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双凫(雙鳧)
(1).两只水鸟;两只野鸭。 汉 扬雄 《解嘲》:“譬若江湖之崖,渤澥之岛,乘雁集不为之多,双鳧飞不为之少。” 宋 黄庭坚 《次韵清水岩》:“双鳧能来游,俗子跡可扫。” 元 虞集 《苏武慢》词:“乘雁双鳧,断芦漂苇,身在画图秋晚。”
(2).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 王乔 者, 河 东人也。 显宗 世,为 叶 令。 乔 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輒有双鳧从东南飞来。於是候鳧至,举罗张之,但得一隻舃焉。乃詔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用为地方官的故实。 唐 徐凝 《送李补阙归朝》诗:“駟马归 咸秦 。双鳧出 海门 。” 宋 苏轼 《次韵陈海州书怀》:“酒醒却忆儿童事,长恨双鳧去莫攀。”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一折:“现如今拥双鳧做宰臣,许下我五花誥为县君。”
《國語辭典》:凫鹥(鳧鷖)  拼音:fú yī
《诗经。大雅》的篇名。共五章。根据〈诗序〉:「凫鹥,守成也。」或亦指此祭之明日,绎而宾尸之乐。首章二句为:「凫鹥在泾,公尸来燕来宁。」
分類:水鸟
《國語辭典》:凫雁(鳧雁)  拼音:fú yàn
凫雁二鸟形相似而易致误会。如:「凫雁难明」。
分類:野鸭大雁
《國語辭典》:飞凫(飛鳧)  拼音:fēi fú
1.飞翔的凫鸟。《文选。曹植。洛神赋》:「体迅飞凫,飘忽若神。」
2.轻快迅速的小船。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
《國語辭典》:凫舄(鳧舄)  拼音:fú xì
舄,鞋子。凫舄指会飞的鞋子。典出《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上。王乔传》:「王乔者,河东人也。……言其临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于是候凫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舄焉。」
分類:县令典实
《骈字类编》:凫鸥(凫鸥)
宋 林逋 耿济口舟行 老霜蒲苇交千刃,怕雨凫鸥著一攒。
宋 文同 成都杨氏江亭 凫鸥惯入阑干宿,鱼蟹长随舴艋归。
元 贡奎 袁伯长虞伯生约重赋次其韵 当时怀抱真快事,笑拨短棹随凫鸥。
《骈字类编》:鸥凫(鸥凫)
南北朝 谢朓 游山诗 鼯狖叫层嵁,鸥凫戏沙衍。
《韵府拾遗 虞韵》:蔡羽诗凭君推牖瞰鸥凫
《國語辭典》:凫藻(鳧藻)  拼音:fú zǎo
言得其所,如凫得水草,极为欢悦。《后汉书。卷五七。刘陶传》:「是故灵台有子来之人,武旅有凫藻之士,皆举合时宜,动顺人道也。」
分類:水藻欢悦
《漢語大詞典》:凫飞(鳧飛)
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载, 王乔 任 叶县 令时,每月初一、十五乘双凫飞向都城朝见皇帝。后用“鳧飞”指县令上任或离去。 唐 岑参 《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诗:“凤去妆楼闭,鳧飞 叶县 遥。” 宋 刘克庄 《送薛明府》诗:“祇恐鳧飞后,民间事事新。”参见“ 鳧舄 ”。
《國語辭典》:凫舄(鳧舄)  拼音:fú xì
舄,鞋子。凫舄指会飞的鞋子。典出《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上。王乔传》:「王乔者,河东人也。……言其临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于是候凫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舄焉。」
分類:县令典实
《韵府拾遗 虞韵》:浴凫(浴凫)
杜甫诗虚随乱浴凫
《漢語大詞典》:仙凫(仙鳧)
(1).后汉书·方术传·王乔:“ 王乔 者, 河 东人也。 显宗 世,为 叶 令。 乔 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輒有双鳧从东南飞来。於是候鳧至,举罗张之,但得一隻舃焉。乃詔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常以“仙鳧”作为履的典实。 唐 段成式 《光风亭夜宴妓有醉殴者》诗:“掷履仙鳧起,撦衣蝴蝶飘。” 唐 姚月华 《制履赠杨达》诗:“金刀翦紫羢,与郎作轻履。愿化双仙鳧,飞来入闺里。” 唐 孟浩然 《同张明府碧溪赠答》诗:“仙鳧能作伴,罗袜共凌波。”
(2).比喻足迹、行踪。 明 何景明 《送寇定州》诗:“霄汉仙鳧去,风尘老驥行。”
(3).鸭的美称。 唐 李邕 《斗鸭赋》:“徵羽毛之好鸟,得渤澥之仙鳧。”
《漢語大詞典》:凫鹜(鳧鶩)
鸭子。尔雅·释鸟:“舒鳧鶩。” 郭璞 注:“鸭也。” 邢昺 疏引 李巡 曰:“野曰鳧,家曰鶩。”艺文类聚卷六十引 汉 李尤 《弹铭》:“丸弹之利,以弋鳧鶩。”
《漢語大詞典》:鱼凫(魚鳧)
(1).传说中古 蜀国 帝王名。 汉 扬雄 《蜀王本纪》:“ 蜀 王之先,名 蚕丛 、 伯灌 、 鱼鳧 、 蒲泽 、 开明 。” 唐 李白 《蜀道难》诗:“ 蚕丛 及 鱼鳧 ,开国何茫然。” 清 赵翼 《接同年李雨村书》诗之三:“岂意 鱼鳧 国,今成豺虎区。” 郭沫若 《蜀道奇》诗:“流成瀑布三千丈,地质年代远迈 蚕丛 与 鱼鳧 。”
(2).鱼和凫。凫,野鸭。 元 王逢 《题垂虹桥亭》诗:“葑田连沮洳,鮫室乱鱼鳧。” 清 张岱 陶庵梦忆·定海水操:“﹝健儿﹞又趵跃入水,轻如鱼鳧。”
《國語辭典》:凫趋(鳧趨)  拼音:fú qū
以野鸭的随群趋赴。形容欢欣鼓舞的样子。唐。皇甫枚《王知古》:「有如白水,以奉清尘,鹤企凫趋,惟待休旨。」
《漢語大詞典》:野凫(野鳧)
(1).野鸭。隋书·卢思道传:“匹晨鷄而共饮,偶野鳧以同膳。” 宋 梅尧臣 《东溪》诗:“野鳧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清 厉鹗 《晓至湖上》诗:“安能学野鳧,汎汎逐清景。”
(2).喻妓女。 清 阮大鋮 《燕子笺·偕征》:“他从良誓不渝,淡扫娥眉思凤侣,怎肯浪过横塘学野鳧。”
分類:野鸭妓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