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4,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负文
留犁
著笔
山公启
挦扯
彫虫
命篇
戌削
翻黄
饭颗山
伏案
雕金
共鲧
俗笔
曲笔
《漢語大詞典》:负文(負文)
(1).背负《洛书》书·洪范“天乃锡 禹 《洪范》九畴” 孔 传:“天与 禹 洛 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於背,有数至于九。” 明 海瑞 《治安疏》:“ 禹 治水时,神龟负文而列於背,因而第之以成九畴。”参见“ 负图 ”。
(2).指写作诗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赞曰:伟矣前修,学坚才饱,负文餘力,飞靡弄巧。”
《漢語大詞典》:负图(負圖)
(1).背负河图。传说圣主出,有龙马龟凤等背负传授天命的图文以献。这是古代谶纬家为宣扬君权神授而编造的。《春秋运斗枢》:“﹝ 舜 ﹞与三公诸侯临观于 河 ,黄龙五采负图出置 舜 前。” 唐 丁泽 《龟负图》诗:“天意将垂象,神龟出负图。” 宋 苏轼 《起伏龙行》:“当年负图传帝命,左右 羲轩 詔神 禹 。” 王文诰 辑注:“﹝《河图挺佐辅》:﹞ 洛 出龟书以赐神 禹 ,《洪范》是也。”
(2).据汉书·霍光传载: 武帝 年老,欲立少子 弗陵 为嗣,命大臣辅之。察羣臣唯 光 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 周公 负 成王 朝诸侯以赐 光 ,曰:“立少子,君行 周公 之事。”后遂为受先帝遗命辅佐幼帝的典实。后汉书·朱浮周章等传论:“ 周章 身非负图之託,德乏万夫之望,主无絶天之舋,地有既安之埶,而创虑於难图,希功於理絶,不已悖乎!”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吾身受顾命,辅相幼主,窃自揆度,才非 博陆 而受 姬公 负图之託,惧忝丞相辅 汉 之政,恐损先帝委付之明,是以忧惭惶惶,所虑万端。”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 武皇 晏驾,寄深负图。” 吕向 注:“寄深负图谓授命辅少帝已。负图者,负託帝图以朝百辟也。”
《漢語大詞典》:留犁
古时 匈奴 人使用的饭匕。犁,也写作“犂”。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挠留犁之酒,经略不前;失 燕支 之山,下马而去。”参见“ 留犂挠酒 ”。
《漢語大詞典》:留犁挠酒(留犂撓酒)
汉书·匈奴传下:“ 昌 猛 与单于及大臣俱登 匈奴 诺水 东山 ,刑白马,单于以径路刀金留犂挠酒,以 老上单于 所破 月氏王 头为饮器者共饮血盟。”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径路, 匈奴 宝刀也。金,契金也。留犂,饭匕也。挠,和也。契金著酒中,挠搅饮之。”用宝刀“径路”、饭匕“留犂”搅酒,作血盟之饮,是 汉 时 汉 与 匈奴 间订盟的一种仪式。后以“留犂挠酒”谓汉族王朝与其他少数民族统治者订立和约。 宋 王安石 《次韵平甫喜唐公自契丹归》:“留犂挠酒得戎心,绣袷通欢岁月深。” 宋 秦观 《送林次中奉使契丹》诗:“留犂挠酒知胡意,尺牘貽书见 汉 情。”
《国语辞典》:著笔(著笔)  拼音:zhuó bǐ
用笔、落笔,即写作。如:「他在桌前正准备著笔为文。」
《漢語大詞典》:山公启
同“山公啟事”。 启,亦写作“啟”。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言辞谨敬,多乖 释迦 之书;文牒卑恭,翻豫 山公 之启。” 唐 张九龄 《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词》之二:“本谓 山公 啟,而今殁始扬。” 宋 黄庭坚 《踏莎行·临水夭桃》词:“明日重来,落花如綺,芭蕉渐展 山公 啟。”
分類:写作
《國語辭典》:挦扯(撏扯)  拼音:xún chě
锁定、执定。《朱子语类。卷十一。读书法下》:「谓如甲说如此,且挦扯住甲,穷尽其词;乙说如此,且挦扯住乙,穷尽其词。」
《國語辭典》:挦扯(撏撦)  拼音:xún chě
多方摘取、摭拾。多指剽窃词句或割裂文义。宋。刘攽《贡父诗话》:「赐宴,优人有为义山者,衣服败敝,告人曰:『吾为诸馆职挦扯至此。』」宋。刘克庄〈跋刘叔安感秋八词〉:「耆卿有教坊丁大使,意态美成,颇偷古句,温李诸人,困于挦扯。」
《漢語大詞典》:彫虫(彫蟲)
指写作诗文辞赋。北史·薛道衡传:“ 江 东雅好篇什, 陈主 尤为彫虫, 道衡 每有所作,南人无不吟诵焉。” 唐 张说 《季春下旬诏宴薛王山池序》:“ 长卿 消渴,觉含毫之转迟; 子云 老大,见彫虫之都废。”参见“ 彫虫篆刻 ”。
《國語辭典》:彫虫篆刻(彫蟲篆刻)  拼音:diāo chóng zhuàn kē
雕虫、刻符的小技艺。后用以比喻文章小技。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彫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也作「雕虫篆刻」。
《漢語大詞典》:命篇
谓写作诗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模经为式者,自入典雅之懿;效《骚》命篇者,必归艳逸之华。”梁书·谢朏传:“ 庄 ( 谢庄 )游 土山 赋诗,使 胐 命篇, 朏 揽笔便就。” 唐 李商隐 《谢先辈防记念拙诗甚多异日偶有此寄》诗:“晓用云添句,寒将雪命篇。”
《國語辭典》:戌削  拼音:xū xiāo
衣服裁制得宽窄合度。《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衯衯裶裶,扬袘戌削。」也作「恤削」。
《漢語大詞典》:恤削(卹削)
形容衣服裁制合体。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曳独茧之褕袣,眇阎易以恤削。” 颜师古 注引 郭璞 曰:“恤削,如言刻画作之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作“戌削”。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作“卹削”。
形容衣服裁制合体。卹,也写作“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衯衯裶裶,扬袘卹削。” 司马贞 索隐引 张晏 曰:“戌削,裁制貌也。”
《漢語大詞典》:翻黄
即竹黄。黄,也写作“簧”。一种工艺品。把竹筒去青,煮晒压平后,胶合或镶嵌在木胎上,磨光,刻上人物、山火、花鸟等。产品以果盒、文具盒等为主。
《漢語大詞典》:饭颗山(飯顆山)
相传是 唐 代 长安 附近的一座山。 唐 孟棨 本事诗·高逸:“ 白 ( 李白 )才逸气高,与 陈拾遗 齐名……尝言:‘兴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况使束於声调俳优哉!’故戯 杜 曰:‘ 饭颗山 头逢 杜甫 ,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何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盖讥其拘束也。”后遂用作表示诗作刻板平庸或诗人拘守格律或刻苦写作的典故。 宋 黄庭坚 《次韵吉老十小诗》之十:“学似 斲轮扁 ,诗如 饭颗山 ,室中餘一剑,无气斗牛间。” 金 元好问 《论诗》之十五:“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顦悴 饭山 前。” 清 唐孙华 《夏月盛暑贫甚戏作》诗之二:“梧风入座散炎暉,热客长辞闔两扉。 饭颗 形容原自瘦,膏粱性质但能肥。”
《國語辭典》:伏案  拼音:fú àn
上身靠在桌子上。指读书及办理文书等事。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包做伏案睡做梦科云,老夫公事操心,那里睡的到眼里,待老夫閒步游玩咱。」
《漢語大詞典》:雕金
(1).刻镂的金饰。 南朝 梁 武帝 《龙笛曲》:“美人绵眇在云堂,雕金鏤竹眠玉牀。”南史·后妃传论:“花梁绣柱,雕金鏤宝。”
(2).比喻写作华美的文辞。 唐 韦渠牟 《步虚词》之二:“鏤玉留新诀,雕金得旧编。”
《漢語大詞典》:共鲧(共鯀,共鮌)
共工 与 鲧 的并称。鲧,也写作“鮌”。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十三:“何以废 共 鮌 , 重华 为之来。”
分類:共工写作
《漢語大詞典》:俗笔(俗筆)
(1).平庸的笔法。 宋 黄庭坚 《跋与徐德修草书后》:“ 钱穆父 、 苏子瞻 皆病予草书多俗笔。” 明 李东阳 《题赵子昂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后》:“今按,此书累有俗笔,当非 子昂 真蹟无疑。”
(2).平庸的写作方法。 明 李贽 《四书评·孟子一》:“‘不违农时’二节安放在中间,真有天马行空手段。若在俗笔,定倒在后。”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一:“俗笔必于篇终结锁,不然则迎头便喝。”
《國語辭典》:曲笔(曲筆)  拼音:qū bǐ
1.因阿谀或有所畏惧而不能据事实直书。《后汉书。卷五十八。臧洪传》:「南史不曲笔以求存,故身传图象,名垂后世。」
2.故意曲解法律条文而下判决。《北史。卷三十四。游雅传》:「宣武尝敕肇有所降恕,执而不从,曰:『陛下自能恕之,岂可令臣曲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