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盛衰荣枯(盛衰荣枯)  拼音:shèng shuāi róng kū
繁荣兴盛与衰败没落。如:「九份的建筑,忠实地反映了当地矿业的盛衰荣枯。」
《国语辞典》:盛衰相乘  拼音:shèng shuāi xiāng chéng
相乘,比喻相互消长。盛衰相乘指世事的兴盛衰微,相互消长。宋。辛弃疾〈论荆襄上流为东南重地〉:「以古准今,盛衰相乘,物理变化,圣人处之,岂非慄慄危惧,不敢自暇之时乎?」
《国语辞典》:盛必虑衰(盛必虑衰)  拼音:shèng bì lǜ shuāi
兴盛的时候必须忧虑衰败的时节。汉。耿育〈上书言便宜因冤讼陈汤〉:「且安不忘危,盛必虑衰,今国家素无文帝累年节俭富饶之畜,又无武帝荐延枭俊禽敌之臣,独有一陈汤耳。」
《国语辞典》:盛不忘衰  拼音:shèng bù wàng shuāi
兴盛的时候不可忘记衰败的时候。《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及孝元时,议罢守塞之备,侯应以为不可,可谓盛不忘衰,安必思危,远见识微之明矣。」
《国语辞典》:如日方中  拼音:rú rì fāng zhōng
好像太阳正当中午,炽热光明。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地步。如:「他才三十来岁,事业已如日方中,前途实在不可限量。」也作「如日中天」。
《国语辞典》:过盛必衰(过盛必衰)  拼音:guò shèng bì shuāi
过度的兴盛必定会转向衰弱。比喻事物到达高潮、巅峰时,必然会走下坡。宋。辛弃疾〈论荆襄上流为东南重地〉:「厥今夷狄,物夥地大,德不足,力有馀,过盛必衰,一失其御,必将豪杰并起,四分五裂。」
《国语辞典》:广东石湾窑(广东石湾窑)  拼音:guǎng dōng shí wān yáo
广东佛山石湾窑陶塑。始创于宋代,兴盛于明、清,有「石湾瓦,甲天下」之称。石湾窑器的胎骨暗灰,釉厚而光润,色彩有蓝色、玫瑰紫、墨彩、翠色釉等。有首创专一题材的名士塑像,其中以渔、樵、耕、读四种最为有名。到清代后,题材更加广泛,举凡民间故事、戏曲人物、《封神榜》、《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因而形成石湾窑的典型。
《国语辞典》: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拼音:dé rén zhě chāng,shī rén zhě wáng
得人心的必能光大兴盛,失去人心的必致灭亡。唐。杨烱〈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爰清尉候,载澄疆埸,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国语辞典》: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拼音:guó jiā xīng wáng,pǐ fū yǒu zé
国家的兴盛衰亡,每一个平民百姓都必须担负责任。
《国语辞典》:治乱兴亡(治乱兴亡)  拼音:zhì luàn xīng wáng
国家安定、变乱、兴盛、灭亡等各种情况。《周书。卷二三。苏绰传》:「衰弊则祸乱交兴,淳和则天下自治。治乱兴亡,无不皆由所化也。」也作「治乱存亡」。
《国语辞典》:大业千秋(大业千秋)  拼音:dà yè qiān qiū
兴盛的事业,能够永续不坠。多用于商家祝贺用语。如:「值此开张的良辰吉时,谨祝贵宝号大业千秋,财源滚滚。」
《国语辞典》:春笋怒发(春笋怒发)  拼音:chūn sǔn nù fā
比喻发生得既快速又兴盛。如:「台北市到处兴建高楼大厦,真如春笋怒发。」
《国语辞典》:开化史(开化史)  拼音:kāi huà shǐ
人类知识从萌芽到兴盛的发展过程。
《漢語大詞典》:吉隆
吉祥兴盛。汉书·艺文志:“故圣王必正历数,以定三统服色之制,又以探知五星日月之会。凶阨之患,吉隆之喜,其术皆出焉。”
分類:吉祥兴盛
《漢語大詞典》:南熏北鄙(南薰北鄙)
南薰,指 虞 、 舜 《南风》诗所表现的兴盛之声;北鄙,指 殷 纣 所为北方边鄙之地的亡国之音。 唐 司空图 《成均讽》:“夫南薰北鄙,祸福相淫;感物穷微,兴亡是繫。”
分類: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