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3—559 【介绍】: 即陈霸先。南朝陈开国君主。吴兴长城人,字兴国,小字法生。读兵书,多武艺。梁时初为油库吏,以军功累迁西江督护、高要太守。后与王僧辩讨平侯景,镇京口。西魏破江陵,元帝被杀,霸先与僧辩共奉萧方智为梁王。后北齐立萧渊明为帝,令僧辩迎入建康即位。霸先袭杀僧辩,立方智为帝,击败北齐及僧辩旧部,受封陈王。旋代梁称帝,国号陈。在位期间,效梁武帝,舍身大庄严寺。在位三年卒,谥武,庙号高祖。
全陈文·卷一
帝姓陈,讳霸先,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长城下若里人,汉太丘长陈实之后。梁大同中,为广州中直兵参军,除直阁将军,封新安子,授交州司马,领武平太守。太清中,除振远将军、高要太守。元帝承制,授员外散骑常侍、持节、明威将军、交州刺史,改封南野县伯,进信威将军、豫州刺史,领豫章内史,改封长城县侯,寻授散骑常侍、使持节、军师将军、南江州刺史,进江州刺史,寻授平东将军、东扬州刺史,领会稽太守,镇京口,进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州刺史。承圣末,进司空。敬帝即位,授侍中、大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将军、扬南徐二州刺史,寻授中书监、司徒,进爵为公,拜丞相、录尚书事、镇卫大将军,进封义兴郡公,拜大傅,进位相国,总百揆,加九锡,封陈公,寻进爵为王,以太平元年十月受禅,改元永定,在位三年,谥曰武皇帝,庙号高祖。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漢語大詞典》:兴国(興國)
(1).振兴国家。《穀梁传·僖公二十二年》:“古者被甲婴胄,非以兴国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兴盛的国家。左传·昭公四年:“ 冀 之北土,马之所生,无兴国焉。恃险与马之不可以为固也,从古以然。”《商君书·去强》:“兴国行罚,民利且畏;行赏,民利且爱。”
(3).剑名。 南朝 梁 陶弘景 《刀剑录》:“ 成帝 衍 ( 晋成帝 司马衍 )以 咸和 元年造十三口剑,铭曰‘兴国’。”
《国语辞典》:太平兴国(太平兴国)  拼音:tài píng xīng guó
宋朝太宗的年号(西元976~983)。
《国语辞典》:兴国安邦(兴国安邦)  拼音:xīng guó ān bāng
振兴国家,使安定巩固。如:「全体国民皆拥护政府,安守本分,才是兴国安邦之道。」
《国语辞典》:新兴国(新兴国)  拼音:xīn xīng guó
新建立或新崛起的国家。
《漢語大詞典》:无骏(無駿)
喻无才。骏,良马。 战国 时 燕昭王 欲招纳贤士以振兴国家, 郭隗 对他说:从前有人以五百金购买已死千里马之首,不期年而千里马三至,大王如欲招纳贤士,不妨“先从 隗 始”。 昭王 为筑 黄金台 而师之,于是天下贤士纷纷至 燕 。事见《战国策·燕策一》。后用为自谦无才之典。 唐 宋璟 《奉和御制赐诗应制》:“ 郭隗 惭无骏, 冯諼 愧有鱼。”
《漢語大詞典》:誓楫
晋书·祖逖传:“﹝ 祖逖 ﹞中流击楫而誓曰:‘ 祖逖 不能清中原而復济者,有如 大江 !’”后以“誓檝”指立誓消灭敌人,振兴国家。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下:“视横流而莫救,徒誓檝以兴言。”
《漢語大詞典》:熙国(熙國)
振兴国家。 晋 陆云 《吴故丞相陆公诔》:“体仁长物,御风熙国。”
《國語辭典》:陈霸先(陳霸先)  拼音:chén bà xiān
人名。(西元503~559)字兴国,南朝吴兴下若里(今浙江省长兴县)人。初仕梁,曾辅佐王僧辩讨平侯景之乱。天成元年(555),杀僧辩,立敬帝,自为相国,封陈王。后受禅为帝,国号陈,都建业,在位三年,谥武,庙号高祖。
《國語辭典》:一言兴邦(一言興邦)  拼音:yī yán xīng bāng
语本《论语。子路》:「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唐。刘禹锡〈唐故相国李公集纪〉:「古所谓一言兴邦者,信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