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泗州临淮人,字良佐。素厌俗学,肆力于性道,不意仕进,人称养高先生。

人物简介

维基
林养高(1510年—?年),字汝贞,广东琼州府琼山县射钗人,民籍,治《易经》,年四十一岁中式嘉靖二十九年庚戌科第三甲第二百二十一名进士。三月初八日生,行一,曾祖林生;祖林定;父林宣;母王氏。慈侍下,妻吴氏,弟养健;养勇;养正;养粹;养纯。由国子生中式广东乡试第七十名举人,会试中式第二百七十名。官至刑部主事、员外郎,鹤庆府知府。
《漢語大詞典》:养高(養高)
谓闲居不仕,退隐。高,指高尚的志向、节操、名望。《三国志·魏志·高柔传》:“今公辅之臣,皆国之栋梁,民所具瞻,而置之三事,不使知政,遂各偃息养高,鲜有进纳。”旧唐书·玄宗纪上:“ 武德 、 贞观 以来勋臣子孙无位者,访求其后奏闻,有嘉遯幽栖养高不仕者,州牧各以名荐。” 元 耶律楚材 《和黄华老人〈题献陵吴氏成趣园〉》:“养高不肯事王侯,闲卧林泉了衰朽。”
《國語辭典》:修养(修養)  拼音:xiū yǎng
1.修治涵养使学问道德臻于精美完善。元。张养浩〈寿子〉诗:「由弗修养,道乃违叛。」《红楼梦》第五三回:「贾敬素不茹酒,也不去请他。于后十七日祀祖已完,他便仍出城去修养。」
2.品德、风度。如:「他是一位很有修养的人。」
《漢語大詞典》:修志
同“脩志”。
谓培养高尚的志向。
《漢語大詞典》:脩志
谓培养高尚的志向。后汉书·逸民传·周党:“﹝ 周党 ﹞自此勑身脩志,州里称其高。”
《漢語大詞典》:高学(高學)
谓高明的教导。 北周 萧詧 《游七山寺赋》:“凭怪石而为枕,因沧浪而洗足,盖往贤之所同,亦先儒之高学。”
学养高深者。 宋 陈师道 《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世事如病耳,螘斗作牛闻,苦怀太史 惠 ,养豹烟雨昏,后世无高学,举俗爱 许浑 。”
《漢語大詞典》:脩志
谓培养高尚的志向。后汉书·逸民传·周党:“﹝ 周党 ﹞自此勑身脩志,州里称其高。”
《国语辞典》:麸皮(麸皮)  拼音:fū pí
麦子磨成面粉后留下的外皮,营养高,多用作饲料。也称为「麸子」。
《漢語大詞典》:法国国立行政学校
法国培养高级文官的学校。1945年创建于巴黎。招收对象主要为高等院校毕业生和在行政部门服务五年以上的文官。学制为三年。教学方式分实习和课堂教育两种。毕业生根据成绩分别进入政府上层或中层领导机构,充当行政官员或经济管理官员。
《漢語大詞典》:果行育德
以果断的行动培养高尚的道德。《易·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宋 叶适 《送戴许蔡仍王汶序》:“得其所当行,决而不疑,故谓之‘果行’……信其所自有,养而不丧,故谓之‘育德’。学而至于能‘果行育德’,则不可胜用矣。” 清 冯桂芬 《上海果育堂记》:“何善不可为,何福不可致,果行育德,孰大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