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凄绝(淒絕)  拼音:qī jué
凄厉哀绝。宋。秦观 长相思。铁瓮城高词:「念凄绝秦弦,感深荆赋,相望几许凝愁。」
《漢語大詞典》:清愁
凄凉的愁闷情绪。 宋 陆游 《枕上作》诗:“犹有少年风味在, 吴 笺著句写清愁。” 清 龚自珍 《湘月·壬申夏》词:“纔见一抹斜阳,半隄香草,顿惹清愁起。” 戴望舒 《烦忧》诗:“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國語辭典》:落拓  拼音:luò tuò
1.行迹放任,不受拘束。《北史。卷四一。列传。杨敷》:「素字处道,少落拓有大志,不拘小节。」也作「乐托」、「落托」。
2.潦倒失意、不得志。明。吴伟业 临江仙。落拓江湖常载酒词:「落拓江湖常载酒,十年重见云英,依然绰约掌中轻。」也作「乐托」、「落泊」、「落薄」、「落托」、「落魄」。
3.景物凄凉萧瑟的样子。唐。李山甫〈落花〉诗:「落拓东风不藉春,吹开吹谢两何因。」
《漢語大詞典》:空悲
指凄凉忧伤的胸怀。 唐 韩愈 《秋怀诗》:“离离掛空悲,慼慼抱虚警。”
《國語辭典》:凄断(淒斷)  拼音:qī duàn
凄凉悲痛到极点。宋。毛滂〈烛影摇红。老景萧条〉词:「老景萧条,送君归去添凄断。」
分類:凄凉伤心
《國語辭典》:凄切(淒切)  拼音:qī qiè
凄凉悲切。宋。柳永 雨霖铃。寒蝉凄切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也作「悽切」。
《漢語大詞典》:寒雁
寒天的雁。亦作“ 寒鴈 ”。诗文中常以衬托凄凉的气氛。 唐 无名氏 《朝元阁赋》:“寒鴈正来,下 泰山 之八水;暮烟初起,绕 汉 家之 五陵 。” 清 何绍基 《登舟》诗:“寒雁几声吾未睡,霜华来妒一鐙红。”
《國語辭典》:商歌  拼音:shāng gē
宁越在车下喂牛,望见桓公心生悲伤,因而击牛角,作商歌。桓公听后,于是载越回国,任以官职。见《淮南子。道应》。后比喻自荐谋求官禄。晋。陶渊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中〉诗:「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
《國語辭典》:凄楚(淒楚)  拼音:qī chǔ
凄凉悲苦。《红楼梦》第七八回:「独有宝玉一心凄楚,回至园中,猛然见池上芙蓉。想起小丫鬟说晴雯作了芙蓉之神,不觉又喜欢起来,乃看著芙蓉嗟叹了一会。」也作「悽楚」。
《国语辞典》:悽悽  拼音:qī qī
凄凉悲痛。唐。柳宗元〈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诗:「宦情羁思共悽悽,春半如秋意转迷。」
《高级汉语词典》:凄恻
哀伤
分类:凄恻
《漢語大詞典》:凉思(涼思)
凄凉的思绪。 唐 李贺 《昌谷诗》:“鸿瓏数铃响,羈臣发凉思。” 王琦 汇解:“凉思,凄凉之思。” 宋 苏舜钦 《暑景》诗:“吟餘晴月上,凉思入尊罍。” 明 陈所闻 《傍妆台·秋夜溪上孙子真胡长白对雨》曲:“池馆客淹留,坐深凉思动高秋。”
《國語辭典》:凄冷(淒冷)  拼音:qī lěng
凄凉寒冷。如:「独自漫步在大雪纷飞的夜晚,令人感到分外凄冷。」
《國語辭典》:骚骚(騷騷)  拼音:sāo sāo
1.行动急速的样子。《礼记。檀弓上》:「故骚骚尔则野,鼎鼎尔则小人。」宋。黄庭坚〈劳坑入前城〉诗:「山农惊长吏,出拜家骚骚。」
2.风力强劲的样子。《文选。张衡。思玄赋》:「寒风凄其永至兮,拂穹岫之骚骚。」
3.拟声词。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唐。徐凝 莫愁曲:「玳瑁床头刺战袍,碧纱窗外叶骚骚。」
《國語辭典》:萋迷  拼音:qī mí
迷茫的样子。宋。苏轼 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之二:「闻道乌衣巷口,而今烟草萋迷。」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