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字锦》:䌽冠
礼记范则冠而蝉有緌注范蜂也刘禹锡 和郴州杨侍郎玩郡斋紫薇花诗 游蜂驻䌽冠,舞鹤迷烟顶。
《分类字锦》:步摇冠翠(步摇冠翠)
薛涛 斛石山书事诗 今日忽登虚境望,步摇冠翠一千峰。
分类:
《漢語大詞典》:白冠厘缨(白冠釐纓)
用兽尾作缨的白帽。古代大夫触犯五刑,则戴之,表示自己有罪。《孔子家语·五刑》:“是故大夫之罪,其在五刑之域者,闻而谴发,则白冠釐缨,盘水加剑,造乎闕而自请罪。”亦作“ 白冠氂缨 ”。 汉 贾谊 新书·阶级:“故其在大谴大訶之域者,闻谴訶,则白冠氂缨,盘水加剑,造请室而请其罪矣,上弗使执缚係引而行也。”
《漢語大詞典》:白冠牦缨(白冠氂纓)
见“ 白冠釐缨 ”。
《漢語大詞典》:白面儒冠
犹白面书生。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八四:“白面儒冠已问津,生涯只羡五侯宾。萧萧黄叶空村畔,可有摊书闭户人?”
分類:白面书生
《分类字锦》:白鸟朱冠(白鸟朱冠)
路乔如鹤赋:白鸟朱冠,鼓翼池干。
分类:
《國語辭典》:被发缨冠(被髮纓冠)  拼音:pī fǎ yīng guān
散著头发,来不及结好帽带。形容急迫的样子。《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也作「披发缨冠」。
《分类字锦》:班赐冠服(班赐冠服)
魏书高祖孝文帝纪:十有九年十有二月,引见群臣于光极堂,班赐冠服。
分类:赏赉
《漢語大詞典》:暴衣露冠
日晒衣裳,露湿冠冕。形容奔波劳碌。《汉书·燕剌王刘旦传》:“今宗室子孙曾无暴衣露冠之劳,裂地而王之,分财而赐之,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漢語大詞典》:当世冠
当代第一人。为“当世之冠”的略语。例如:子遂成德,为当世冠。——刘歆《孟母赞》
分類:当代
《國語辭典》:弹冠结绶(彈冠結綬)  拼音:tán guān jié shòu
弹冠、结绶,皆出仕之意。汉代王吉与贡禹为好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表示两人在官场上同进退。典出《汉书。卷七二。王吉传》。后代乃以弹冠结绶比喻朋友间在仕途上互相提携。《醉醒石》第一四回:「至于名相忌,利相倾,几个弹冠结绶。未遇一场考,巴不得肩头硬,荐头狠,顾不得同好同窗。」
《國語辭典》:弹冠相庆(彈冠相慶)  拼音:tán guān xiāng qìng
汉王吉与贡禹为好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表示两人在仕途上同进退。典出《汉书。卷七二。王吉传》。后因用以指一人当了官,而他的亲朋好友也将有官可做而互相庆贺。明。汪廷讷《种玉记》第二四出:「哥哥既已做官呵!弹冠相庆浑难已。」亦用于指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宋。苏洵 管仲论:「彼其初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
《漢語大詞典》:弹冠振衿(彈冠振衿)
见“弹冠振衣。”
《國語辭典》:弹冠振衣(彈冠振衣)  拼音:tán guān zhèn yī
拂除帽子上的灰尘,清洁服装。语本《楚辞。屈原。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后用以比喻准备出仕。《后汉书。卷六三。李固传》:「是以岩穴幽人,智术之士,弹冠振衣,乐欲为用,四海欣然,归服圣德。」
《國語辭典》:弹冠(彈冠)  拼音:tán guān
1.弹除帽子上的灰尘。《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晋。左思招隐〉诗二首之二:「结绶生缠牵,弹冠去埃尘。」
2.整理帽冠。语出《汉书。卷七二。王贡两龚鲍传。王吉》:「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比喻准备出仕做官。《三国志。卷二三。魏书。和常杨杜赵裴传。杨俊》:「自初弹冠,所历垂化。」
《分类字锦》:德冠三才(德冠三才)
唐无名氏天赋:德冠三才,名参四大。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