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395,分2227页显示  上一页  409  410  411  412  413  415  416  417  418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黄叔敖(嗣深 )
刘大中(立道 忠肃 )
刘麟(元瑞 韩国公 )
席益(大光 忠清 )
方师尹(民瞻、元寿 彭老 )
李公衍
薛存(公度 )
贾公晔
赵仲儡( 嗣濮王、琼王 恭惠 )
释清源(别称 潜庵源 清源 潜庵 )
陈公恪
侯延庆(季长 退斋居士 )
刘章(文孺 靖文 )
叶颙(子昂 正简 )
完颜斡带( 魏王 定肃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洪州分宁人,字嗣深。黄廉子。哲宗元祐六年进士。累官广东转运判官,兼提举市舶。以疏言岭表所产不足以奉玉食被免官,未几复职,迁户部尚书致仕。有文集、奏议、《春秋讲义》等。
全宋诗
黄叔敖(?~一一三八),字嗣深,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进士。官广东转运判官,徙提点荆湖北路刑狱。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一四)。以通议大夫致仕。八年,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七)。事见清雍正《江西通志》卷四九、六六。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九二一
黄叔敖(一○六六——一一三八),字嗣深,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廉幼子,庭坚从弟。元祐六年登进士第,为封丘县主簿。政和中为广东转运判官兼提举市舶,移湖南。宣和中官吏部郎中,除直秘阁、直显谟阁,为河北转运副使。靖康末直徽猷阁、知襄阳府。建炎初,以遇盗委弃城守,落职,降充监当。后为中书门下省检正官,复直徽猷阁。绍兴元年,诏以叔敖「文学吏事皆有可观」,除给事中,又兼侍读。二年,迁户部侍郎,仍兼侍读,提领榷货务、兼修政局详议官。寻迁户部尚书。四年,御史劾其职业不修,降充徽猷阁待制、奉祠。八年五月卒,年七十三。有文集及奏议二十卷、《春秋讲义》五卷。见《山谷别集》卷九《叔父给事行状》,黄㽦《山谷先生年谱》卷一,《楚纪》卷五二,《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三四、三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九、二四、五○、五四、五六、七七、一一九,《宋史》卷二○二《艺文志》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真州人,字立道。徽宗大观中赐上舍出身。高宗绍兴三年权监察御史,论劾不避权贵。以兵部尚书知处州,抑强扶弱,所部肃然。召除吏部尚书,拜参知政事,寻遭劾罢,以资政殿学士再知处州。请祠,提举临安洞霄宫。卒谥忠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景州阜城人,字元瑞。刘豫子。太宗时,知济南府事。伪齐时,累官诸路兵马大总管,进尚书左丞相。连岁兴兵攻宋,皆无功而还。金废齐,随父迁临潢。后历任参知政事、尚书左丞、上京路转运使,封韩国公。卒年六十四。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三五○
席益(?——一一三九),字大光,河南(今河南洛阳一带)人,旦子。南渡初为徽猷阁待制、知河中府。金人犯河东,弃地遁去,坐落职。寻知郢州、试中书舍人。绍兴元年知温州,提举江州太平观,旋知临安府。二年移知衢州、平江府。后试尚书吏部侍郎、工部尚书兼权吏部尚书。三年二月拜参知政事。次年罢,以端明殿学士充荆湖南路安抚制置使兼知潭州。五年,除四川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成都,升资政殿大学士。七年,以母忧去官。九年卒于温州,谥忠清。见《宋史》卷三四七《席旦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九、一四、三三、四七、四八、五三、五八、六二、六三、七八、八九、一○七、一一七、一二七,《乾道临安志》卷三,《史质》卷三五等。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方师尹(一○九九~?),字民瞻,一字元寿,信州弋阳(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时年四十九(《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十九年,知泰和县。二十七年,总领淮西江东钱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四)。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于广西提点刑狱任论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一之三)。事见清光绪《泰和县志》卷一五。
全宋文·卷四二○九
方师尹(一○九九——?),字民瞻,小名彭老,小字元寿。年四十九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二十七年以金部员外郎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三十年为太府少卿、守尚书左司员外郎。三十二年提点广西刑狱。淳熙二年为江西路提刑。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七、一八四,《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一之三、职官七二之一三,《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作方思尹)等。
李公衍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建炎二年(1128)任南雄州知州。
薛存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八三六
薛存,字公度,靖康时为朝奉大夫。
贾公晔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九七九
贾公晔,建炎三年为江南西路安抚都总管司干办公事。见《宋会要辑稿》食货五之二○、食货六一之一。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一四九
赵仲儡(?——一一三九),景王宗汉子。初授右内率府副率,转右监门卫大将军。建炎末授武功大夫、忠州防御使。绍兴中,迁济州,知南外宗正事。八年,袭封嗣濮王。生而不惠,以次得封。九年卒,追封琼王,谥恭惠。《宋史》卷二四五《濮王允让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僧宝正续传·卷第一
禅师名清源。豫章新建邓氏子。依洪岩僧处信。得度具戒。参武泉常云居舜泐潭月三大士。颇见咨揖。然疑未决。晚依积翠南禅师。一日闻举洞山。初见云门因缘。不觉失笑。南问。何为而笑。师曰。笑黄面浙子怜儿不觉丑耳。自是容为侍者。阅七年咨参决择。道眼高妙。绝出人表。丛林称之。以比南院。守廓南公去世。师开法西山惠严。迁南康清隐。力法自将。不与诸方斗铺席。衲子以枯淡。多望崖而去之。坐是单丁。住山十馀年。初南州高士潘延之问道于积翠。与师定交为方外友。至是迎归西山。未几洪帅命居大宁。一时衲子贤士夫从之问道。坌集其室。师说法简易。期人于悟而后已。尝示众曰。寒风激水成冰。杲日照冰成水。冰水本自无情。各各应时而至。世间万物皆然。不用强生拟议。又曰。先师初事栖贤寔。泐潭澄历二十年。宗门奇奥。经论要妙。莫不贯穿。及因云峰以见慈明。则一字无用。遂设三关语。以验天下禅者。而禅者如叶公𦘕龙龙现即怖。或问三关语。学者每难透何也。师曰。众生为解碍。菩萨未离觉。大智如文殊师利。欲问空三佛义。即遭摈出。以其自堕艰难。故起现行耳。寻以高年。不任主事。退闲。自号潜庵。诸刹争迎致供养。且依以为重。故居无定。方建炎三年八月五日。示寂于城阴之章江。住世九十有八。安居七十八夏。方未寂时。齿堕而复生。发薙而燔之。悉为舍利。及是烬馀。尤不胜数。塔于惠严之东阿。师莫年德高望重。以深诚勉人。以善从之。化者甚盛。有僧执侍十有二年。于道未有所契。及将出世。师曰。汝侍吾徒费岁月。傥嗣法不应以世情自昧。其人遂嗣翠岩机焉。其主法有体。类如此。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清源。号潜庵。洪州新建邓氏子。世力田。幼超卓。短小精悍。去依洪崖法智为童子。年二十一。落发受具戒。时武泉尝。宝峰月。云居舜。道价压丛林。师游三老间。皆蒙器许。而疑终未决。后亲见黄龙南公。凡入室。令坐于傍。与云庵同造积翠。师为侍者七年。南公殁。隐迹西山。西山有慧严院。僧死。屋无像设露坐。师见而叹曰。古人斫山开基致无为。有忍怀不举哉。乃求居。以修完之。不五年而殿阁崇成。百具鼎新。即弃去。游庐山。南康太守徐公。闻师名。延居南山清隐寺。寺在大江之北。面揖庐山。师门风孤峻。学者皆望崖而退。以故单丁住山。十有八年。晨香夕灯。升堂说法。如临千众。而丛林所服玩者莫不具。时时钁地处置。尝云。先师初事栖贤諟。泐潭澄。更二十年。宗门奇奥。经论要妙。莫不贯穿。及因文悦以见慈明。则一字无用。设三关以验天下禅者。而禅者如叶公画龙。龙见即怖。众生为解碍。菩萨未离觉。大智如文殊师利。欲问空王佛义。即遭摈出。以其堕艰难。故起现行耳。有僧。依师住十二年学。令住净众寺。辞行。师谓曰。汝虽在此费岁月。实不识吾家事。倘嗣法。当不以世俗欺诳为心。其人乃嗣翠岩机焉。南昌隐君子潘延之。与为方外友。迎师归西山。而州郡文争。命居天宁。衲子方云趋座下。一时名士。抠衣问道。师以目疾。隐居龙兴寺房。户外之履亦满。上蓝忠公。法侄也。延师居寺之东堂。事之如其师。师年八十而丧明。学者益亲附之。有欲板其语要流通。师投拒曰。若吾语。深契佛祖。从今百日间复明。则副汝请。如期果愈。先是觉范洪公。證狱太原。拴缚在旅邸。人讳见之。师独冒雨步至。抚慰为死诀。明年南归复见师。师轩渠笑曰。吾不意乃复见子。故觉范序之曰。呜呼。佛法䆮远。坏衣瓦器之人。亦有侈欲。为人师者。争慕华构便软煖。公独举颓坏而新之。争欲致弟子。不问智愚。欲出门下。而公独精粗之。争欲坐八达衢头。以自卖其道。而公独居荒远。以自珍之。争好势利恶丑。而公独犯众恶。自信而力行之。每谓弟子曰。无事外之理。理外之事。观其措置。岂其真然之者耶。师终时几百岁也。
陈公恪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建炎二年(1128)任漳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潭州衡山人,字季长,号退斋居士。侯彭志弟。徽宗政和五年进士。官至右文殿修撰。有《退斋集》。
全宋诗
侯延庆,字季长(《百菊集谱》卷四),长沙(今属湖南)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调繁昌主簿(清嘉庆《湖南通志》卷九○)。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为严、信州统制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九)。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为起居舍人,出知潮州(同上书卷四一、四七)。三年知虔州,召修起居注(同上书卷六七、六八)。有《退斋集》(《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二),已佚。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三八三六
侯延庆,字季长,号退斋居士,长沙(今湖南长沙)人,一说衡山人,彭老弟。政和五年进士。宣和中知邵州。建炎中历统制官,通判衢州,权礼部员外郎。绍兴初擢起居舍人,除右文殿修撰,秘阁修撰,知潮、虔二州。累官右朝奉大夫、守太常少卿,复为起居舍人。著有《退斋居士文集》二十八卷。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九、三一、四一、四七、六七、七三、七四,赵希弁《郡斋读书附志》卷下,嘉庆《湖南通志》卷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0—1179 【介绍】: 宋衢州龙游人,字文孺。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第一。授镇江军签判,迁秘书郎,兼王府教授。秦桧恶其不附己,出为筠州通判。桧死,召擢秘书少监、起居郎。孝宗立,拜礼部侍郎,进权尚书兼给事中。淳熙四年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卒谥靖文。
全宋诗
刘章(一一○○~一一七九)(《宋历科状元录》卷五),字文孺,龙游(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授镇江军签判。召为秘书省正字,累迁著作佐郎,以不附秦桧,出通判筠州。二十五年,召为司封员外郎。二十七年,试秘书少监,为贺金国生辰使,使还权工部侍郎,迁吏部、兼侍讲。三十一年,提举崇道观,起知信州。孝宗即位,除秘阁修撰。乾道五年(一一六九)提举佑神观兼侍读(《宋史》卷一六二),拜礼部侍郎,权尚书(《攻愧集》卷七七《跋资政刘公游县学留题》。淳熙四年(一一七七)致仕。卒年八十。有集,今不传。《宋史》卷三九○有传。
全宋文·卷四二二六
刘章(一一○○——一一七九),字文孺,龙游(今浙江龙游)人。少警异,通《小戴礼》。绍兴十五年廷试,擢第一,授镇江军签判,迁秘书郎兼王府教授。秦桧恨其不附己,风言者论劾,出通判筠州。桧死召还,为司封员外郎,擢秘书少监、起居郎。使金还,除权工部侍郎,兼吏部、侍讲。御史论其使胥吏买绢,罢职奉祠。起知信州,除秘阁修撰,拜礼部侍郎,进礼部尚书。后以资政殿学士致仕,淳熙六年卒,年八十。著有《刺〈刺孟〉》、《非〈非国语〉》及《补过斋拙稿》。见《宋会要辑稿》礼一五之五九、职官六之六二、选举二之一八、选举二五之五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三、一五四、一五五、一七○、一七八、一七九、一八○、一九○,《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宋历科状元录》卷五。《宋史》卷三九○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0—1168 【介绍】: 宋兴化军仙游人,字子昂。高宗绍兴元年进士。为南海主簿。历知贵溪、上虞县,皆有惠政。孝宗即位,召为右司郎中,除吏部侍郎、权尚书。累进尚书左仆射兼枢密使,首荐汪应辰、王十朋等可备执政、侍从、台谏,劾知阁门事龙大渊等窃弄威福。又请严汰冗兵,以节国用。自初仕至宰相,服食、田宅、僮妾不改其旧。乾道三年罢相,提举太平兴国宫。卒谥正简。
全宋文·卷四二五○
叶颙(一一○○——一一六七),字子昂,兴化军仙游(今福建仙游)人。绍兴元年进士,为南海主簿,历知贵溪、上虞县。以静退召见,奏对称旨。除将作监簿,知处州。孝宗初除吏部侍郎,进尚书左仆射,兼枢密使。首荐汪应辰、王十朋等,孝宗嘉纳。乾道三年帝亲郊而雷,颙引汉故事上印绶,提举太平兴国宫,归家而卒,年六十八,谥正简。见《艾轩集》卷八《叶公行状》,《诚斋集》卷一一九《赠少保叶公行状》,《宋史》卷三八四本传。
完颜斡带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宗室。劾里钵子。临战决策,有父风。早卒。太宗天会间,追封魏王,谥定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