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68,分13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吞凤
威凤
梧庭凤
五凤
下凤皇
嶰竹合凤
枳棘栖凤(又作:棘栖鸾凤)
周室凤
凤采珠实
词典
凤凰
鸾凤
凤皇
凤池
凤城
丹凤
典故
相关人物
扬雄


旧题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
「扬雄读书,有人语之曰:『无为自苦,元故难传。』忽然不见。雄著《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顷而灭。」

例句

子云吞白凤,遂吐太玄书。 李群玉 感兴四首之一

积学萤尝聚,微词凤早吞。 杜牧 川守大夫刘公早岁寓居敦行里肆有题壁十韵今之置第乃获旧居洛下大僚因有唱和叹咏不足辄献此诗

典故

《汉书》卷八〈宣帝纪〉~259~
神爵元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诏曰:「朕承宗庙,战战栗栗,惟万事统,未烛厥理。乃元康四年嘉谷玄稷降于郡国,神爵仍集,金芝九茎产于函德殿铜池中,九真献奇兽,南郡获白虎威凤为宝。晋·晋灼注:「凤之有威仪者也,与《尚书》『凤皇来仪』同意。」

例句

众芳信妍媚,威凤难栖止。 刘禹锡 令釜相公见示赠竹二十韵仍命继和

天生众禽各有类,威凤文章在仁义。 刘禹锡 飞鸢操

威凤高其翔,长鲸吞九洲。 杜甫 晦日寻崔戢李封

典故
梧庭凤

相关人物
黄帝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八第八章
黄帝即位,施惠承天,一道修德,惟仁是行,宇内和平,未见凤凰,惟思其象,夙寐晨兴,乃召天老而问之,曰:「凤象何如?」天老对曰:「夫凤象、鸿前麟后,蛇颈而鱼尾,龙文而龟身,燕颔而鸡啄;戴德负仁,抱中挟义;小音金,大音鼓;延颈奋翼,五彩备明;举动八风,气应时雨;食有质,饮有仪;往即文始,来即嘉成;惟凤为能通天祉,应地灵,律五音,览九德。天下有道,得凤象之一,则凤过之,得凤象之二,则凤翔之,得凤象之三,则凤集之,得凤象之四,则凤春秋下之,得凤象之五,则凤没身居之。」黄帝曰:「于戏!允哉!朕何敢与焉。」于是黄帝乃服黄衣,戴黄冕,致斋于宫,凤乃蔽日而至,黄帝降于东阶,西面再拜稽首,曰:「皇天降祉,不敢不承命。」凤乃止帝东国,集帝梧桐,食帝竹实,没身不去。诗曰:「凤凰于飞,刿刿其羽,亦集爰止。」

例句

壁有真龙画,庭馀鸣凤梧。 张说 奉和圣制爰因省途次旧居应制

林引梧庭凤,泉归竹沼龙。 李峤 夏晚九成宫呈同僚

典故
相关人物
吕蒙正
 
宋白
 
李至
 
贾黄中


《归田录》卷一~
太宗时宋白、贾黄中、李至、吕蒙正、苏易简五人同时拜翰林学士,承旨扈蒙赠之以诗云:「五凤齐飞入翰林。」其后吕蒙正为宰相,贾黄中、李至、苏易简皆至参知政事,宋白官至尚书,老于承旨,皆为名臣。
典故
下凤皇

相关人物
黄霸


《汉书》卷八十九〈循吏列传·黄霸〉~363~
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徵守京兆尹,秩二千石。坐发民治驰道不先以闻,又发骑士诣北军马不适士,劾乏军兴,连贬秩。有诏归颍川太守官,以八百石居治如其前。前后八年,郡中愈治。是时凤皇神爵数集郡国,颍川尤多。

例句

川路风烟接,俱宜下凤皇。 杜甫 江亭王阆州筵钱萧遂州

典故
嶰竹合凤
 

《汉书》卷二十一上〈律历志〉~959~
黄帝使泠纶,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取竹之解谷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间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制十二筒以听凤之鸣,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比黄钟之宫,而皆可以生之,是为律本。至治之世,天地之气合以生风;天地之风气正,十二律定。黄钟:黄者,中之色,君之服也;钟者,种也。天之中数五,五为声,声上宫,五声莫大焉。地之中数六,六为律,律有形有色,色上黄,五色莫盛焉。故阳气施种于黄泉,孳萌万物,为六气元也。以黄色名元气律者,著宫声也。宫以九唱六,变动不居,周流六虚。始于子,在十一月。
典故
枳棘林
 
枳棘栖
 
枳棘栖凤
 
枳棘鹤
 
枳棘鸾
 
栖棘
 
棘栖鸾凤

相关人物
仇览
 
仇香
 
王涣


《后汉书》卷七十六〈循吏列传·仇览〉~2479~
仇览字季智,一名香,陈留考城人也。少为书生淳默,乡里无知者。年四十,县召补吏,选为蒲亭长。劝人生业,为制科令,至于果菜为限,鸡豕有数,农事既毕,乃令子弟群居,还就黉学。其剽轻游恣者,皆役以田桑,严设科罚。躬助丧事,赈恤穷寡。期年称大化。览初到亭,人有陈元者,独与母居,而母诣览告元不孝。览惊曰:「吾近日过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及至耳。母守寡养孤,苦身投老,柰何肆忿于一朝,欲致子以不义乎?」母闻感悔,涕泣而去。览乃亲到元家,与其母子饮,因为陈人伦孝行,譬以祸福之言。元卒成孝子。乡邑为之谚曰:「父母何在在我庭,化我鸤枭哺所生。」……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无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涣谢遣曰:「枳棘非鸾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今日太学曳长裾,飞名誉,皆主簿后耳。以一月奉为资,勉卒景行。」……览学毕归乡里,州郡并请,皆以疾辞。虽在宴居,必以礼自整。妻子有过,辄免冠自责。妻子庭谢,候览冠,乃敢升堂。家人莫见喜怒声色之异。后徵方正,遇疾而卒。

简释

枳棘栖凤:咏县吏,多有大才小用之售民唐刘长卿《送沈少府之任淮南》:“俗君滞南楚,积棘徒栖风。”


例句

惜君滞南楚,枳棘徒栖凤。 刘长卿 送沈少府之任淮南

枳棘君尚栖,匏瓜吾岂系。 孟浩然 将适天台留别临安李主簿

枳棘鸾无叹,椅梧凤必巢。 孙逖 和左卫武仓曹卫中对雨创韵赠右卫李骑曹

孤鹤在枳棘,一枝非所安。 常健 赠三侍御

更得芝兰地,兼营枳棘林。 高适 同郭十题杨主簿新厅

典故
周室凤


《国语》卷一〈周语上·内史过论神〉~30~
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其衰也,杜伯射王于鄗。三国吴·韦昭注:三君云:「鸑鷟,凤之别名也。诗云:『凤皇鸣矣,于彼高冈。』其在岐山之脊乎?」
典故
凤采珠实
 
餐琅玕


《艺文类聚》卷九十引《庄子》
吾闻南方有鸟,其名为凤,所居积石千里,天为生食,其树名琼枝,高百仞,以璆琳、琅玕为实。天又为生离珠,一人三头,递卧递起,以伺琅玕。按:今本《庄子》无此文。
《尔雅·释地》
西北之美者,有昆仑墟之璆琳、琅玕焉。郭珍注:“璆琳,美玉名。琅玕,状似珠也。”

简释

凤采珠实:喻志向高洁。北周庾信《道士步虚词》:“凤林采珠实,春山种玉荣。”


例句

凤林采珠实。龙山种玉荣。 庾信 道士步虚词

《國語辭典》:凤凰(鳳凰)  拼音:fèng huáng
1.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称为「凤」,雌的称为「凰」,为象徵祥瑞的鸟。也称为「丹鸟」、「火鸟」、「鶤鸡」。
2.县名。位于湖南省境之西,麻阳县西北,西南有凤凰山,旧为厅。
《國語辭典》:鸾凤(鸞鳳)  拼音:luán fèng
1.1.鸾鸟和凤凰。比喻贤能的才俊之士。汉。贾谊〈吊屈原文〉:「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唐。李白〈赠瑕丘王少府〉诗:「皎皎鸾凤姿,飘飘神仙气。」
2.比喻夫妻。唐。卢储 催妆诗:「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楼。」《今古奇观。卷三五。王娇鸾百年长恨》:「与君成就鸾凤友,切莫苏台恋花柳。」
《國語辭典》:鸾凤和鸣(鸞鳳和鳴)  拼音:luán fèng hé míng
本指陈国大夫懿氏为嫁女儿而占卜的卜辞。语本《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锵锵。』」后比喻夫妻俩感情和谐。《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六出》:「似鸾凤和鸣,相应青云际。」元。白朴《梧桐雨》第一折:「夜同寝昼同行,恰似鸾凤和鸣。」
《漢語大詞典》:凤皇(鳳皇)
见“ 凤凰 ”。
《國語辭典》:凤凰(鳳凰)  拼音:fèng huáng
1.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称为「凤」,雌的称为「凰」,为象徵祥瑞的鸟。也称为「丹鸟」、「火鸟」、「鶤鸡」。
2.县名。位于湖南省境之西,麻阳县西北,西南有凤凰山,旧为厅。
《國語辭典》:凤池(鳳池)  拼音:fèng chí
1.旧日琴底下端的孔。
2.古代禁苑中的池沼,为中书省所在地。唐。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诗:「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宋。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词:「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也称为「凤凰池」。
《國語辭典》:凤凰池(鳳凰池)  拼音:fèng huáng chí
古代禁苑中池沼,为中书省所在地。唐。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诗:「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唐。岑参〈和贾至舍人早期大明宫之作〉诗:「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也称为「凤池」。
《國語辭典》:凤城(鳳城)  拼音:fèng chéng
帝都,指长安。唐。杜甫 诗:「步蟾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清。陈维崧〈贺新郎。掷帽悲歌发〉词:「正倚幌孤秋独眺,凤城双阙。」
分類:京都
《漢語大詞典》:丹凤(丹鳳)
(1).头和翅膀上的羽毛为红色的凤鸟。禽经“鸞” 晋 张华 注:“首翼赤曰丹凤。” 唐 元稹 《桐花》诗:“丹凤巢阿阁,文鱼游碧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丐仙:“俄见朝阳丹凤,啣一赤玉盘,上有玻璃琖二,盛香茗,伸颈屹立。”
(2).喻下达诏书的使者。亦指诏书。 南朝 梁简文帝 《汉高庙赛神》诗:“白云 苍梧 去,丹凤 咸阳 来。” 唐 黄滔 《贺清源仆射新命》诗:“二天在顶家家咏,丹凤衔书岁岁来。” 明 高明 《琵琶记·春宴杏园》:“九重天上声名重,紫泥封已传丹凤。”
(3).指丹凤城或丹凤阙、丹凤门、丹凤楼。亦借称帝都、朝廷。 唐 东方虬 《昭君怨》诗之二:“揜泪辞丹凤,衔悲向白龙。” 明 陈玉阳 《昭君出塞》:“謫青鸞,寃生画郎;今日呵,辞丹凤,愁生故乡。”
(4).喻杰出者。 元 关汉卿 《双赴梦》第四折:“俺哥哥丹凤之具。”
《漢語大詞典》:吞凤(吞鳳)
(1).传说 汉 扬雄 著太玄经,梦吐凤凰集于经上。事见西京杂记卷二。后因以“吐凤”或“吞凤”称美擅长著作。 唐 李商隐 《为濮阳公陈许举人自代状》:“人惊吞凤之才,士切登龙之誉。” 唐 李群玉 《感兴》之一:“ 子云 吞白凤,遂吐《太玄》书。”
(2).犹吞鸟。 宋 刘克庄 《沁园春·七和》词:“便做些功业,胜穷措大,聚萤 武子 ,吞凤 君章 。”自注:“ 罗含 字 君章 。”详“ 吞鸟 ”。
分類:扬雄凤凰
《漢語大詞典》:吞鸟(吞鳥)
晋书·文苑传·罗含:“﹝ 罗含 ﹞尝昼卧,梦一鸟文彩异常,飞入口中,因起惊説之。 朱氏 (其母)曰:‘鸟有文彩,汝后必有文章。’自此后藻思日新。”后即用为文思灿然之典。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无射九月》:“才过吞鸟之声,德迈怀皎之智。” 唐 李瀚 《蒙求》诗:“ 罗含 吞鸟, 江淹 梦笔。”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卷二:“虽有吞鸟梦花之心手,莫能追述。”
分類:为文文思
《國語辭典》:威凤(威鳳)  拼音:wēi fèng
1.凤有威仪,故称为「威凤」。《宋书。卷二八。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获威凤。」
2.比喻难得的人才。
分類:瑞鸟威仪
《國語辭典》:五凤(五鳳)  拼音:wǔ fèng
1.凤、鹓雏、鸾、鸾鷟、鹄,皆凤属而分赤、黄、青、紫、白五色。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卷一○。动植类》:「五凤:赤者凤,黄者鹓雏,青者鸾,紫者鸾鷟,白者鹄。」
2.年号。(1)汉宣帝的年号(西元前57~前54)。(2)三国吴主孙亮的年号(西元254)。
《漢語大詞典》:嶰管
嶰谷 之竹所制的管乐器。亦用作一般箫笛等管乐器的美称。 宋 柳永 《迎新春》词:“ 嶰 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 清 褚人穫 《坚瓠首集·十二事诗》:“极醉 巫山 侧,连吟 嶰 管清。”参见“ 嶰竹 ”。
《漢語大詞典》:嶰竹
产于 嶰谷 的竹。传说 黄帝 使 伶伦 取 嶰谷 之竹以制乐器。见汉书·律历志上。后因以借指箫笛之类管乐器。 唐 黄滔 《送君南浦赋》:“莫不捻 嶰 竹以凄楚,拨 湘 絃而激越。” 元 杨维桢 《春侠杂词》之七:“ 蜀 琴声奏双鸳鸯, 嶰 竹和鸣双凤凰。” 清 王夫之 《连珠》之一:“盖闻铜山虽应,瓦釜不鸣; 嶰 竹非均,葭灰何感!”参见“ 嶰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