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简写(簡寫)  拼音:jiǎn xiě
汉字的简体写法。如「辞」为「辞」的简写。
分類:汉字写法
《国语辞典》:正字法  拼音:zhèng zì fǎ
文字书写的标准。包括文字写法、标点使用等规则。如:「想写好汉字,就要先清楚正字法。」
《漢語大詞典》:歪匾法
篆字的一种写法。以草法作篆字,不甚整齐,故称。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书画:“ 鉉 尝自谓‘吾晚年始得竵匾之法。’凡小篆喜瘦而长,竵匾之法,非老笔不能也。”
《国语辞典》:悬针垂露(悬针垂露)  拼音:xuán zhēn chuí lòu
书法中竖画的两种写法。凡竖画下端出锋,称为「悬针」。不出锋的,形状浑圆,如露滴垂,称为「垂露」。
《国语辞典》:标准字体(标准字体)  拼音:biāo zhǔn zì tǐ
经过整理、确定写法标准的字体。有如唐代人所称的「字样」。教育部曾委托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研订常用、次常用、罕用国字标准字体,并于民国七十一年九月公布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七十一年十二月公布次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七十二年十月公布罕用字体表。
《国语辞典》:字样学(字样学)  拼音:zì yàng xué
研究字体标准写法的学理及其历史发展的学科。
《国语辞典》:同形词(同形词)  拼音:tóng xíng cí
语言中意义不同,发音不同,而只是写法相同的词。如同「好」字,读三声和读四声意义便不同。外国语言同一词汇也常因重音音节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意义。同形词的来源是由于世界上很多文字都不标声调或重音的结果。
《國語辭典》:后起字(後起字)  拼音:hòu qǐ zì
文字学上指同一个字的后起写法。以合体字居多。相对于初文而言。如趾和网分别是止和网的后起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