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3,分1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陈良翰(字 邦炎、邦彦 献肃 )
钱端礼(字 处和 忠肃 号 松窗 )
虞允文(字 彬甫 忠肃 雍国公 )
刘仪凤(字 韶美 )
叶廷圭( 庭圭 字 嗣忠 号 翠岩 )
林师说(字 箕仲 )
陈俊卿(字 应求 正献、文献 魏国公 )
沈虚中(字 太虚 )
吹角老兵
周麟之(字 茂振 )
张宗元(字 渊道 )
李彦颖(字 秀叔、秀实 忠文 )
李椿年(字 仲永 号 逍遥公 )
叶衡(字 梦锡 别称 得治兵之要 )
其它辞典(续上)
吴表臣(字 正仲 号 湛然居士 )陈良翰(字 邦炎、邦彦 献肃 )
钱端礼(字 处和 忠肃 号 松窗 )
虞允文(字 彬甫 忠肃 雍国公 )
刘仪凤(字 韶美 )
叶廷圭( 庭圭 字 嗣忠 号 翠岩 )
林师说(字 箕仲 )
陈俊卿(字 应求 正献、文献 魏国公 )
沈虚中(字 太虚 )
吹角老兵
周麟之(字 茂振 )
张宗元(字 渊道 )
李彦颖(字 秀叔、秀实 忠文 )
李椿年(字 仲永 号 逍遥公 )
叶衡(字 梦锡 别称 得治兵之要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正仲,号湛然居士。徽宗大观三年进士。高宗绍兴中由提点浙西刑狱召为秘书少监,同修《哲宗实录》。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秦桧欲其使金议地界,许以归来坐政事堂,表臣不答。又以议大礼忤意,罢去。寻起知婺州,有治绩。请祠归。卒年六十七。全宋诗
吴表臣,字正仲,晚号湛然居士,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官通州司理参军。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守监察御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一),迁右正言,知信州(同上书卷三九)。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召为司勋员外郎(同上书卷四三),累迁吏部尚书兼侍读兼资善堂翊善。十二年,以忤秦桧罢。未几起知婺州。卒年六十七。《宋史》卷三八一有传。全宋文·卷三八一九
吴表臣,字正仲,晚号湛然居士,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登大观三年进士第,擢通州司理。建炎中累官监察御史,守右正言。以病出知信州。绍兴初召为司勋郎中,迁左司,二年除左司谏。五年提点浙西刑狱,召试秘书少监。七年正月试太常少卿,除中书舍人、给事中、兵部侍郎,徙礼部侍郎兼侍读,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以议大礼忤意罢去,俄起知婺州,复敷文阁待制,奉祠。十九年以曹筠劾其肆意欺罔,无所忌惮,遂罢。家居数年,卒,年六十七。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一、三三、八五、一二七、一六○,《宋史》卷三八一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8—1172 【介绍】: 宋台州临海人,字邦炎。早孤,事母孝。为文恢博有气。高宗绍兴五年进士。知瑞安县,县俗强梗,难治,独抚以宽。以荐擢监察御史。孝宗初历右正言、左司谏,论时事颇多补益。疏言汤思退奸邪,张浚精忠。罢言职,以直敷文阁知建宁府,除福建路计度转运副使,江东、浙西提刑。思退罢,召为宗正少卿,进给事中、兵部侍郎。除右谏议大夫。后为太子詹事,兼侍讲。以疾告老,除敷文阁直学士奉祠。在朝论谏纯正,多见嘉纳。光宗立,追谥献肃。全宋诗
陈良翰(一一○八~一一七二),字邦彦,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进士,调会稽县主簿。历知慈溪、瑞安县,衢州州学教授。三十一年,入为御史台检法官。擢监察御史。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除右正言,迁左司谏。二年,出知建宁府,擢福建路转运副使,改提点江东路刑狱,移浙西路。乾道四年(一一六八)以宗正少卿召,累迁给事中。八年,致仕,卒,年六十五。有奏议、文集二十卷,已佚。事见《晦庵集》卷九七《陈公行状》、《周文忠集》卷六六《陈公良翰神道碑》,《宋史》卷三八七有传。全宋文·卷四四三三
陈良翰(一一○八——一一七二),字邦彦,台州临海(今浙江临海)人。绍兴五年进士及第,知瑞安县。累迁监察御史。孝宗立,除右正言,左司谏。知建宁府,福建转运副使,提点江东刑狱,移浙西。召为宗正少卿,兵部侍郎,除右谏议大夫。进给事中,以敷文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召为太子詹事,兼侍讲。未几,以疾告老,除敷文阁直学士、提举太平宫。乾道八年卒,年六十五。光宗立,特谥献肃。见《宋史》卷三八七本传,《朱文公文集》卷九七《敷文阁直学士陈公行状》,《周文忠公集》卷六六《陈公神道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9—1177 【介绍】: 宋杭州临安人,徙台州临海,字处和。钱忱子。以恩补官。高宗绍兴间知临安府,权户部侍郎兼枢密都承旨,经画用楮为币,分为六务,出纳有法。孝宗时符离之役战败,附汤思退倡和议。为淮东宣谕使,入奏诋张浚主战。累进参知政事兼权知枢密院事,谋相位甚急。后以婿邓王立为太子,引嫌提举洞霄宫。起知宁国、绍兴府,因籍人财产至六十万缗,复与祠。卒谥忠肃。有《诸史提要》。全宋诗
钱端礼(一一○九~一一七七),字处和,号松窗,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惟演曾孙。以荫授官,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监登闻鼓院。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通判明州。十五年,提举淮东茶盐,改两浙转运判官。十七年,为淮东转运副使。三十年,除知临安府,始行会子。孝宗即位,张浚于符离失利,遂劾张浚,参定和议,隆兴二年(一一六四)赐同进士出身(《嘉定赤城志》卷三四)。除参知政事兼权知枢密院事,因其女适皇太子引嫌奉祠。四年,起知宁国府,移绍兴府。以贪墨被黜。淳熙四年卒,年六十九。有《松窗集》,已佚。事见《攻愧集》卷九二《观文殿学士钱公行状》。《宋史》卷三八五有传。今录诗四首。全宋文·卷四五七六
钱端礼(一一○九——一一七七),字处和,号松窗,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忱子。绍兴间,通判明州,加直秘阁。十五年,为两浙路转运判官。历知婺、衢、抚州,又知临安府。孝宗立,除户部侍郎,试兵部尚书,兼户部尚书,签书枢密院事。隆兴二年,以和议成,除参知政事兼权知枢密院事。明年罢,除资政殿大学士、提举万寿观。乾道四年起知宁国府,后又知绍兴府,进观文殿学士。淳熙四年卒,年六十九。后谥忠肃。著有《诸史提要》(存)、《松窗集》。见楼钥《攻愧集》卷九二《观文殿学士钱公行状》,《宋史》卷三八五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0—1174 【介绍】: 宋隆州仁寿人,字彬甫。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累迁礼部郎官。三十年使金,还奏所见,申言战备。金兵入寇,受命犒师,临危督战,获采石大捷。出为川陕宣谕使,与大将吴麟共谋进取,收复陕西数处州郡。屡反对和议,多未见纳。孝宗乾道元年任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旋复出为四川宣抚使。五年,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八年,拜左丞相兼枢密使。后再宣抚四川,病卒。平生出将入相垂二十年,孜孜忠勤,所荐胡铨、周必大等,均一代名臣。谥忠肃。尝注《唐书》、《五代史》藏于家,另有《经筵春秋讲义》及诗文等。全宋诗
虞允文(一一一○~一一七四),字彬甫,隆州仁寿(今属四川)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权知渠州。秦桧死,召为秘书丞,累迁礼部郎官。三十一年,试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九○、一九二),金兵南侵,参谋江、淮军事,大败金兵于采石。三十二年,充川陕宣谕使。孝宗即位,知太平州。除湖北京西宣谕使,改制置使,因反对和议,改知平江府。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召拜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乾道元年(一一六五),迁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五年,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八年,出为四川宣抚使,进封雍国公。淳熙元年卒,年六十五,赐谥忠肃。事见《诚斋集》卷一二○《虞公神道碑》,《宋史》卷三八三有传。全宋文·卷四五八三
虞允文(一一一○——一一七四),字彬甫,隆州仁寿(今四川仁寿)人。初以父任入官,绍兴二十四年始登进士第,通判彭州,权知黎州、渠州。入朝,历官秘书丞、礼部郎官、中书舍人、直学士院。绍兴三十一年,奉命犒军采石,时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侵,而宋军主将未至,允文收合散众,勉励将士殊死战,遂获采石瓜洲之捷。次年,充川陕宣谕使。隆兴中,历知夔州、太平州,除兵部尚书、湖北京西宣抚使,改制置使,知平江府,累官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乾道初,拜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以资政殿大学士出任四川宣抚使。乾道五年,拜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使。八年,授特进、左丞相兼枢密使。同年授少保、武安军节度使、四川宣抚使,封雍国公。淳熙元年卒,年六十五,谥忠肃。允文出入将相垂二十年,孜孜忠勤,每以知人鉴士为己任,所荐多为一时名臣。所著有诗文十卷、《经筵春秋讲义》三卷、《奏议》二十二卷等。见《宋史》卷三八三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1—1176 【介绍】: 宋普州人,字韶美。高宗绍兴二年进士。擢第十年始受任蓬溪尉。绍兴末迁秘书丞、礼部员外郎,草笺奏以典雅称。孝宗时迁兵部侍郎兼侍讲。喜储书,凡万余卷,御史张之纲劾以录四库书以传私室,罢归蜀。后起知汉州、果州。全宋诗
刘仪凤(一一一○~一一七六),字韶美,普州(今四川安岳)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十年后始调遂宁府蓬溪尉。历监资阳酒税,果州、荣州掾属。二十七年,召为诸王宫大小学教授,改国子监丞,迁秘书丞。孝宗乾道元年(一一六五),迁兵部侍郎兼侍讲,寻以录四库书本以传私室,斥归蜀。三年,起知邛州,改汉州、果州。淳熙二年十二月丙申卒,年六十六。《宋史》卷三八九有传。今录诗五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庭圭。宋建州瓯宁人,字嗣忠。徽宗政和五年进士。历武邑丞、知德兴县。高宗绍兴中,召为太常寺丞,议与秦桧忤,出知泉州,移漳州。嗜读书,每闻士大夫家有异书,无不借读,择其可用者抄辑成编,名《海录碎事》。全宋诗
叶廷圭,字嗣忠,号翠岩,瓯宁(今福建建瓯)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除武邑丞。转知德兴县。高宗绍兴中知知福清县,召为太常寺丞,迁兵部郎中。十八年(一一四八),以左朝请大夫知泉州,后移漳州。著有《海录碎事》二十二卷。事见《宋史翼》卷二七、《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一四。全宋文·卷三八二九
叶廷圭(一作庭圭),字嗣忠,号翠岩,建宁府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政和五年进士,知德兴县。绍兴中召为太常寺丞,转兵部郎中。议政忤秦桧,绍兴十八年秋以左朝请大夫出知泉州,后移漳州,奉祠归。廷圭喜读书,士大夫家有异书无不借读。著有《海录碎事》二十二卷(存)。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三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三,《宋史翼》卷二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3 【介绍】: 宋兴化军仙游人,字箕仲。林豫子。少举进士。累迁兵部员外郎,知建昌军。丞相赵鼎力荐之,授广东转运判官,累迁浙东提点刑狱。山阴为畿内,贵人多肆豪夺,师说一绳以法。以忤权贵,力请祠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3—1186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应求。高宗绍兴八年进士。授泉州观察推官。因不附秦桧,被置闲职。桧死,召为校书郎。任普安郡王府教授。孝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出知泉州。乾道元年,除吏部侍郎同修国史。四年,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以用人为己任,奖廉退,抑奔竞。凡所奏请,都关治乱安危大事。六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知福州。以少保、魏国公致仕。谥正献。有文集。全宋诗
陈俊卿(一一一三~一一八六),字应求,莆田(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授泉州观察推官。二十六年,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五),累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三十一年,权兵部侍郎。孝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充江、淮宣抚判官兼权建康府事。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建都督府,除礼部侍郎参赞军事,为汤思退忌,出知泉州。乾道元年(一一六五)复召,又为钱端礼所忌,出知漳州,改建宁府。三年,召为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四年,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与虞允文不协,出知福州,兼福建路安抚使。领祠禄。淳熙二年(一一七五),再命知福州。力求去,提举临安府洞霄宫。五年,起判建康府、江南东路安抚使兼行宫留守。九年,致仕,十三年卒,年七十四。谥正献。有遗文二十卷、奏议二十卷,均佚。事见《晦庵集》卷九六《正献陈公行状》、《诚斋集》卷一二三《正献陈公墓志铭》,《宋史》卷三八三有传。今录诗九首。全宋文·卷四六四六
陈俊卿(一一一三——一一八六),字应求,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绍兴八年登进士第。授泉州观察推官。累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除权兵部侍郎。孝宗立,迁中书舍人。隆兴初年,建都督府,除礼部侍郎参赞军事。为汤思退所忌,以宝文阁待制知泉州。乾道元年,除吏部侍郎,同修国史。知建康府,授吏部尚书。拜同知枢密院事。四年,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迁左仆射。六年罢,以观文殿大学士知福州。淳熙六年,判建康府兼江东安抚。十年致仕,封魏国公。十三年卒,年七十四,谥文献。有集二十卷。见杨万里《正献陈公墓志铭》(《诚斋集》卷一二三),《宋史》卷三八三《陈俊卿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广德人,字太虚。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中为学士,作歌曲以荐于太庙、圜丘、明堂。二十四年,使金贺正旦。次年,在权直学士院任上草秦桧父子致仕制。二十八年,以桧党罢宫观、责筠州居住。有《资治通鉴事类》、《左传国语要略》、《桐川集》等。全宋文·卷三四○○
沈虚中,字太虚,广德(今安徽广德)人。宣和中进士。绍兴间官国子监丞、吏部郎中兼权太常少卿、权尚书兵部侍郎。绍兴二十六年,以臣僚言虚中为省试参详官,令人密报秦熺,已取秦埙为省元,故罢官。著有《资治通鉴事类》、《左传国语要略考异》、《国史要纲》、《桐川集》等书。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选举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二、一六五、一七一,乾隆《江南通志》卷一六七,光绪《安徽通志》卷二二九。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8—1164 【介绍】: 宋泰州海陵人,一说江宁人,字茂振。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兼给事中。绍兴二十九年,充金国哀谢使,言辞详雅,金人为加礼。次年为同知枢密院事。金主背盟,复奉命出使,以主张俟金来南,尽锐奋击,必能成功,辞之。因被劾,责授秘书少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有《海陵集》。全宋诗
周麟之(一一一八~一一六四),字茂振,祖为郫(今四川郫县)人,因仕宦徙居海陵(今江苏泰州)。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调常州武进尉。十八年,又举博学宏词科,授太学录兼秘书省校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七、一六○)。累迁权中书舍人。二十五年,出通判徽州。寻除著作郎(同上书卷一六五、一六九、一七○)。二十九年,除翰林学士兼侍读,为哀谢使使金。三十年,同知枢密院事。三十一年,因辞再使金责筠州居住(同上书卷一九一)。孝宗即位,许自便。隆兴二年卒,年四十七。遗著由子准辑为《海陵集》二十三卷,另有外集一卷。事见本集卷首周必大序,《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上卷三有传。 周麟之诗,第一、二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海陵集》为底本,校以民国《海陵丛刻》本(简称丛刻本)。卷三以《海陵丛刻》所收《海陵集》外集为底本,其中《中原民谣》参校清《金陵诗徵》卷七。另辑得集内乐语、贴子词及集外佚句,附于卷末。全宋文·卷四八○八
周麟之(一一一八——一一六四),字茂振,海陵(今江苏泰州)人。绍兴十五年进士。应博学宏词科试合格,除左修职郎。历著作郎、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迁兵部侍郎、兼给事中。二十九年,除翰林学士。次年,权吏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三十一年,受命使金,以辞行罢政,责授左朝奉大夫、秘书少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隆兴二年卒,年四十七。著有《海陵集》二十三卷。见《宋名臣言行录》上卷三,《宋史翼》卷一三。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9—1199 【介绍】: 宋湖州德清人,字秀叔,一字秀实。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累官吏部尚书。接送金使还,言两淮兵备城筑及浮费甚悉。孝宗淳熙二年除参知政事。在东府三年,实摄相事,内降缴回甚多。罢相出知绍兴府,勤约有惠政。复参知政事,因事奉祠镌秩。光宗绍熙元年致仕。卒谥忠文。全宋文·卷四七五九
李彦颖(一一一九——一一九九),字秀实,一字秀叔,湖州德清(今浙江德清)人。登绍兴十八年进士第,释褐馀杭簿,以荐得主御史台簿。迁谏议大夫,改国子博士。皇太子尹临安,彦颖兼判官,并兼中书舍人,升太子詹事。历吏部尚书、签书枢密院事,累官参知政事。以谏官论其子殴人至死,奉祠镌秩。起知婺州、绍兴府,进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元年致仕,庆元五年卒,年八十一,赠少保,谥忠文。见《宋史》卷三八六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9 【介绍】: 宋饶州鄱阳人,一作浮梁人,字仲永,号逍遥公。徽宗政和八年进士。历司农丞、度支郎中、户部侍郎、直学士院,后知婺州。潜心《易》学。有《易解》及文集。全宋文·卷三九八一
李椿年(?——一一五九),字仲永,号逍遥公,饶州浮梁(今属江西景德镇)人。政和八年进士。历司农丞、度支郎中。绍兴十二年为两浙转运副使,十七年权户部侍郎,直学士院,后知婺州。绍兴二十九年卒。有《易解》八卷、《易疑问》一卷及文集。见《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之三六、食货六之四七,《楚纪》卷五二,《宋元学案补遗》卷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2—1183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字梦锡。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授福州宁德簿。改知于潜县,有政绩。召对擢知常州。除太府少卿,奏募民耕合肥濒湖圩田,仿营田制,官私各收其半。除枢密院都承旨,措置江、淮民兵,时称得治兵之要。累拜参知政事、右丞相兼枢密使,劝帝以《无逸》为鉴,考举磨勘录用人材。为汤邦彦所谗,罢相谪郴州。后复官与祠。全宋诗
叶衡(一一二二~一一八三),字梦锡,金华(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时年二十七(《绍兴戊辰同年小录》),调福州宁德簿,摄尉,知于潜县,擢知常州。入为太府少卿,迁户部侍郎。丁母忧,起复除枢密都承旨。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为淮西江东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历知荆南、成都。乾道九年知建康府(同上书卷一四)。淳熙元年(一一七四),召为户部尚书,累迁右丞相兼枢密使。又次年,为汤邦彦所谮,罢,郴州安置。十年卒(《宋宰辅编年校补》卷一八),年六十二。《宋史》卷三八四有传。今录诗四首。全宋文·卷四八九三
叶衡(一一二二——一一八三),字梦锡,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绍兴十八年进士及第,调福州宁德簿,摄尉。知于潜县,擢知常州。除太府少卿、户部侍郎。丁母忧,起复,知庐州,未行,除枢密都承旨。知荆南、成都、建康府。除户部尚书,签书枢密院事,拜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以汤邦彦言,罢相,责授安德军节度副使,郴州安置,后复官与祠。淳熙十年卒,年六十二,赠资政殿学士。见《宋史》卷三八四本传,《宋宰辅编年录》卷一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