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五道冥官
【佛学大辞典】
(杂名)十王经曰:「六道冥官。」五道六道,开合不同,冥官为十王之眷属。
自性冥谛
【佛学大辞典】
(术语)数论二十五谛之一。冥诸者自性之异名。(参见:自性)
自性
【佛学大辞典】
(术语)诸法各自有不变不改之性,是名自性。教行信證信卷曰:「近世宗师,沈自性唯心,贬净土真證。」【又】数论师二十五谛中第一谛为冥性。又称自性。为万有之生因。唯识述记一末曰:「自性者冥性也,今名自性,古名冥性,今亦名胜性。未生大等但住自分,名为自性。」(参见:数论外道)附录。
【佛学常见辞汇】
诸法各自有其不改变不生灭的自性,故一切现象的本体或一切心相的性体,叫做自性。
沈冥
【佛学大辞典】
(术语)沈于生死冥于无明也。楞严经四曰:「引诸沈冥,出于苦海。」
【佛学常见辞汇】
沈于生死和冥于无明。
盲冥
【佛学大辞典】
(术语)盲昧闇冥,无见理之明也。智度论四十曰:「舍利弗说。我师不出者。我等永为盲冥。」
明冥
【佛学大辞典】
(术语)明者神明,冥者冥官也。又如龙畜为可见之众类,谓之明。如阎魔王,诸天鬼神为不可见之众类,谓之冥。性灵集九曰:「一切业道明冥。」
幽冥
【佛学大辞典】
(术语)虽为有理,而幽远非常识所及之处。又,三恶道无真理光之处(即冥土)。无量寿经下曰:「寿终后世,尤深尤剧。入其幽冥,转生受身。」八十华严经十一曰:「一一毛孔现光明,普遍虚空发大音,所有幽冥靡不照。」
【佛学常见辞汇】
地府之狱,幽暗无光。
【佛学大辞典】
(术语)无知之异名。无知有二,一染污无知,二不染污无知。俱舍论一曰:「以诸无知能覆实义及障真见,故为冥。」
【佛学常见辞汇】
1。幽隐或幽暗之义。2。无知的别名。
冥一
【佛学大辞典】
(术语)混然而不可区别彼此也。止观一曰:「无相之境,无缘之智,智境冥一。」名玄第四曰:「冥是混一之义。」
冥土
【佛学大辞典】
(界名)又作冥途。(参见:冥途)
冥途
【佛学大辞典】
(界名)又书冥土。谓幽冥之道途,地狱饿鬼等之处也。国清百录三曰:「冥途虽隔,感应道通。」盂兰盆疏新记上曰:「一日盆供少顷修崇,能使冥途应时脱苦。」
【佛学常见辞汇】
幽冥的道途,即地狱饿鬼等地方。
冥加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人不知而由神佛加被之利益也。自他皆不知,谓之冥。佛菩萨之感应,多为冥加。希有显加。法华玄义七曰:「被冥加汝不知恩。」观经玄义分曰:「冥加愿摄受。」
【佛学常见辞汇】
佛菩萨暗中加被的意思。
【三藏法数】
冥加者,谓佛以意业神力,加被菩萨,增其智慧,于大众中为人演说,令无所畏。隐密难见,故曰冥加。
冥初
【佛学大辞典】
(术语)数论师立二十五谛,第一名冥谛,以冥谛为诸法之元初,故谓之冥初。
冥初外道
【佛学大辞典】
(流派)中论所说八计外道之一。(参见:外道)
外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于佛教外立道者。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资持记上之一曰:「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别行邪法。」天台净名疏一之本曰:「法外妄解,斯称外道。」三论玄义上曰:「至妙虚通,目之为道。心游道外,故名外道。」圆觉经集注中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梵网经上曰:「天魔外道,相视如父母。」法华经譬喻品曰:「未曾念外道典籍。」圆觉经曰:「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身心。」外道之种类不一。百论有「二天三仙」,四宗论及入大乘论有「四外道」,维摩经,涅槃经等有「六师」,唯识论有「十三外道」,瑜伽论有「十六外论师」,外道小乘涅槃论有「二十种」,大日经有「三十种」,涅槃经,僧祇律等有「九十五种」,华严经,智度论等有「九十六种」。以下逐项详说之。
【佛学常见辞汇】
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
冥利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云冥益。内密之利益也。法华玄义七曰:「但明冥利,不说显益。」
冥助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为亡人求神佛之救助也。慈恩传八曰:「将延景福,式资冥助。」
冥性
【佛学大辞典】
(术语)数论师立二十五谛,第一名冥谛,此冥谛中本有一切诸法随缘次第出生云。即言冥谛者为诸法之实性也。
【佛学常见辞汇】
诸法的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