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提单(提單)  拼音:tí dān
1.运送人(指货运公司)交与托运人运送货品的单据,也就是提取货物的凭證。如:「载货契约」。
2.向商店或百货公司提取货物的凭据。也称为「提货单」。
《国语辞典》:没头公事(没头公事)  拼音:méi tóu gōng shì
无头绪、没凭据,难以推察的公案。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四折:「一任你百样儿,伶牙俐齿,怎知大人行会断的正没头公事。」也作「没头脑官司」。
《国语辞典》:没有的话(没有的话)  拼音:méi yǒu de huà
不确切、没有凭据的说法。如:「谁说这些没有的话?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就胡说一番,下回查清楚事情真相再下定论。」也作「没有的事儿」。.
《国语辞典》:合同文字  拼音:hé tong wén zì
双方分别保存,作为凭据的契约、文书。《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见立两纸合同文字,哥哥收一纸,兄弟收一纸。」简称为「合同」。
《国语辞典》:战士授田凭据(战士授田凭据)  拼音:zhàn shì shòu tián píng jù
国民政府于抗战时期发给军人的一种授田凭据。为奖励反共抗俄战士并维持其家属生活,总统特于民国四十年(西元1951)公布「反共抗俄授田条例」,民国四十五年起陆续发放。民国七十九年,立法院正式通过「战士授田凭据处理条例」,并于民国八十年起开始依凭据发给补偿金。其折算标准依身分、年龄、退役或服役等情形,分为一、二、四、十等四种基数,每一基数发给五万元,最高不超过五十万元。由国防部留守业务署负责办理申请事宜,团管区负责发放补偿金,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参与协办。
《国语辞典》:追踪蹑迹(追踪蹑迹)  拼音:zhuī zōng niè jī
顺著踪迹追寻探求。指有所凭据而非妄加揣测。《红楼梦》第一回:「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
《国语辞典》:彰彰可据(彰彰可据)  拼音:zhāng zhāng kě jù
显明昭著,可为凭据。《初刻拍案惊奇》卷一○:「程门旧约,两两无凭。韩氏新姻,彰彰可据。」
《国语辞典》:有證为凭(有證为凭)  拼音:yǒu zhèng wéi píng
有證据可做为凭据。如:「你一直不肯承认东西是你拿的,现在有證为凭,你还有什么好狡辩的?」
分类:凭据
《国语辞典》:信票  拼音:xìn piào
一种做为凭据證明的票券。《醒世姻缘传》第三一回:「给了吃粥的信票,以十月初一日为始,至次年二月终为止。」
分类:凭据票券
《国语辞典》:没裍(没裍)  拼音:méi kǔn
没有凭据、不可信。《醒世姻缘传》第八八回:「这骡情管不是你的;不然,你怎么说的都是没裍的价钱?」
《国语辞典》:秉公无私(秉公无私)  拼音:bǐng gōng wú sī
做事态度凭据公理而无私心。《精忠岳传》第七三回:「故特请诸公到此,三曹对案,以明天地鬼神,秉公无私,但有报应轻重远近之别耳。」
《国语辞典》:没实诚(没实诚)  拼音:méi shí chéng
不确定、没凭据。元。尚仲贤《汉高皇濯足气英布》:「我则怕你没实诚,闲话我赤心多。」也作「没十成」。
《国语辞典》:没捆儿(没捆儿)  拼音:méi kǔn ér
没有凭据、不可信。《红楼梦》第六六回:「原有些真的,叫你又编了这混话,越发没了捆儿。」
《国语辞典》:退婚书(退婚书)  拼音:tuì hūn shū
解除婚约的凭据。《红楼梦》第六四回:「又使人将张华父子叫来,逼勒著与尤老娘写退婚书。」
《国语辞典》:识别證(识别證)  拼音:shì bié zhèng
用来辨认身分责任的凭据。如:「进入机房必须要佩带识别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