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395,分2227页显示  上一页  395  396  397  398  399  401  402  403  404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释道平(普融 许 )
释齐玉(觉慧 妙辨 )
阎苑(东叟 风骚闲客 )
陈公彦
陈遘(亨伯 敏节、悯节 )
龚况(浚之 起隐子 世称 龚苏 )
何铸(伯寿 通惠、恭敏 )
僧法云( 天瑞 无机子 普润、普润大师 )
刘安妃( 明节和文 )
刘汲(直夫 忠介 )
唐绩(公懋 )
左知微(隐庵 )
张悫(诚伯 忠穆 )
明节刘皇后( 明节 )
朱缶(悠然居士 )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道平(?~一一二七),号普融,仙都(今浙江缙云)人。俗姓许。住东京智海寺。为南岳下十三世,大沩真如慕哲禅师法嗣。高宗建炎元年卒。《嘉泰普灯录》卷八、《五灯会元》卷一二有传。今录诗四首。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七八○
齐玉(?——一一二七),号觉慧,霅川(今浙江湖州)人,俗姓莫。早年入佛门,屡参明师,住苕溪宝藏寺,每岁终大兴净业之社。迁横山,立丈六像,率道俗修行。宣和六年,移主馀杭天竺寺。建炎元年卒,谥曰妙辨。著有《普贤行法经疏》等。见《补续高僧传》卷二,《新续高僧传四集》卷四二。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齐玉者。霅川人。尚书莫公支子也。早亲释学。日记数千言。屡参明师。一日赴僧次逊辞之。或问其故。答曰。诚不欲五千之利。而丧一日之功。居苕溪宝藏。每于岁终。大兴净业之社。迁横山。立丈六像。率道俗修行。中夜告众曰。我辈未念佛时。心随尘境。作诸不善。犯一吉罗。尚受九百千岁地狱之苦。况犯篇聚重罪乎。今若念佛。则可一念能灭八十一劫生死之罪。况又父母生我。令我出家。理当度脱以报重恩。今若破戒坠陷。则父母岂不失望。大众闻之。无不倾诚忏悔。举身自扑。至损额失声者。尝中夜。顶像行道。偶一僧失规。责之曰。汝无知。乃畜生耳。已而悔曰。彼虽不肖。骂为畜生。有玷三宝。自是三年。对佛悔过。岁大旱。井竭。师运密祷。梦水出西坡。旦掘之。清流涌出。因名梦泉。二师同。建炎元年迁化。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二
释齐玉,号觉慧。姓莫氏,霅川人。家世显宦,独弃俗荣。蚤亲释学,日记数千言。始参祥符神智,后依慧辨。一日赴僧次,有施予者,辞逊之,或问故答,曰:“诚不欲以五千之利,而丧一日之功。”慈辨得通相三关之旨,秘不授人。齐玉屡叩之不已,乃于密室跪炉以授。初出居苕溪宝藏,每于岁终,大兴净社,迁横山立丈六像,率众薰修,中夜告众曰:“我辈未念佛,时心随尘境,作诸不善,犯一吉罗尚受九百千岁地狱之苦,况犯篇聚重罪乎? 今若念佛,则可一念能减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况又父母生我,令我出家,理当度脱,以报重恩。今若破戒坠陷,父母有知,岂不失望?”大众闻之无不倾诚忏悔,举身自扑至损额失声者。宣和六年,迁居上竺,先是慈辨之去,继之者或不振,学徒谋曰:“得玉公乃兴。”郡守翁彦国闻之,乃具礼以迎,讲道敷化,不异慈辨。尝中夜顶像行道,一僧失规责之,曰:“汝无知,乃畜生耳。”已而悔曰:“彼虽不肖,诋为畜生,有玷三宝。”自是三年,对佛悔过。建炎元年秋,谓弟子修慧密印曰:“吾床前夕宝塔现。”慧曰:“流通《法华》之瑞證也。”玉曰:“所愿见阿弥陀佛耳。”即集众念佛。顷之,举首加敬曰:“佛已来接也。”端坐合掌而化,葬于山西草堂之侧,谥“妙辨”,塔曰“慧寂”。所著《普贤行法经疏》及自释《祖源记》、《无量经疏杂诸记》、《安般守尊法门》、《尊胜忏法》诸集。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九二一
阎苑,字东叟,号风骚闲客,魏陵(今地不详)人。尝奉使武都。学诗四十馀年,吟咏不辍,政和七年辑为《风骚闲客诗录》。
陈公彦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政和七年(1117)任户部郎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永州人,原籍江宁,字亨伯。第进士。神宗时知永州。徽宗宣和中加龙图阁直学士经制七路,治杭。倡议增收卖酒钱、印契钱等,以供用度,号“经制钱”。通河渠,斥贪吏。钦宗立,累官光禄大夫,知真定、中山。金兵至,拒守为步将沙振所害,谥敏节。
全宋诗
陈遘(?~一一二七),字亨伯,因避高宗赵构讳,以字行(《东都事略》卷一○九),永州(今属湖南)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清嘉庆《湖南零陵县志》卷七),知莘县。哲宗元符二年(一○九九),知阳武县。徽宗即位,进广西转运判官,知商州兴元府,迁河北转运使、都转运使,历知中山、真定、河间诸府。钦宗即位,加资政殿学士、光禄大夫、知中山府。金兵逼中山,遘坚壁拒守,擢兵马元帅。靖康二年二月,被部将杀害。谥悯节。《东都事略》卷一○九、《宋史》卷四四七有传。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苏州昆山人,字浚之,号起隐子。龚程子。徽宗崇宁五年进士。累迁祠部员外郎。学术文章与苏过齐名,人称龚苏。有《起隐集》。
全宋诗
龚况,字浚之,自号起隐子,昆山(今属江苏)人。明之叔。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官终祠部员外郎,左朝议大夫。有《起隐集》,已佚。事见《中吴纪闻》卷五。今录诗八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8—1152 【介绍】: 宋杭州馀杭人,字伯寿。徽宗政和五年进士。绍兴中,累拜监察御史,历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迎望秦桧风旨,弹劾异己赵鼎、李光等人,又与罗汝楫交章论岳飞罪。及察飞冤,劝桧勿无故杀一大将,因忤桧意。以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为报谢使赴金。使还,桧讽万俟卨论其私于岳飞,责授秘书少监、徽州居住。召复用再使金。奉祠卒。
全宋诗
何铸(一○八八~一一五二),字伯寿,馀杭(今浙江馀杭西南)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历官州县。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入为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四)。累迁御史中丞。十一年,除签书枢密院事,充金国报谢使(《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一之一四)。因尝辨岳飞之冤,为秦桧所忌,十二年,提举江州太平观,又责徽州居住(同上书职官四六之九、七八之四二)二十二年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三)。年六十五。《宋史》卷三八○有传。
全宋文·卷三九二三
何铸(一○八八——一一五二),字伯寿,杭州馀杭(今属浙江杭州)人。政和五年进士及第,历官州县,入为诸王宫大小学教授。绍兴七年,主管台州崇道观。九年,拜监察御史,寻迁殿中侍御史。十年,试右谏议大夫,进御史中丞。十一年,迁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十二年,权参知政事,寻罢,提举江州太平观。又责授秘书少监,徽州居住。十六年,复左朝奉大夫、知温州,寻复端明殿学士,提举万寿观兼侍读。十七年,再使金还,迁资政殿学士,知徽州。十七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二十二年卒,年六十五。谥通惠,改谥恭敏。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二、一四六、一四七、一五五、一五六、一六三,《宋史》卷三八○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8—1158 【介绍】: 宋僧。长洲人,俗姓戈,字天瑞,号无机子。六岁从师习《法华经》。徽宗政和七年为松江大觉教寺住持,讲经凡八年,朝廷赐号普润。以母老归乡。集千人结莲社念佛,开一方风气。有《息阴集》、《翻译名义集》,又注解《金刚经》及《心经》。
全宋文·卷三九二五
法云(一○八八——一一五八),俗姓戈,字天瑞,自称无机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幼习佛法,十岁受戒。绍圣四年,出游四方。首参通照法师,习天台教;次投天竺敏法师;最后得法于南屏清辩法师,名动丛林。后受通议大夫应安道礼请,住持松江大觉寺,赐号普润大师。法云研精佛法,博通经史,兼善诗文,多与士大夫唱和。绍兴二十八年卒,年七十一。著《翻译名义集》七卷(存)、《息荫集》若干卷,并注解《金刚经》及《心经疏抄》等。见《翻译名义集》卷一附元释普洽所撰《苏州景德寺普润大师行业记》。
刘安妃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8—1121 【介绍】: 宋徽宗妃。本酒保家女。内侍杨戬誉其美,召入宫。由才人进至淑妃。政和四年加贵妃。天资警悟,解迎意合旨;雅善涂饰,每制一服,外间即效之。林灵素以技进,目为九华玉真安妃,肖其像于神霄帝君之左。卒谥明节和文,追册为皇后。
刘汲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8 【介绍】: 宋眉州丹棱人,字直夫。哲宗绍圣四年进士。累官开封府推官。钦宗时为京西转运副使。金人犯京师,疑冯延绪假传诏谕,独帅数十骑赴京救驾,二帝已被掳。加直龙图阁、知邓州兼京西路安抚使。金人攻邓州,战死。谥忠介。
全宋诗
刘汲(?~一一二八),字直夫,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进士。为合州司理、武信军推官,知开封府鄢陵县。历通判隆德府、河中府,辟开封府推官。谪监蓬州酒税。钦宗时为京西转运副使,驻邓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迁知邓州兼京西路安抚使。二年正月,金兵至,率兵迎敌,殉难。谥忠介。《嵩山集》卷五二、《宋史》卷四四八、《宋史新编》卷一七三有传。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永州零陵人,字公懋。哲宗元符三年进士。为衡山令,通判鼎州,迁福州运判。居官莅事有方,接人以义,有声称。
全宋诗
唐绩,字公懋,零陵(今湖南永州)人。哲宗元符三年(一一○○)进士。历官衡山令、通判鼎州,移判登州,未行,擢福建路转运判官(清嘉庆《零陵县志》卷七、八)。徽宗宣和七年(一一二五),再任福建路转运判官(《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之二七)。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左知微,临海(今属浙江)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清康熙《临海县志》卷五),官宣州教授。事见《嘉定赤城志》卷三三。
全宋文·卷三九二二
左知微,号隐庵,临海(今浙江临海)人。重和元年进士,终宣州教授。见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8 【介绍】: 宋河间乐寿人,字诚伯。哲宗元祐六年进士。累迁龙图阁学士、计度都转运使。高宗为兵马大元帅时,建议即元帅府印给盐钞,以便商旅。不阅旬,得缗钱五十万以佐军,遂为高宗器重,命以便宜权大名尹兼北京留守、马步军都总管。闻徽、钦二帝被俘北行,上疏劝进,极论国不可一日无君。建炎初任户部尚书,除同知枢密院事、措置户部财用兼御营副使。奏请募民联以什伍,寓兵于农,使合力抗敌,迁尚书左丞。官至中书侍郎。善理财,遇事敢谏,有大臣节。卒谥忠穆。
全宋文·卷二九一六
张悫(一○六五——一一二八),字诚伯,河间乐寿(今河北献县)人。元祐六年进士,累迁龙图阁学士、计度都转运使。高宗为兵马大元帅,建议印给商旅盐钞,不旬月得缗钱五十馀万以佐军,甚得器重,命以便宜权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马步军都总管。建炎改元,为户部尚书,除同知枢密院事、措置户部财用兼御营副使。迁尚书左丞,官至中书侍郎。建炎二年卒,谥忠穆。见《京口耆旧传》卷六,《宋史》卷三六三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九二二
明节刘皇后(一○八八——一一二一),兴宁军节度使、龙德太一宫使刘宗元女。十岁入事崇恩宫。宫罢,出居宦者何䜣家,复召入。政和三年闰四月为才人,宣和二年累迁至贵妃。生建安郡王柍、嘉国公椅、英国公橞、和福帝姬。三年四月薨,年三十四(此据《宋史》,《宋会要辑稿》作三十三),五月册为皇后,谥明节。见《宋史》卷二四三《后妃传》下,《宋会要辑稿》后妃一之六。
朱缶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邵武人,号悠然居士。徽宗大观三年进士。累知柳州。耻出秦桧之门,以母老乞归,屡召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