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全部 4分类词汇 4
《國語辭典》:通议(通議)  拼音:tōng yì
1.议论能贯通。如:「博学通议」。
2.共同议论。《后汉书。卷四三。朱晖传》:「于是诏诸尚书通议。」
3.职官名。清制文官正三品封通议大夫。
《國語辭典》:通义(通義)  拼音:tōng yì
常则。《孟子。滕文公上》:「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
《國語辭典》:佥议(僉議)  拼音:qiān yì
1.众人的意见。《南齐书。卷四七。王融传》:「臣侧闻佥议,疑给虏书,如臣愚情,切有未喻。」
2.共同商议。宋。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桧之遂非愎谏,已自可见,而乃建白令台谏、侍臣佥议可否,是盖畏天下议己,而令台谏、侍臣共分谤耳。」
《漢語大詞典》:合议(合議)
共同商议。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 光 欲谋杀 王僚 ,未有所与合议。” 宋 王禹偁 《乡老献贤能书赋》:“合议於众寡,定谋於耉老。” 艾明之 《雨》:“他们已经暗暗合议好,要把 季阿镜 请去一起吃饭的。”
《漢語大詞典》:参怀(參懷)
共同商议。宋书·恩倖传·戴法兴:“凡选授迁转诛赏大处分,上皆与 法兴 、 尚之 参怀。”南齐书·文学传·贾渊:“ 永明 中,卫军 王俭 抄次《百家谱》,与 渊 参怀撰定。” 清 冯桂芬 《再启李宫保》:“执事犹属其就弟参怀,足徵渊抱冲襟,不遗葑菲,且感且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