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395,分2227页显示 上一页 390 391 392 393 394 396 397 398 399 下一页
司马朴(字 文季 忠洁 )
吕本中(字 居仁 世称 东莱先生 文清 名 大中 )
夏崇宗(庙号 崇宗 圣文皇帝、圣文帝、夏圣文帝 李乾顺 )
孙沂(号 练江居士 )
完颜宗峻(别称 金景宣帝 名 绳果 景宣皇帝 庙号 徽宗 )
张守(字 子固、全真 号 东山居士 文靖 )
曾几(字 吉甫 号 茶山居士 文清 )
李彭(字 商老 号 日涉翁 )
李清照(号 易安居士 )
杜唐公
杨公度(字 元宏 号 玉峰 )
毛安节(号 积善居士 )
沈晦(字 元用 号 胥山 名 杰 )
王伦(字 正道 悯节 )
其它辞典(续上)
刘羲仲(字 壮舆 号 漫浪翁 )司马朴(字 文季 忠洁 )
吕本中(字 居仁 世称 东莱先生 文清 名 大中 )
夏崇宗(庙号 崇宗 圣文皇帝、圣文帝、夏圣文帝 李乾顺 )
孙沂(号 练江居士 )
完颜宗峻(别称 金景宣帝 名 绳果 景宣皇帝 庙号 徽宗 )
张守(字 子固、全真 号 东山居士 文靖 )
曾几(字 吉甫 号 茶山居士 文清 )
李彭(字 商老 号 日涉翁 )
李清照(号 易安居士 )
杜唐公
杨公度(字 元宏 号 玉峰 )
毛安节(号 积善居士 )
沈晦(字 元用 号 胥山 名 杰 )
王伦(字 正道 悯节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筠州高安人,字壮舆,号漫浪翁。刘恕子。长于史学,司马光以其父修《通鉴》有功,乞荫其子,补郊社斋郎,历钜野德安簿。徽宗政和间以蔡京荐,召为宣教郎编修官,后弃官不复仕,卒于庐山。有《太初历》、《通鉴问疑》等。全宋文·卷二八七○
刘羲仲,字壮舆,号漫浪翁,筠州高安(今江西高安)人,恕子。长于史学,尝摘录欧阳修《五代史》之误,作《纠缪》。司马光以其父有修《通鉴》功,乞荫其子,补郊社斋郎,历钜野、德安主簿。政和间以蔡京荐,召为宣教郎、编修官。至京师,绝不造谒一人。后忤蔡京,弃官归庐山,竟不复仕。纂有《太初历》、《通鉴问疑》等。见《宋史》卷四四四《刘恕传》,《宋元学案》卷八,《宋元学案补遗》卷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陕州夏县人,字文季。司马宏子。少育于外祖范纯仁,以纯仁遗恩为官。累擢兵部侍郎。徽、钦二帝将北迁,朴贻书金人,请存立赵氏,金人惮之,挟以北去。徽宗死,服斩衰朝夕哭,金主义而不问。授行台左丞,辞之。后卒于真定。谥忠洁。全宋诗
司马朴,字文季,夏县(今属山西)人。光从孙,宏子,少育于外祖范纯仁。哲宗绍圣初纯仁以元祐党人贬永州,朴随行。后以纯仁遗荫补官,调晋宁军士曹参军。钦宗靖康初,入为虞部员外郎。都城陷,金人挟以北去,授以官,托疾不受。卒于真定,讣闻,赠兵部尚书,谥忠洁。《东都事略》卷一○九、《宋史》卷二九八有传。中州集
朴字文季,温公之犹子,宋兵部侍郎,以奉使见留,居于祁阳,授以官,托疾不拜,遨游王公之门,以寿终。文季工书翰,有晋人笔意。兴陵万几之暇,尝购其遗墨学之。有雪霁同韩公度登圆福寺阁和李效之诗,今略载于此:积雪日出杲,雪飞梅已残。朋㳺要及时,阁邻有遐观。乘此芜秽平,快览天宇宽。霁色混银界,旷望连江千。山如白毫相,滉溢清扬端。一气转浩渺,万里皆㳽漫。优哉赋梁苑,想像排广寒。此下不可读,当俟善本考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4—1145 【介绍】: 宋寿州人,郡望东莱,字居仁,人称东莱先生。吕好问子。高宗绍兴六年赐进士出身。历官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兼侍讲、权直学士院。曾上书陈恢复大计。秦桧为相,私有引用,本中封还除目。又与赵鼎深相知,忤桧,被劾罢。工诗,得黄庭坚、陈师道句法。卒谥文清。有《童蒙训》、《江西诗社宗派图》、《紫微诗话》、《师友渊源录》、《东莱先生诗集》等。全宋诗
吕本中(一○八四~一一四五,据曾几《东莱先生诗集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四),字居仁,学者称东莱先生,开封(今属河南)人。幼以荫授承务郎。徽宗政和、宣和间,官济阴主簿、泰州士曹掾。宣和六年(一一二四),除枢密院编修。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迁职方员外郎。高宗绍兴六年(一一三六),召为起居舍人,赐进士出身。八年,擢中书舍人,兼侍读,权直学士院。同年十月,因反对和议,罢职,提兴太平观。卒,谥文清。曾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后人亦将其附入江西诗派。有《东莱先生诗集》二十卷、《外集》三卷,及《紫微诗话》等。《宋史》卷三七六有传。 吕本中诗,前二十卷以宋乾道间沈度刻《东莱先生诗集》(《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本)为底本;二十一至二十三卷以宋庆地多五年黄汝嘉刻江西诗派本《东莱先生诗外集》(简称黄本,残存第十八至二十卷,外集三卷全,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及清蒋光煜藏钞本《紫微集》较沈本、黄本多出诗六十二首(其来历不明,中有显非吕作之诗,因无所归属,姑仍予录入),合编为第二十四卷。全宋文·卷三七九七
吕本中(一○八四——一一四五),初名大中,字居仁,寿州(治今安徽寿县)人,公著曾孙,希哲孙,好问子。以公著遗表恩,授承务郎。元符中,主济阴簿、泰州士曹掾,辟大名府帅司干官。宣和六年,除枢密院编修官。绍兴六年,特赐进士出身,擢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八年二月,迁中书舍人,三月兼侍讲,六月兼权直学士院。以忤秦桧,提举太平观。绍兴十五年卒,年六十二。本中上承家学,复从杨时、尹焞等游,为时名儒,学者称东莱先生。著有《春秋集解》、《师友杂志》、《官箴》、《童蒙训》、《紫微杂说》及《东莱先生诗集》等传世。《宋史》卷三七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4—1139 【介绍】: 即李乾顺。西夏皇帝。李秉常子,梁氏出。三岁即位,母梁太后与舅父国相梁乙埋掌权。天祐民安五年,太后杀乙埋。永安二年十六岁时,因辽使者毒杀梁太后,始得亲政。娶辽公主为后,联辽拒宋。辽亡金兴,北宋亦亡,乃南向扩地。在位五十四年,谥圣文皇帝。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九一五
孙沂,号练江居士,政和时常州江阴(今江苏江阴)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4 【介绍】: 金太祖次子,本名绳果。天辅中,与完颜杲奔袭辽天祚帝于鸳鸯泺,攻克西京。太祖死,与兄完颜宗干率宗室、群臣拥立太宗。熙宗时,追谥景宣皇帝,庙号徽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4—1145 【介绍】: 宋常州晋陵人,字子固,一字全真,号东山居士。徽宗崇宁二年进士。擢监察御史。高宗建炎初上防淮渡江利害六事,主张恢复中原,反对画江自守。历御史中丞、翰林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四年,除参知政事。未几罢知绍兴府,改福州。六年,复参知政事,兼权枢密院事。后历知婺州、洪州、建康府。卒谥文靖。有《毗陵集》。全宋诗
张守(一○八四~一一四五),字子固,一字全真,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进士,又举词学兼茂科。除详定《九域图志》编修官,擢监察御史。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迁御史中丞。四年,除参知政事。绍兴二年(一一三二)出知绍兴府,改知福州。六年,再除参知政事兼权枢密院事。八年,出知洪州。十年,改知绍兴府,以忤秦桧乞退奉祠。十四年,起知建康府,卒于任。谥文靖。著有《毗陵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五卷(其中诗二卷)。《宋史》卷三七五有传。 张守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简称武英殿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三七七九
张守(一○八四——一一四五),字全真,一字子固,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登崇宁元年进士第,再中词科。宣和末为监察御史,以忧去。建炎初免丧,复除监察御史,改殿中侍御史。三年,为起居郎、中书舍人,迁御史中丞,擢翰林学士。九月,拜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四年五月,拜参知政事。绍兴元年八月罢。其后历知绍兴府、福州、平江府。六年十二月再拜参知政事兼权枢密院事。八年,出知婺州,寻除江南西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十年,移知绍兴府。十四年,为江南东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次年卒,谥文靖。有《毗陵集》五十卷、奏议二十五卷。《宋史》卷三七五有传,又见本集《四老堂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有关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二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4—1166 【介绍】: 宋河南人,先世居赣州。字吉甫,号茶山居士。曾开弟。初入太学有声,授将仕郎,赐上舍出身。累除校书郎。高宗初历江西、浙西提刑。因兄力斥和议触怒秦桧,同被罢官。居上饶茶山寺七年。桧死,复官,累擢权礼部侍郎。绍兴末,金兵南下,上疏反对乞和。以通奉大夫致仕。卒谥文清。为文纯正雅健,尤工诗。有《经说》、《茶山集》。全宋诗
曾几(一○八五~一一六六),字吉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使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历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历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复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为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乾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谥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曾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全宋文·卷三八○○
曾几(一○八四——一一六六),字吉甫,其先赣人,后徙河南(今河南洛阳)。楙、开弟。以恩补将仕郎,试吏部中优等,擢国子正,为校书郎。靖康初提举淮南东路茶盐公事,徙荆湖北路。以疾奉祠,起为广南西路运判、荆湖南路转运副使。忤秦桧意,提举道观历七年。寓居上饶茶山寺,自号茶山居士。桧死,起两浙东路提刑,知台州。召除直秘阁,授秘书少监,权礼部侍郎。时金人入侵,上疏力谏通使纳币。孝宗立,迁左通议大夫致仕,乾道二年五月卒于平江,年八十三,谥文清。几刚毅质直,笃于为义,素擅文名,著有文集三十卷(今存《茶山集》八卷)、《易释象》五卷、《论语义》二卷、杂论著若干卷。见陆游《曾文清公墓志铭》(《渭南文集》卷三二),《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南康军建昌人,字商老。李常从孙。博览强记,诗文富赡宏博,锤炼精研,颇多警句,名列江西诗派。与苏轼、张耒等相酬唱,与苏庠齐名,时称“苏李”。又工书,兼熔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法于一体。有《日涉园集》。全宋诗
李彭,字商老,建昌(今江西永修西北)人。因家有日涉园,自号日涉翁。生平与韩驹、洪刍、徐俯等人交善,名列吕本中《江西宗派图》。《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一五存《玉涧小集》一卷。 李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胡思敬刻《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二九二○
李彭,字商老,南康军建昌(今江西永修西北)人,常从孙。博闻强记,诗文富赡,为江西诗派诗人,有《日涉园集》(今存《永乐大典》本十卷)。书法王羲之之赡丽,用颜真卿之气骨,人争宝之。见《宋史翼》卷二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4—约1151 【介绍】: 宋齐州章丘人,号易安居士。李格非女,赵明诚妻。工诗文,以词擅名。与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之收藏研究。金人据中原,避乱南方。明诚病卒,流离江湖间,境遇孤苦。高宗绍兴二年,再适张汝舟,旋离异。晚年整理完成明诚所著《金石录》。词作为南宋婉约派宗主,语言清丽,善白描。论词强调协律、典雅,反对以诗为词。有《易安居士集》,已佚。后人辑有《漱玉集》。今辑本有《李清照集》。全宋诗
李清照(一○八四—?),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格非女。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适当时为太学生的赵明诚,时年十八,夫妻共事铅椠。崇宁元年(一一○二)父入党籍。宣和三年(一一二一),随夫宦居莱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明诚知江宁府,时金兵南侵,遂载书赴江宁。三年,明诚改知湖州,途中病卒,清照流寓浙东各地。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赴临安府,夏,再适张汝舟,未几即离异(《云麓漫抄》卷一四、《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八)。四年,撰《金石录后序》(《容斋四笔》卷五)。晚年表上《金石录》于朝(《隶释》卷二六),卒年七十馀(《渭南文集》卷三五《夫人孙氏墓志铭》)。清照工于诗文,尤以词擅名,为宋代婉约派大家。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一作十二卷(《郡斋读书志》卷一九),又《易安词》六卷(《宋史·艺文志》),皆已散佚,仅有《打马图经》一卷传世。近人辑有《李清照集》、《漱玉集注》等。事见《金石录后序》。 李清照诗,据有关载籍所录,并参考一九七九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编为一卷。词学图录
李清照(1084-约1151) 号易安居士。济南人。李格非女,赵明诚妻。撰《词论》一篇,有《漱玉词》。全宋文·卷三七九九
李清照(一○八四——?),自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格非女。十八岁适赵明诚,后与其夫居青州、莱州。靖康之乱,渡江居建康。建炎三年明诚卒,清照避乱辗转于越州、台州、温州、衢州、临安等地。卒于绍兴二十一年以后,年七十馀。清照工诗文词,尤以词擅名于世。事迹参见王仲闻《李清照事迹编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李清照集校注》附)。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二○二
杜唐公,鄄城(今山东鄄城)人,政和间在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潭州湘潭人,字元宏,号玉峰。杨训子。徽宗政和间进士。历福建提举常平司主管,丞相赵鼎尝荐其才。有劝其往见秦桧者,公度谢绝。尝摄潭州事,会军兵谋乱,立诛首恶数十人,事得平。有《玉峰集》。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二○三
毛安节,徽宗政和时人,号积善居士。见所撰《皇甫先生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4—1149 【介绍】: 宋杭州钱塘人,字元用,号胥山。沈遘孙。徽宗宣和六年进士第一。除校书郎,迁著作佐郎。历知信、明、处、婺、宣州,移知建康府,以论罢。高宗绍兴四年,起知镇江府、两浙西路安抚使,颇有建言,不果用。后为广西经略兼知静江府,招诱诸酋,喻以威信,皆诣府乞降。进徽猷阁直学士,除知衢州,改潭州,提举太平兴国宫。生平胆气过人,不能尽循法度,累致人言,然当官才具,亦不可掩。有《三沈集》。全宋诗
沈晦(一○八四“《独醒杂志》卷一○”~一一四九),字元用,号胥山,初名杰(《至元嘉禾志》卷一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遘孙。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宋状元录》卷四),除校书郎,迁著作佐郎。金人攻汴京,从萧王枢出质金军。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归,拜给事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历知信、明、处、婺、宣州,移知建康府,寻以事罢,绍兴四年(一一三四)起知镇江府,移知静江府、衢州、潭州。十九年卒(同上书卷一五九)。《两宋名贤小集》收有《环碧亭诗集》一卷。《宋史》卷三七八有传。今录诗十二首。其中见于《两宋名贤小集》者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全宋文·卷三七九六
沈晦(一○八四——一一四九),字元用,号胥山,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翰林学士沈遘孙。宣和六年状元,除校书郎,迁著作佐郎。金人攻汴京,从肃王枢出质斡离不军。高宗即位,除集英殿修撰、知信州、明州,移处州,累迁知建康府,被劾罢官。绍兴四年,起知镇江府,两浙西路安抚使,进徽猷阁直学士,知潭州,提举太平兴国宫,绍兴十九年卒,年六十六。编《三沈集》六十一卷,著有《环碧亭诗集》(存)。《宋史》卷三七八有传,又见《南宋书》卷二八,《宋元学案》卷二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4—1144 【介绍】: 宋大名莘县人,字正道。王旦族孙。汴京失守,钦宗御宣德门,都人喧嚣,伦直造御前,自荐其才,立除兵部侍郎,传旨抚定。高宗建炎元年,以假刑部侍郎使金,被拘留。绍兴二年释归,至临安言金人内情甚悉,迁右文殿修撰。七年,充迎奉梓宫使赴金约定和议。九年,充迎梓宫、奉还两宫、交割地界使,复为金所拘,终以不屈被杀。后谥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