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冲气(衝氣)
(1).指阴阳两气互相激荡。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2).指阴阳二气互相冲击而产生的中和之气。 晋 支遁 《咏怀》之四:“曖曖烦情故,零零冲气新。” 明 唐顺之 《书河图洛书》:“冲气也者,所谓人受天地之中以生者也。”
五行之气相冲克者互为“衝气”。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凡貌伤者病木气,木气病则金沴之。衝气相通也。”参见“ 衝剋 ”。
《國語辭典》:冲剋(沖剋)  拼音:chōng kè
術數用語。指日辰、生肖或八字不合而互相抵觸剋制。互為沖剋的人易生衝突,日辰沖剋則易生凶災。《福惠全書。卷一。筮仕部。上任吉期》:「干支喜與本命行年相生,忌相沖剋。」
《國語辭典》:冲犯(沖犯)  拼音:chōng fàn
1.术数用语。指因时辰、五行、生肖等不合而招致凶灾。《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把女儿八字与婚期,教他合一合,看怕有什么冲犯不宜。」《文明小史》第四○回:「如今算命先生说有什么冲犯,大少爷不肯,也是他一点孝心。」也作「冲犯」。
2.冲撞、冒犯。《杨家将演义》第四回:「赞令设酒醴待之。建忠令手下取过黄金二十两,谓延汉曰:『适间冲犯二位,聊作压惊之资。乞引小弟诣驾前,见主上一面,死生不忘。』」
《國語辭典》:冲犯(衝犯)  拼音:chōng fàn
1.进犯、入侵。《喻世明言。卷一八。杨八老越国奇逢》:「倭寇生发,沿海抢劫,各州县地方,须用心巡警,以防冲犯。」
2.顶著、冒著。谓处在恶劣环境中。宋。苏轼 教战守策:「农夫小民,盛夏力作,而穷冬暴露,其筋骸之所冲犯,肌肤之所浸渍,轻霜露而狎风雨,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宋。杜大圭《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一。王中书全斌传》:「(太祖)忽谓左右曰:『我被服如此,体尚觉寒。念西征将帅冲犯霜霰,何以堪处?』」
3.冒犯、触犯。今多指以言语或行为冒犯他人。如:「他出言不逊,冲犯了老闆。」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四三。存思三洞法》:「虽复存礼,终不睹真,嫉鬼妒神,凶人恶物,更相冲犯,烦恼生灾,坐卧无宁。」明。戚继光《练兵实纪。卷二。练胆气第二》:「凡军士与不系本管旗、队总同歇者,亦让以兄长之礼。凡事逊避,不许冲犯,其馀则平处。」
4.术数用语。指因时辰、五行、生肖等不合而招致凶灾。宋。洪迈《夷坚支志癸。卷四。郑百三妻》:「今年九梁煞在门,切不可移门换户。大忌百二十日,小忌六十日,未易过得。若冲犯,必有年命衰谢之人当之,幸勿忽。」《地理新书。卷六。五音三十八将吉凶》:「三十八将各有所主,若风水冲犯,或其地陷下,各损其类,大凶。」也作「冲犯」。
《漢語大詞典》:冲冒(衝冒)
(1).顶着,冒着。谓不顾危险、恶劣环境。 唐 柳宗元 《愚溪对》:“吾足蹈坎井,头抵木石,衝冒榛棘,僵仆虺蜴,而不知怵惕。”旧五代史·周书·世宗纪一:“ 太祖 欲亲征,召羣臣议其事。宰臣 冯道 奏以方当盛夏,车驾不宜衝冒。” 宋 范仲淹 《让观察使第二表》:“兼鈐辖都监等出入暴露,衝冒矢石,比臣处任,尤更重难。” 明 王守仁 《瘞旅文》:“夫衝冒霜露,扳援崖壁,行万峰之顶,飢渴劳顿,筋骨疲惫,而又瘴癘侵其外,忧鬱攻其中,其能以无死乎?”《剪灯馀话·鸾鸾传》:“衝冒白刃中,求而未得。”
(2).冲击。新唐书·马燧传:“﹝ 燧 ﹞为战车,冒以狻猊象,列戟於后,行以载兵,止则为阵,遇险则制衝冒。”
《漢語大詞典》:避岁(避歲)
(1).古人认为太岁之神在地,与天上岁星相应而行,兴建土木要避开太岁的方位,否则就要遭受祸害。 唐 白居易 《禽虫》诗之一:“燕违戊己鹊避岁,兹事因何羽族知?”自注:“不知其然也。燕衔泥常避戊己日;鹊巢口常避太岁,验之皆信。” 明 杨基 《感怀》诗:“鹊巢知避岁,终为鳩所居。”
(2).旧时迷信,谓新年所属地支与某人生肖冲克,过年时某人应离家避居,否则会遭灾祸。 明 归有光 《与沈敬甫书》之八:“暂投 永怀寺 避岁,灯前后可入城也。”按,灯指灯节,即元宵节。
《漢語大詞典》:四耗九丑(四耗九醜)
星命家认为有冲克禁忌的凶日。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三折:“驾着渔船一隻,过江逃难,明日正是四耗九丑之日,合起大风,眼见得都该渰死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