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4,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分类词汇(续上)
胶羽
哈气
皓胶
沈淀
《国语辞典》:胶羽(胶羽)  拼音:jiāo yǔ
水中看不见的悬浮固体物,经物理碰撞或凝聚作用,所结合成肉眼可见的颗粒。如泥浆下层的糊状沉淀物。
《國語辭典》:哈气(哈氣)  拼音:hā qì
1.张嘴吐气。如:「你别老是对著镜子哈气。」
2.一种因血液内二氧化碳增多而引起的生理现象。人在困倦或想睡觉时,张口深深吸气,然后呼出的反射动作。《红楼梦》第五一回:「麝月翻身打个哈气,笑道:『他叫袭人,与我什么相干!』」也作「哈欠」。
《漢語大詞典》:皓胶(皓膠)
水气凝聚貌。
分類:水气凝聚
《漢語大詞典》:沈淀(沈澱)
亦作“沉淀”。
(1).溶液中难溶解的物质沉到溶液底层。 茅盾 《兰州杂碎》:“一玻璃杯的水,回头沉淀下来,倒有小半杯的泥浆。” 田汉 《洪水》第一场:“流的慢,泥沙就容易沉淀下来;泥沙沉淀下来,河床就慢慢的高起来了。”
(2).引申为凝聚;沉滞。 闻一多 《死水·什么梦》:“黄昏拥着恐怖,直向她进逼,一团剧痛沉淀在她的心里。” 潘漠华 《冷泉岩》:“他用和平日不同的沉淀的眼光望住我。”
(3).沉到溶液底层的难溶解的物质。 茅盾 《春天》:“河海汇流的时候一定会带着泥沙,一定会泛起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