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395,分2227页显示  上一页  407  408  409  410  411  413  414  415  416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王宗哲(廷俊 六柳先生 )
王师心(与道 庄敏 )
蔡绦(约之 百衲居士、无为子 )
贾公望(表之 )
赵叔向(西隐野人 )
路允迪(公弼 )
释宗琏(穷谷、琏三生 董 )
释慧晖(别称 自得晖 慧晖 自得 张 )
陈康伯(长卿 文恭、文正 福国公、鲁国公 )
高闶(抑崇 世称 息斋先生 宪敏 息斋 )
傅崧卿(子骏 樵风 )
刘锜(信叔 武穆 )
叶义问(审言 恭简 )
周葵(立义 荆溪、惟心居士 惠简 )
完颜婆卢火( 刚毅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汀州长汀人,字廷俊。初省试中末等,会朝廷责有司取人过额,被减裁。徽宗政和八年,复还所减百人廷对,遂中进士。累官至全州灌阳令。以年逾七十致仕,归旧庐创堂,手植六柳,号六柳先生。卒年八十一。
全宋文·卷三九二二
王宗哲,字廷俊,长汀(今福建长汀)人,格子。初省试中末等,会朝廷责有司取人过额,为减百人,宗哲在数中。政和十四年复令所减人廷对,遂中进士。调南丰主簿,历泉州理掾、韶州教授。绍兴七年,官左承直郎、全州灌阳令。年七十馀,引年致仕,创堂于乡,手植六柳,号六柳先生。年八十一卒。见《临汀志》(载《永乐大典》卷七八九四),同治《福建通志》卷一八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7—1169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字与道。徽宗政和八年进士。初为海州沐阳县尉,累官江西、湖北、浙东安抚使。秦桧死,入为侍读,奏谏帝王之于史在观得失、究治乱。以左宣奉大夫致仕。卒谥庄敏。
全宋文·卷四一二○
王师心(一○九七——一一六九),字与道,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政和八年登进士第,授沭阳县尉。绍兴初知长溪县,改太府寺丞、将作少监,除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历知袁、衢、洪诸州,入为户部侍郎、敕令所详定官。出守荆南府,召权吏部尚书,再出知绍兴府、福州,兼浙东、福建路安抚使。乾道元年致仕。五年十二月卒于家,年七十三,谥庄敏。见汪应辰《显谟阁学士王公墓志铭》(《文定集》卷二三),《金华先民传》卷三,《金华贤达传》卷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军仙游人,字约之,自号百衲居士,别号无为子。蔡京季子,蔡翛弟。徽宗宣和六年,任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读。父蔡京复相,年老不能视事,政事悉决于像。凡京所判,皆绦为之,且代京入奏,由是窃弄权柄、恣为奸利,多引其宾客置要官。未几被劾,夺侍读,毁赐出身敕。钦宗靖康元年,流贬白州。高宗绍兴末尚在谪所。有《西清诗话》、《铁围山丛谈》。
全宋诗
蔡绦,字约之,号百衲居士(《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三),仙游(今属福建)人。京次子。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京再起领三省,年老不能事事,奏判皆绦为之。七年,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六),未几勒停(同上书职官六九之一七)。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流邵州(同上书职官六九之二四),徙白州。高宗绍兴末尚存世(《四库全书总目·铁围山丛谈》)。有《西清诗话》(又名《金玉诗话》)三卷,今存残本一卷。《铁围山丛谈》六卷,今存。事见《宋史》卷四七二《蔡京传》。
全宋文·卷四○八九
蔡绦,字约之,自号百衲居士,别号无为子,兴化军仙游(今福建仙游)人,京季子。二十许岁即入馆为侍从。政和中,官至徽猷阁待制。八年,坐不受道箓等事勒停。后复职。宣和五年,又以崇尚元祐之学,著《西清诗话》,多引苏轼、黄庭坚,为言者论列,再勒停。六年,父京第四度为相,绦复为龙图阁学士兼侍读。京目昏眊,诸事悉决于绦,由是恣为奸利,窃弄威柄,宰臣白时中等惟奉行文书而已。既不能堪,兄攸亦攻之,七年四月,落职。靖康元年京败后,谪邵州安置,寻移白州(治今广东博北)。著有《国史后补》五卷、《北征纪实》二卷、《铁围山丛谈》六卷(存)、《西清诗话》三卷(存)。见《宋史》卷四七二《蔡京传》,《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九之一三、一七、二四、二六,《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三一,《直斋书录解题》卷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人,字表之。贾昌朝孙。资禀甚豪,尝谓仕宦当作御史,排击奸邪;或为将帅,攻讨羌戎。尝通判苏州,疾朱勔父子缘花石窃权弄柄,以言刺之。晚守泗州,张邦昌伪诏至,率郡官焚其书,使伪命不能越泗而南。
全宋诗
贾公望,字表之,真定获鹿(今属河北)人,徙开封(今属河南)。昌朝孙。曾官平江军通判(《中吴纪闻》卷五)。
赵叔向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宗室,号西隐野人。汴京陷时,潜遁京西。金兵退,引众屯青城,入都堂叱王时雍等速归政,安置救驾义兵。后部将上变,告其谋为乱,被捕诛。有《肯綮录》。
全宋文·卷四○○○
赵叔向,自号西隐野人,著有《肯綮录》一卷(存)。按尤袤《遂初堂书目》有「赵彦从《肯綮录》」,彦从或为叔向之字。又宋宗室有赵叔向,魏王廷美之裔。汴京破时,叔向潜出,之西京。金人退,聚众屯青城。建炎元年四月率兵勤王,入至都堂,叱王时雍等速归政太后,置救驾义兵。六月,部将于涣告叔向谋乱,诏刘光世捕诛之。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六,《宋史》卷二四七有传。疑非著《肯綮录》之赵叔向。

人物简介

简介
字公弼,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人,宋朝官员、使节。曾奉旨多次出访高丽,官至兵部尚书、签书枢密院事。靖康元年(1126年),出使金国求和,入太原宣谕劝降,为守将王禀严拒,后落职奉祠。绍兴九年(1139年),宋金议和,起为南京留守。绍兴十年(1140年),金人毁约南侵,路允迪举城降于葛王完颜褒(即后来的金世宗完颜雍),遂被完颜褒送往汴京,后状无闻。
全宋文·卷三四○四
路允迪(?——一一四一),应天府宋城(今河南商丘)人。靖康初为签书枢密院事,未几奉祠去。建炎元年起为京城抚谕使、守吏部尚书。二年罢,提举杭州洞霄宫。三年一月再签书枢密院事,五月为淮西制置使,七月落职,提举江州太平观。绍兴元年致仕。九年起为应天府路安抚使兼知应天府,充南京留守。十年五月,以应天府降金,金人送至汴京,七日而死。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一三、一九、二三、二五、三五、五○、一二七、一三五。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宗琏(一○九七~一一六○),号穷谷,俗姓董,合州云门(今重庆合川东北)人。幼师广化了达,剃度后,往参信相昌禅师。又扣月庵于道吾,随居福岩。晦迹南岳二十年,居思大三生藏,因号琏三生。晚住荆门军玉泉寺。为南岳下十六世,大沩月庵善果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三十年卒,年六十四。《嘉泰普灯录》卷二一、《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九首。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宗琏。合州石照人。董氏子。幼时有僧过其家。目师爽异。指灯试问之曰。灯照汝。汝照灯耶。师曰。灯亦不照我。我亦不炤灯。中间无一物。两处见功能。僧讶之。勉令参访。历丛席。后于月庵果公言下知归。开法于玉泉。扁其室曰穷谷。刘𨪆镇荆南。造访问其命名之义。师曰。心尽曰穷。性凝曰谷。随响应声。不疾而速。其应对机辩。类如此。不减皓公也。尝云。此事不在有言。不在无言。不碍有言。不碍无言。古人垂一言半句。正如国家兵器。不得已而用之。横说竖说。秖要控人入处。其实不在章句上。今时不能一径彻證根源。秖以语言文字。而为至道。一句来。一句去。唤作禅道。正似郑州出曹门。从上宗师会中。往往真个以行脚为事者。才有疑处。便对众决择。祇一句下。见地明白。造佛祖直指不传之宗。与诸有情。尽未来际。同得同證。犹未是泊头处。岂是空开唇皮胡言汉语来(云云)。如此开示。亦剀切条明。能作人之气。未详师所终。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慧晖(一○九七~一一八三),号自得,俗姓张,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幼依澄照、道凝,年十二出家。年二十扣真歇禅师于长芦。返里谒宏智禅师。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开法补陀寺,徙万寿寺、吉祥寺、雪窦寺。孝宗淳熙三年(一一七六),敕补临安府净慈寺。七年,退归雪窦寺。十年卒,年八十七。为青原下十四世,天童正觉禅师法嗣。有宋了广编《自得慧晖禅师语录》六卷,收入《续藏经》。《嘉泰普灯录》卷一三、《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 慧晖诗,以辑自《语录》者编为一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慧晖。字自得。会稽张氏子。甫二十。叩真歇于长芦。微有所證。旋里谒宏智。智。举当明中有暗。不以暗相遇。当暗中有明。不以明相睹。问之。语不契。初夜坐起。往圣僧前烧香。而宏智适至。忽见顿明前话。次日入室。智可之。许为室中真子。绍兴丁巳。开法普陀。徙万寿。及吉祥雪窦。淳熙三年。补净慈。七年。退归雪窦而化。丕相魏公尝曰。自得。如深云中片石。石窗。则空门御史也。诸方以为名言。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六
自得禅师。名慧晖。乃会稽张氏之宠子也。自少割爱辞亲。得度于澄炤寺。孤锡云游。见长芦真歇。以为有所證。于闪电机下。竟南归。所遇丛社如逆旅。一阅而弃之。遂投谒于觉宏智和尚。宏智威德自在。道望隆当世。当世见者。皆为神悚。晖独心负所畜。不藉通词。特拟观光。于座下。宏智熟视晖而容之。晖微疑其所以。乃自请挂塔。宏智召晖。至榻前。诘以宝镜颂。晖骤进语。智正色。遣出之。晖乃折节自悔。从前宝惜一齐放下。一夕正往圣僧前烧香。适宏智来前。晖见之。顿悟大旨自尔。问答无滞。得授记莂焉。绍兴丁巳。开法补陀。驰其提唱。语于宏智。宏智大悦。其语曰朔风凛凛扫寒林。叶落归根露赤心。万派朝宗舡到岸。六窗虚映芥投针。本成现莫他寻性地。閒閒耀古今。户外冻消。春色动四山。浑作木龙吟。又曰。释迦老子穷理尽性。金口敷宣一代时教。珠回玉转。被人唤作拭不净故纸。达磨祖师以一乘法。直指单传面壁九年。不立文字。被人唤作壁观婆罗门。且道作么生行履。免被傍人指注。衲被蒙头万事休。此时山僧都不会。又曰。巢知风。穴知雨。甜者甜兮苦者苦。不须计较作思量。五五从来二十五万般。施设到平常。此是丛林饱参句。诸人还委悉么。野老不知尧舜力。鼕鼕打鼓祭江神。谷之神枢之要里许旁参。回途得妙。云虽动而常閒。月虽晦而弥炤。宾主交参。正偏兼到。十洲春尽花凋残。珊瑚树林日杲杲。于是补陀风范与天童并峙。其迁万寿。次吉祥。又雪窦。皆名公巨卿为之劝请。淳熙丙申。有诏补净慈。上堂曰。皮肤脱落绝方偶。明了身心一物无。妙入道寰深静处。玉人端驭白牛车。妙明田地达者还。稀识情不到唯證。方知白云儿灵。灵。自炤青山父卓卓。常存机分顶后光智契。劫前眼所以道。新丰路兮峻仍皾。新丰洞兮湛然沃。登者登兮不动摇。游者游兮莫忽速。亭堂虽有到人稀。林泉不长寻常木。诸禅德向上一著。尊贵难明琉璃殿。上不称尊翡翠。帘前还合伴正与么。时针线贯通真宗。不坠合作么生施设。满头白发离岩谷。半夜穿云入市廛。当是时大振曹洞宗风者。多出宏智之门。瑞岩有石窗恭。光孝有了堂彻。常州善权有法智。而闻庵居翠岩。法真居清凉。乃至大洪长芦皆属焉。以故净慈典职班序者。半皆诸方弟侄。酬唱叶谐。称为新丰正韵也。庚子秋。退归雪窦。白发垂肩。逍遥怡怿。爱携禅客。谈空白日。而笑落青山。常作偈曰。重重去尽自平常。春煖风和日渐长。户外鸟啼声细碎。岩花狼藉满山房。以癸卯冬月二十九。沐浴而逝。痊于明觉塔右。 赞曰。晖公以奇隽之。姿英发锐。上睹影响。于掣电光中。便肯承当。及入天童炉鞴镕成大器。辄能振大声。以达九重。其境何顺也。细简今古。匪流则亢矣。公乃履满不溢。顺而能节。抑何谦以退也。芳型在望。不禁高山仰止之思云。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三
释慧晖,字自得,姓张氏,会稽人也。幼依澄照道疑染削,进具。年二十,扣真歇于长芦,微有所證。旋里谒宏智,智举“当明中有暗,不以暗相遇,当暗中有明,不以明相睹”问之,语不契。初夜定,回往圣僧前热香,宏智适至,晖见之顿悟前语。次日入定,智举堪嗟去日颜如玉,郤叹回时𩯭似霜。晖曰:“其入离,其出微。”自尔问荅无滞,智许为室中真子。绍兴丁巳,开法普陁,徙万寿及吉祥雪窦。淳熙三年,敕主净慈,上堂:“朔风凛凛扫寒林,落叶归根露赤心。万派朝宗船到岸,六窗虚映芥投针。本成现,莫他寻,性地间间曜古今。户外冻消春色动,四山浑作木龙吟。”又云:“谷之神,枢之要,里许旁参,回途得妙。云虽动而常间,月虽晦而弥照。宾主交参,正偏兼到,十洲春尽花凋残,珊瑚树林日杲杲。”又尝举风幡䛡,乃曰:“风幡动处著得个眼,即是上座。风幡动处失郤个眼,即是风幡。其或未然,不是风幡不是心,衲僧徒自强锥针。岩房雨过昏烟净,卧听凉风生竹林。”七年秋,退归雪窦。十年冬十一月二十九日中夜,沐浴而逝,塔于明觉之左。后有晦翁悟明者,福州人,上堂举:“夹山会下一僧到皋亭,才礼拜,亭便打,僧再拜,又打。趋去,僧回举似夹山,山云:会否?云:不会。山云:赖汝不会,汝若会即夹山口哑去。应庵拈云:皋亭一期忍俊不禁,争奈拄杖放行太速,当时此僧,莫道皋亭夹山,便是达摩也应斩为三段。明云:皋亭夹山门庭施设,各得其宜,但中间一人较些子,应庵与么道,也是巩县茶瓶。”嘉定十年,明纂修《联镫会要》,至今传于丛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7—1165 【介绍】: 宋信州弋阳人,字长卿。徽宗宣和三年进士。高宗绍兴中累除参知政事,拜右相,迁左相。三十一年,金兵至庐州,朝臣遣家预避,独康伯迎眷属入浙,并奏请高宗亲征。虞允文寻大败金兵于采石。孝宗即位,兼枢密使,以病请去位。次年金兵复南犯,再任左相兼枢密使。卒谥文恭,后改谥文正。
全宋诗
陈康伯(一○九七~一一六五),字长卿,弋阳(今属江西)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授长洲主簿。高宗建炎末召为敕令所删定官,通判衢州。绍兴五年(一一三五),除太常博士。八年,为枢密院计议官。十三年,迁军器监。出知泉、汉州。二十七年,权吏部尚书,寻拜参知政事。二十九年,拜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孝宗即位,兼枢密使。乾道元年卒,年六十九,赠太师,谥文恭,后改谥文正。有《陈文正公文集》三十卷。事见本集卷七刘珙《陈鲁国文恭公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四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四一四二
陈康伯(一○九七——一一六五),字长卿,信州弋阳(今江西弋阳)人。宣和三年登上舍第。累迁太学正。建炎中通判衢州。绍兴中,为户部、司勋郎中,知泉州,三奉祠,垂十年。秦桧死,除吏部侍郎,兼礼、户、刑部,迁吏部尚书。二十八年九月,除参知政事。二十九年九月,为右仆射。三十一年三月,进左仆射。金人败盟南侵,康伯主战。孝宗即位,命兼枢密使。隆兴改元,乞退,出判信州,进封福国公,又判绍兴府。二年十一月,再拜左仆射兼枢密使,进封鲁国公。乾道元年卒,年六十九,谥文恭,庆元中改谥文正。著有《葛溪集》三十卷。见《宋史》卷三八四本传、《宋史·艺文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7—1153 【介绍】: 宋明州鄞县人,字抑崇,人称息斋先生。高宗绍兴元年以上舍选赐进士第。召为秘书省正字。累迁国子司业。时兴太学,奏宜以经术为主。南宋学制多为其所建明。除礼部侍郎,秦桧疑之,被劾出知筠州,不赴。卒谥宪敏。有《春秋集注》。
全宋诗
高闶(一○九七~一一五三),字抑崇,号息斋,鄞(今浙江宁波)人。从杨时学。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进士,为秘书省正字,迁著作佐郎,以言者论罢。诏除国子司业。以忤秦桧出知筠州,未赴。二十三年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四),年五十七。有《春秋集传》,已佚。《宝庆四明志》卷九、《宋史》卷四三三、《宋元学案》卷二五有传。
全宋文·卷四一三八
高闶(一○九七——一一五三),字抑崇,号息斋,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绍兴元年以上舍选赐进士第。以荐召为秘书省正字,权吏部员外郎兼史馆校勘,寻迁著作佐郎,以言者论罢。召为国子司业,除礼部侍郎,以疑于秦桧出知筠州,不赴。绍兴二十三年卒,年五十七,谥宪敏。闶于中兴以后学制多所建明,著有《春秋集传》(存)、《送终礼》等。见《宋史》卷四三三本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越州山阴人,字子骏,号樵风。傅墨卿从弟。徽宗政和五年进士。为考功员外郎兼太子舍人,因不从方士林灵素授符箓被谮,出为蒲圻县丞。高宗初,除直龙图阁、知越州,徙知婺州。召拜秘书少监,寻权户部侍郎。官至中书舍人、给事中。有《樵风溪堂集》、《夏小正戴氏传》。
全宋诗
傅崧卿(?~一一三八),字子骏,号樵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南宋馆阁录》卷七)。除辟雍正,改婺州州学教授,迁国子正。丁忧服除,召为考功员外郎、兼太子舍人。被谮,出为鄂州蒲圻县丞。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为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四)。四年,除直龙图阁、知越州,寻移婺州(同上书卷三一、三四)。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试秘书少监,权尚书吏部侍郎、充淮东宣谕使(同上书卷四八、五○)。二年,充徽猷阁待制,为都督府参谋兼权知建康府(同上书卷五三、五八)。六年,试中书舍人兼权户部侍郎(同上书卷一二二)。事见宋《嘉泰会稽志》卷一五。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三八二○
傅崧卿(?——一一三八),字子骏,号樵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政和五年登进士甲科,宣和中累迁考功员外郎,兼太子舍人。建炎中,召为中书门下省检正官,充浙东防遏使。除直龙图阁、知越州,改婺州。进秘书少监,权户部侍郎,充淮东宣谕使,加徽猷阁待制,知建康府。绍兴二年,落提举洪州玉隆观。六年,充都督府参谋官,复集英殿修撰,进中书舍人。七年,加给事中,兼史馆修撰。八年,充徽猷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观,卒。著有《樵风集》六十卷、《奏议》十五卷、《西掖制诰》三卷、《夏小正戴氏传注》四卷(存)。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二之七○、职官三九之一、职官四○之八、职官七○之一○、选举二○之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四、二九、三一、五八、五九、一○○、一○二、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八、一二二,《嘉泰会稽志》卷一五。
宋登科记考
字子骏,号樵风。越州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政和五年省元,终给事中兼史馆修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8—1162 【介绍】: 宋德顺军人,字信叔。高宗建炎中为陇右都护,为夏人所畏。张浚宣抚陕西,任为泾原经略使。绍兴初赴京领宿卫亲军,接领八字军。十年,宋金和议成,充东京副留守,率军至顺昌,金完颜宗弼败盟来攻,遂据城力战,败敌精锐十万人。次年,与张浚、杨沂中会师援淮西,再破敌于柘皋。以遭秦桧、张俊所忌,罢兵权,知荆南府。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率军南下,召锜为江、淮、浙西制置使,以老病不能任事,自扬州退守镇江。次年忧愤而卒。谥武穆。
全宋诗
刘锜(一○九八~一一六二),字信叔,德顺(今宁夏隆德)人。与岳飞等并称中兴四将。徽宗大观间补三班借职。高宗建炎初知岷州,改知渭州。绍兴三年(一一三三),为宣抚司统制。六年,充浙西淮东制置使。九年,除龙卫四厢都指挥使。十年,充东京副留守,以顺昌战功拜鼎州观察使。寻除枢密都承旨。为秦桧所恶,出知荆南府。历知潭州、荆州。三十一年,除镇江都统制、京东河东招讨使。病重召还,三十二年卒,年六十五。有《清溪诗集》(《巽斋文集》卷八《清溪刘武忠诗集序》),已佚。事见《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下卷一○,《宋史》卷三六六有传。今录诗七首。
全宋文·卷三二二○
刘锜(一○九八——一一六二),字信叔,德顺军(今甘肃静宁)人,泸川军节度使仲武子。高宗即位,以荫授閤门宣赞舍人,差知岷州,为陇右都护。绍兴中扈从赴金陵,帅合肥,戍京口,擢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充东京副留守,节制军马。金兵围顺昌,锜邀击大败,破兀术长胜军,以功授枢密副都承旨、沿淮制置使,命为淮北宣抚判官。张俊中伤之,遂罢军职,知荆南府,徙潭州,加太尉。三十一年金军六十万南侵,起锜为江淮浙西制置使。以病乞解兵柄,召还,提举万寿观。次年闰二月卒,时六十五。锜慷慨深毅,有儒将风范,著有《清溪诗集》。见欧阳守道《巽斋文集》卷八,《南宋书》卷一七,《宋史》卷三六六本传,《宋史新编》卷一三一,《楚纪》卷五一,《南宋制抚年表》卷上、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8—1170 【介绍】: 宋严州寿昌人,字审言。高宗建炎二年进士。历饶州教授、知江宁县、通判江州。以忤秦桧意,罢去。桧死,擢殿中侍御史。时知枢密院事汤鹏举效桧所为,广置党羽,义问累章劾罢之。迁吏部侍郎,拜同知枢密院事。金主完颜亮南侵,奉命督师抵御,因不习军旅,措置多失当,罢提举宫观。复为言者所论,谪饶州。卒谥恭简。
全宋文·卷四一五一
叶义问(一○九八——一一七○),字审言,严州寿昌(今浙江建德)人。建炎二年进士。为临安府司理参军、饶州教授、知江宁县,通判江州。行太常博士、直秘阁,为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擢殿中侍御史,累上章劾汤鹏举。迁吏部侍郎,兼史馆修撰,寻兼侍读,拜同知枢密院事,不习军事,请罢。隆兴初被劾,谪饶州。乾道六年卒,年七十三,谥恭简。见《宋史》卷三八四《叶义问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八、一七九,《景定严州续志》卷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8—1174 【介绍】: 宋常州宜兴人,字立义,号荆溪,晚号惟心居士。徽宗宣和六年进士。调徽州推官。高宗绍兴十一年,累除殿中侍御史,在职仅两月,言事至三十章。因不肯附和秦桧,被劾落职。桧死,为直秘阁、知绍兴府,历知婺州。孝宗隆兴元年,拜参知政事,次年兼权知枢密院事。后与宰相虞允文、陈康伯不合,以资政殿大学士致仕。卒谥惠简。有《圣传诗》及文集。
全宋文·卷四一五二
周葵(一○九八——一一七四),字立义,号惟心居士,常州宜兴(今江苏宜兴)人。宣和六年进士。任监察御史,绍兴十一年徙殿中侍御史,在职两月,言事至三十章,且历举所行不当事凡二十条。历官司农少卿、知信州、江东提点刑狱公事、太常少卿、知湖州、权尚书礼部侍郎兼权给事中,知太平州。隆兴元年六月拜参知政事,次年加资政殿大学士致仕。淳熙元年卒,年七十七。著有《圣传诗》二十篇、文集三十卷、奏议五卷。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三《周简惠公神道碑》。
完颜婆卢火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8 【介绍】: 金宗室。跋海五世孙。金初建国时为谋克。从攻燕京,率右翼兵破辽兵,取居庸关。官至平章事。卒谥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