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韵府拾遗 元韵》:怀冤(怀冤)
梁武帝遣使巡行诏或贫羸老疾怀冤抱理
《漢語大詞典》:雠冤
1.亦作"雠寃"。
2.仇人,冤家。
3.报仇雪恨。
《漢語大詞典》:冤号(冤號)
鸣冤叫号。 明 刘基 《郁离子·淳于髠论燕畔》:“冤号之声,訇殷天地。” 明 李东阳 《应诏陈言奏宏治六年四月二十七日节该钦奉敕谕》:“冤号之声,震动远邇。”
分類:鸣冤
《国语辞典》:受冤  拼音:shòu yuān
受到冤枉。如:「受冤多年的嫌犯,终于获得无罪释放!」《红楼梦》第一○三回:「并不是我要捆香菱,我恐怕香菱病中受冤著急,一时寻死,又添了一条人命,才捆了交给宝蟾,也是一个主意。」
分类:受冤冤枉
《漢語大詞典》:冤囚
无辜的囚犯。东观汉记·和熹邓皇后传:“太后幸 洛阳 寺,省庶狱,举冤囚。”三国志·吴志·陆凯传:“先帝每察竟解之奏,常留心推按,是以狱无冤囚,死者吞声。” 贺锦斋 《沣沅歌》:“地上鲜血流成渠,狱中冤囚挤破壁。”
分類:无辜囚犯
《漢語大詞典》:冤沉
亦作“ 冤沉 ”。
(1).沉冤。积久没有伸雪的冤屈。 宋 范仲淹 《答手诏条陈十事》:“外任善政著闻,有补风化,或累讼之狱,能辨冤沉。”闽剧《炼印》第一场:“奸官恶吏到处是,所以民间有冤沉。”
(2).谓冤屈难伸。 清 洪升 《长生殿·情悔》:“今一旦红颜断送,白骨冤沉,冷驛荒垣,孤魂淹滞。”
《漢語大詞典》:冤酷
(1).残酷无道。《韩诗外传》卷五:“ 紂 之为主,戮无辜,劳民力,冤酷之令,加於百姓。”
(2).无罪而加刑戮。三国志·魏志·邓艾传:“昔 秦 民怜 白起 之无罪, 吴 人伤 子胥 之冤酷,皆为立祠。”
(3).指屈打成招的冤案。南史·梁纪上:“六月丙子,詔分遣使巡察州部,视人冤酷。”周书·文帝纪上:“若得一雪冤酷,万死无恨。”
《漢語大詞典》:呼冤
鸣冤叫屈。 唐 韩愈 《嘲鼾睡》诗之一:“乍如 彭 与 黥 ,呼冤受葅醢。”宋史·范纯仁传:“ 环州 种古 执熟 羌 为盗,流南方,过 庆 呼冤, 纯仁 以属吏,非盗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彼(《西厢记》原本)施责备,而此(《西厢记》南本)独包容,已不可解;且令家尸户祝,居然配饗《琵琶》,非特 实甫 呼冤,且使 则诚 号屈矣。”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 刘晏 无罪被杀,大家都为他呼冤。”
《漢語大詞典》:宿冤
(1).积久的冤屈。后汉书·陈元传:“臣 元 愚鄙,尝传师言。得以褐衣召见,俯伏庭下,诵 孔 氏之正道,理 丘明 之宿冤;若辞不合经,事不稽古,退就重诛,虽死之日,生之年也。”
(2).前世的冤仇。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崔无隐》:“噫!乃宿冤之动作徵应,委曲如是。” 宋 张师正 括异志·毛郎中:“言与邑君有宿冤。”《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从来人死魂不散,况復生前有宿冤。”
(3).前世的冤家。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东迁道人》:“夜,梦大士告曰:‘吾何所虑?恐汝不免。盖汝前生曾杀人,今来者正宿冤也。’”
《国语辞典》:大冤  拼音:dà yuān
1.极大的冤情。如:「他蒙受大冤,无处可申诉。」
2.不明究理,受人欺骗。《文明小史》第五一回:「又在红叶馆吃过一顿饭,却作了个大冤。」
《漢語大詞典》:冤愆
冤仇罪过。《西游记》第九六回:“点一架药师灯,焰焰辉光亮。拜水懺,解冤愆;讽《华严》,除诽谤。”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利己者必损人,种种机械,因是而生,种种冤愆,因是而造。” 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我想,可以请人看一看,可有什么冤愆。”
分類:冤仇罪过
《漢語大詞典》:冤沈
见“ 冤沉 ”。
《漢語大詞典》:冤沉
亦作“ 冤沉 ”。
(1).沉冤。积久没有伸雪的冤屈。 宋 范仲淹 《答手诏条陈十事》:“外任善政著闻,有补风化,或累讼之狱,能辨冤沉。”闽剧《炼印》第一场:“奸官恶吏到处是,所以民间有冤沉。”
(2).谓冤屈难伸。 清 洪升 《长生殿·情悔》:“今一旦红颜断送,白骨冤沉,冷驛荒垣,孤魂淹滞。”
《漢語大詞典》:家冤
家族或家庭的冤仇。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家冤将报,天赐黄鸟之旗;国害宜诛,神奉玄孤之籙。”旧唐书·王旭传:“时 宋王 宪 府掾 纪希虬 兄任 剑南 县令,被告有赃私, 旭 使至 蜀 鞫之。其妻美, 旭 威逼之,因奏决杀县令…… 希虬 衔泣见 宪 ,叙以家冤。”
《漢語大詞典》:冤系(冤繫)
无罪被囚。旧唐书·唐临传:“﹝ 唐临 ﹞奉使 岭外 ,按 交州 刺史 李道彦 等申叩冤繫三千餘人。”
分類:无罪被囚
《國語辭典》:业冤(業冤)  拼音:yè yuān
1.人所造作的恶因。《封神演义》第九九回:「生死轮回,循环无已;业冤相逐,转报无休。」
2.冤家。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正撞著五百年前风流业冤。」元。张国宾《合汗衫》第四折:「休提起俺那小业冤,他剔腾了我些好家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