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5,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蠹心
闑内
内障
蛀虫
张力
内困
内勤
内却
内调
形藏
政变
隔扇
输出
袭逆
箱底
《漢語大詞典》:蠹心
蛀蚀内部。 许杰 《假使鲁迅今天还活着》:“在今天,我们自己的阵营里面,有没有蠹心的害虫在孳生呢?”
分類:蛀蚀内部
《漢語大詞典》:闑内
门内,借指内部。《汉书·王尊传》:“夫羽翮不修,则不可以致千里;闑内不理,无以整外。”
分類:门内内部
《國語辭典》:内障(內障)  拼音:nèi zhàng
对眼睛内部组织发生病变的统称。如青光眼、白内障等。
《國語辭典》:蛀虫(蛀蟲)  拼音:zhù chóng
蛀蚀书籍、衣服、树干、谷粒等的小虫。如天牛、衣蛾、衣鱼、米象等。
《國語辭典》:张力(張力)  拼音:zhāng lì
1.绳子或物体因受外力作用而长度变长,其内部产生的恢复力。
2.艺术作品中,介于抽象与具体之间、全体与各个之间、字语的狭义与广义之间等的制衡力量。如:「戏剧张力」。
《漢語大詞典》:内困
(1).内部困厄。三国志·魏志·刘晔传:“彼必外迫内困,然后发此使耳,可因其穷,袭而取之。”
(2).谓在家受贫困折磨。汉书·游侠传·原涉:“费用皆卬富人长者,然身衣服车马纔具,妻子内困。”
《國語辭典》:内勤(內勤)  拼音:nèi qín
机关内部的勤务。如:「内勤记者」、「内勤警察」。
《漢語大詞典》:内却(内卻)
内部的仇怨。却,通“ 隙 ”。史记·项羽本纪:“夫将军居外久,多内却,有功亦诛,无功亦诛。”
分類:内部仇怨
《国语辞典》:内调(内调)  拼音:nèi diào
1.公司和机关的人事由外部调到内部。如:「老王本来在行销部门,四月分起内调到总公司。」
2.宫中乐师制作的曲调。明。陈继儒《李公子传》:「隔帘女伴,隐隐作乐,曲谱俱内调及公子新诗,人间无闻者。」
《國語辭典》:形藏  拼音:xíng zàng
中医上指有形的内脏。如胃、肠、膀胱等。
《國語辭典》:政变(政變)  拼音:zhèng biàn
进行推翻或改变现行体制的行动,称为「政变」。如:「军事政变」、「流血政变」。
《國語辭典》:隔扇  拼音:gé shàn
在房屋内部作隔开用的一扇扇木板墙或纸壁,上部一般做成窗棂,糊纸或装玻璃。《红楼梦》第二六回:「上面小小五间抱厦,一色雕镂新鲜花样隔扇。」也作「槅扇」。
《國語辭典》:输出(輸出)  拼音:shū chū
1.将本国货物运到外国。如:「台湾对亚洲诸国输出大量的农产品。」也作「出口」。
2.电脑资料、信号的发出输送。
《國語辭典》:袭逆(襲逆)  拼音:xí nì
侵犯、袭击。《文选。枚乘。七发》:「邪气袭逆,中若结轖。」
《國語辭典》:箱底  拼音:xiāng dǐ
箱子的底层。如:「书籍装箱时,开数较大的书宜置放箱底,上面则可依次放些开数较小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