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不共相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不与他共通,但属自己之相状,所谓特性也。
共相
【佛学大辞典】
(术语)诸法有自共二相,局于自体之相曰自相,通于他之相曰共相。例如五蕴中五蕴各事,是自相也。空无我等之理,生住异灭等之相,是共相也。乃至于青色有多事体,其一一事体,是自相也。如华之青,果之青,乃至金之青,衣之青,自他共通之青,是共相也。故自相共相,重重相望而无尽,遂无自相之实体。唯识述记二末曰:「如五蕴中,以五蕴事为自相,空无我等理为共相。(中略)如是展转至不可说为自相,可说极微等为共相,故以理推无自相体。且说不可说法体名自相,可说为共相。以理而论,共既非共,自亦非自。」
【佛学常见辞汇】
诸法有自相与共相二种,各别不同的相叫做自相,与他共通的相叫做共相。
【三藏法数】
共相者,即色身诸法和合之相也。谓此色身皆从地、水、火、风,和合为相也。
共相惑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略曰共惑。对于自相惑而言。即诸法缘共通之苦,空,无常,无我等相而迷之,执苦为乐,空为有,无常为常,无我为我之烦恼也。俱舍论二十言:「二者共相,谓见疑痴。」次:「所馀一切见疑无明去来未断,遍缚三世。由此三种是共相惑,一切有情俱遍缚故。若现在世正缘境时,随其所应能系此事。」
共不共相
【佛学次第统编】
且诸种子总有二种:
一、共相 多人所感,谓之共相。虽知人人所变各别,名为唯识,以有相似共受用义,说为共相。
一、共中共 如山河等,非唯一趣用而他趣不能用。
二、共中不共 如己田宅及鬼等所见猛火等物,馀人馀趣不能受用,馀房衣等,准此可知。
二、不共相 唯自能用他不得用,谓之不共,如色根等是也。
一、不共中不共 如眼等根,唯是自识依用,非他所用。
二、不共中共 如自扶根尘,他亦得受用也。
共相别
【三藏法数】
谓但约苦、空、无常、无我四种行相,于身受心法上,共有名为共相。而言别者,如观身为苦时,不能观空、无常、无我;乃至观身为无我时,不能观苦、空、无常。观身既尔,观受心法行相亦然,故名共相别。
共相空
【三藏法数】
谓一切诸法,彼此之相,非常非灭,本来空寂,故名共相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