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不如意十常八九
 
不如意常八九
 
世事十常九不使展眉头
 
事常八九不如人意
 
人间事不如意十八九
 
十事不如人六七
 
十事违人常七八
 
败意常多如意少
 
谁是十分如意


《晋书》卷三十四〈羊祜列传〉~09~
会秦凉屡败,祜复表曰:「吴平则胡自定,但当速济大功耳。」而议者多不同,祜叹曰:「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故有当断不断。天与不取,岂非更事者恨于后时哉!」
典故
九世鸡窠
 
六七十翁儿状

相关人物
李守忠


《洞微志》
太平兴国中,李守忠为承旨,奉使南方。过海至琼州界,道逢一翁,自称杨遐举,年八十一。邀守忠诣所居,见其父曰叔连,年一百二十二。又见其祖曰宋卿,年一百九十五。语次,见梁上一鸡窠,中有一小儿,头下视。宋卿曰:「此吾九代祖也,不语不食,不知其年,朔望取下,子孙列拜而已。」
《骈字类编》:六七
唐 皮日休 正乐府十篇 其五 路臣恨 日行六七邮,瞥若鹰无踪。
唐 李商隐 骄儿诗 衮师我骄儿,美秀乃无匹。文葆未周晬,固已知六七。
分类:六七
《漢語大詞典》:五六六七
语出论语·先进:“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后因以称学生。隶释·汉成阳令唐扶颂:“五六六七,训导若神。”
分類:学生
《漢語大詞典》:一二三四五六七
歇后语。隐射忘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三朝元老:“﹝某中堂﹞享堂落成,数人直宿其中。天明,见堂上一匾云:‘三朝元老。’一联云:‘一二三四五六七,孝弟忠信礼义廉。’不知何时所悬。怪之,不解其义。或测之云:‘首句隐亡八,次句隐无耻也。’”
分類:歇后语
《国语辞典》:此举(此举)  拼音:cǐ jǔ
这项举动。如:「此举攸关公司存亡,恳请全体同仁共体时艰,同舟共济。」《旧唐书。卷六七。列传。李靖》:「今若攻其城栅,乃是出其不意,灭贼之机,唯在此举。」
《漢語大詞典》:子满(子滿)
中医学病名。指妇女妊娠六七月时全身浮肿、腹胀而喘的病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子肿子气子满脆脚皱脚总括》:“肿胀喘满曰子满。”注:“遍身俱肿,腹胀而喘,在六七个月时者,名曰子满。”
《国语辞典》:跳墙和尚(跳墙和尚)  拼音:tiào qiáng hé shàng
幼童在六七岁时,举行一种出家仪式,以求延寿,称为「跳墙和尚」。
《漢語大詞典》:龙脑香树(龍腦香樹)
木名。龙脑香科。树高八九丈,大可六七围。产于 苏门答腊 、古南海 波斯 及我国 闽 广 等地。树脂称龙脑香,为名贵的香料。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木篇:“龙脑香树,出 婆利国 , 婆利 呼为固不婆律,亦出 波斯国 。其树有肥有瘦。瘦者有婆律膏香。一曰瘦者山龙脑香,肥者出婆律膏也。”
六七能遍计
【佛学大辞典】
(术语)唯识宗谓识中第七识,缘第八识之见分,而起我执,第六识对一切之法境,于我法起执。其他前五识及第八识,无我法二执,无能遍计之义云。护法之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