑稿》食货二○之一四,《宋人法书》第三册等。
滕公立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崇宁元年(1102)任温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3—1133 【介绍】: 宋河南伊阳人,字公祥。骁勇善战,与弟翟进号大翟、小翟。金兵南犯,以护陵寝功补承信郎。累官京西北路安抚制置使,兼知河南府。击平叛将杨进。屡却金兵进犯,结约沦陷区忠义抗金。在河南累年,金人不敢犯诸陵。诏赐军名“忠护”。授河东、北路军马使,迁忠州团练使。高宗绍兴二年,拒刘豫诱降。后为刘豫裨将杨伟暗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