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1—1688 【介绍】: 清江苏宜兴人,字其年,号迦陵。陈贞慧子。十七岁为诸生。美髭髯,时称“陈髯”。骈文及词,最负盛名。诗各体皆工。康熙间举鸿博一等,授检讨,与修《明史》,越四年而卒。有《两晋南北史集珍》、《湖海楼诗集》、《迦陵文集》、《迦陵词》。
晚晴簃诗汇·卷四十五
陈维崧,字其年,一字迦陵,宜兴人。诸生。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检讨。有《湖海楼集》。
词学图录
陈维崧(1625-1682) 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人。诸生。少负才名,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凰"之一。然科举数不利,游食四方。至京交朱彝尊,合刻《朱陈村词》,名噪都下。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检讨。与修《明史》。工骈文,才力富健,风骨浑成,为清初名家。其诗则近吴伟业娄东一派。最工词,负盛名,为阳羡词派宗主,所为词沉雄俊爽,论其气魄,古今无敌手。内容题材十分广阔,对词境有开拓之功。与朱彝尊并称"陈朱"或"朱陈"。有《湖海楼全集》。词集名《湖海楼词》。又与吴本嵩等辑《今词苑》,与曹亮武等辑《荆溪词初集》。
清诗别裁集
字其年,江南宜兴人。康熙己未,以诸生召试博学鸿辞,官翰林院检讨。著有《湖海集》。○陈检讨四六及词,宇内称许,而诗品古今体皆极擅场,尤在四六与词之上,从前人无品评者,故特表之。○检讨年四十馀,尚为诸生,有日者谓之曰:“君过五十,必入翰林。”梅杓司赠诗有“朝来日者桥边过,为许功名似马周”句,后果然。事见《池北偶谈》。
乌丝词·序
丙午之秋,余与陈子其年俱落第,后会黄山孙子无言,意欲以吾两人诗馀梓以行世者。嗟乎!余与陈子少志观光,许身稷契,意谓有神之笔。庶几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谁知萧条瓠落,而与莺嘴啄红,燕尾点绿,争长于钩帘借月,染云为幌之间,岂吾两人之志哉?陈子叹曰:是亦何伤!丈夫处不得志,正当如柳郎中使十七八女郎按红牙拍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以陶写性情,吾将以秦七、黄九作萱草忘忧耳。虽然昔裴休为相,李群玉能诗,荐授校书郎,而陈去非长于歌词,亦为高宗所眷注。孰谓诗词一道,何尝不得知巳于天子宰相哉。彼尤尚书谓程正伯之文每过于诗,说者以为是时当涂诸公方且以文章荐正伯,尤公之言,可谓识正伯之大者。但不知代往年遥,此事可传,而复可见否耶?为劝陈子生逢尧舜,垂翅青冥,此意宜付之悠悠,旷士之胸,且暂往东皋,与汝石交辟疆冒君,每得一好词,如沈廉叔、陈君宠辈,付莲、鸿、苹、云,品清讴为一笑乐。冬季归阳羡,当复借紫云相伴,又何减尧章过垂虹桥畔,小红低唱我吹箫也。至于裁云缝月之妙手,敲金戛玉之奇声,驱遣齐梁,舆台温李,则又当世传写,织帕机房,不必待余扬扢矣。时穷冬凛冽,不亚改之寒甚手颤时,陈子幸为余沽酒。江都宗元鼎定九撰。
槜李诗系·卷四十一
字其年宜兴人官检讨有授简湖海诗稿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其年(1818年—1870年),字芝泉,直隶献县(今属河北省沧州市)人。清朝翰林、政治人物。刘其年自幼丧父,孝顺生母。年龄稍长,随兄书年读书。道光十七年(1837年)中举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成丁未科二甲第七名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不久迁任御史。同治元年(1862年),钦差大臣胜保因拥兵养寇,居功自傲而被谏官联名上疏弹劾,唯有山东道御史吴台寿为其申辩。刘其年即上疏抗辩,疏中列举胜保诸项罪状,同时一并弹劾吴台寿结党营私,且指出台寿之疏有八项悖谬之处。疏上不及十日,朝廷下令将胜保下狱论罪。同治二年(1863年)四月,吴台寿被罢免,七月,胜保被赐自尽。从此刘其年直声鹊起,而对其不满者也甚多。不久,被外放四川任知府。同治九年(1870年),改雅州府,卒于赴任途中。身后几乎无钱收殓,由四川总督吴棠出资治丧。
《漢語大詞典》:天假其年
同“ 天假之年 ”。 南朝 梁 沈约 《与徐勉书》:“若天假其年,还得平健,才力所堪,惟思是策。”
《國語辭典》:明年  拼音:míng nián
今年的下一年。《儒林外史》第二回:「他便念道:『呆,秀才,吃长斋,胡须满腮,经书不揭开,纸笔自己安排,明年不请我自来。』」
《漢語大詞典》:今岁(今歲)
今年。 唐 元稹 《赋得数蓂》诗:“ 尧 年始今岁,方欲瑞千龄。”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岂去岁之人皆忠厚,而今岁之士皆虚浮?”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临别,约今岁復来。”
分類:其年
《國語辭典》:今兹(今茲)  拼音:jīn zī
1.此时、现在。《诗经。小雅。正月》:「今兹之正,胡然厉矣。」
2.今年。《左传。僖公十六年》:「今兹鲁多大丧,明年齐有乱,君将得诸侯而不终。」唐。韩愈〈潮州祭神文〉五首之五:「今兹无有水旱雷雨风火疾疫为灾,各宁厥宇。」
分類:现在其年
《國語辭典》:及瓜  拼音:jí guā
1.瓜熟的时节。指约定的时间。唐。骆宾王〈晚度天山有怀京邑〉诗:「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
2.女子年满十六岁。泛指成年。
《漢語大詞典》:敦牂
古称太岁在午之年为“敦牂”,意为是年万物盛壮。尔雅·释天:“﹝太岁﹞在午曰敦牂。” 郝懿行 义疏:“《占经》引 李巡 云:‘言万物皆茂壮,猗那其枝,故曰敦牂。’”史记·历书:“商横敦牂 后元 元年。” 张守节 正义:“ 孙炎 注尔雅云:敦,盛也。牂,壮也。言万物盛壮也。”
《国语辞典》:阑街(阑街)  拼音:lán jiē
满街。宋。苏轼〈浣溪沙。惭愧今年二麦丰〉词:「归去山公应倒载,阑街拍手笑儿童。」也作「拦街」。
《國語辭典》:一年大,二年小  拼音:yī nián dà,èr nián xiǎo
第一年像大人,第二年倒像小孩。比喻年纪大了却反像小孩子气。《红楼梦》第五七回:「从此咱们只可说话,别动手动脚的。一年大,二年小的,叫人看著不尊重。」
《国语辞典》:没老没小(没老没小)  拼音:méi lǎo méi xiǎo
不论是年老或年少。《西游记》第五四回:「没老没小,尽是粉容娇面,绿鬓云鬟之辈。」
《国语辞典》:旧皇历(旧皇历)  拼音:jiù huáng lì
(歇后语)过时了。不是今年的历书,已经是过时没用的。比喻因循守旧或陈旧不堪的人、事、物。如:「还提那档子事!都旧皇历──过时了。」
《漢語大詞典》:隔年皇历
今年以前的历书,比喻过时的道理、规则。也作“隔年黄历”
《國語辭典》:陈述句(陳述句)  拼音:chén shù jù
以平常语气,直接对主题说明表述的句子,如:「他是一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