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残酷(殘酷)  拼音:cán kù
残忍狠毒。《汉书。卷六六。陈万年传》:「咸前为郡守,所在残酷,毒螫加于吏民。」《文明小史》第二六回:「自己到过云南,那里的官府如何残酷,如何杀百姓是不眨眼的。」
《漢語大詞典》:鲸鳄(鯨鱷)
(1).鲸和鳄。 宋 陈造 《次韵程安抚蟹诗》:“平生一窟不自办,敢羡鲸鱷游天地。”
(2).比喻凶狠的敌人。 宋 郑侠 《再到吴子野岁寒堂》诗:“高论写胞怀,千弩射鲸鱷。”
分類:凶狠敌人
《漢語大詞典》:惨刻(慘刻)
凶狠刻毒。《后汉书·和帝纪》:“今秋稼方穗而旱,云雨不霑,疑吏行惨刻,不宣恩泽,妄拘无罪,幽闭良善所致。”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监察御史 李嵩 、 李全交 ,殿中 王旭 ,京师号为‘三豹’……皆狼戾不轨,鴆毒无仪,体性狂疎,精神惨刻。”《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殷 家女子……惯会唆那丈夫做些惨刻之事。”清史稿·刑法志序:“治狱者虽不尽仁恕,然如 汉 唐 之 张汤 、 赵禹 、 周兴 、 来俊臣 辈,深文惨刻,无有也。”
《國語辭典》:凶险(凶險)  拼音:xiōng xiǎn
1.凶狠奸险。《宋书。卷八三。列传。黄回》:「道庆凶险暴横,求欲无已,有失其意,辄加捶拉,往往有死者。」
2.危险。如:「他冒著凶险,营救溺水的人。」《水浒传》第四一回:「感谢众位豪杰,不避凶险,来虎穴龙潭,力救残生。」
《漢語大詞典》:凶贼(凶賊)
(1).谓凶猛强暴,有害于人者。 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贼义残仁,莫斯为甚。乃神灵之逋罪,下民所同讎。辜讎之人,谓之凶贼。”
(2).凶狠暴虐。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 王元长 凶贼自詒。”
《國語辭典》:剥皮(剝皮)  拼音:bō pí
1.剥除物体的外表。引申为宰杀。《西游记》第二三回:「虽熬了这一夜,但那匹马明日又要驮人,又要走路,若再饿上这一夜,只好剥皮罢了。」
2.坏蛋、无赖。《西游记》第一七回:「原来是腾云驾雾的神圣下界!怪道火不能伤!恨我那个不识人的老剥皮,使心用心,今日反害了自己。」也作「泼皮」。
《漢語大詞典》:狠愎
凶狠固执。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程器:“ 傅玄 刚隘而詈臺, 孙楚 狠愎而讼府。”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曲壮闵本末:“然观其狠愎自用,轻视其上,纵使得志终亦难御。” 清 陈确 《答吴仲木书》之一:“弟亦少有人心者,决不狠愎至此,万勿以逆耳为嫌也。”
分類:凶狠固执
《國語辭典》:狼毒  拼音:láng dú
1.植物名。大戟科大戟属,多年生草本。有剧毒,根茎粗肥,有白色乳汁。叶狭长椭圆形,无柄,有微毛。四至六月开花,大戟花序排成复伞形花丛,八月结果实。
2.植物名。瑞香科瑞香属。小灌木。叶狭卵形至线形,无乳汁。头状花序顶生,萼筒花冠状,裂片五枚。二种均可入药,作镇痛药、杀虫痛、止心痛。因毒性猛烈似狼,故称为「狼毒」。
3.比喻残忍、凶狠。《旧唐书。卷一八六。酷吏列传上。王弘义》:「自矜曰:『我之文牒,有如狼毒野葛也。』」
《漢語大詞典》:龙伯国(龍伯國)
(1).古代传说中的大人国。列子·汤问:“ 龙伯之国 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钓而连六鼇。”山海经·大荒东经“有 波谷山 者,有 大人之国 ” 晋 郭璞 注:“《河图玉版》曰:‘ 龙伯国 人,长三十丈,生万八千岁而死。’” 民意 《告非难民生主义者》:“是又 梁氏 所谓犹以千百之 僬侥国 人,与一二之 龙伯国 人抗,蔑有济也。”
(2).近代亦借指凶狠的 英国 帝国主义。 清 魏源 《秦淮镫船引》:“十丈长人 龙伯国 ,翻天復地喷波涛。”
《國語辭典》:狠毒  拼音:hěn dú
凶狠残暴。《三国演义》第四回:「设心狠毒非良士,操、卓原来一路人。」
《漢語大詞典》:虐人
(1).残暴凶狠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出绳墨以伤刻,心好杀而安忍者,虐人也。”
(2).残害人民。 唐 陆贽 《论裴延龄奸蠹书》:“离次慢官,虐人斁法,求之今古,鲜有其伦。”
《漢語大詞典》:凶毒(兇毒)
(1).有毒害的。《淮南子·缪称训》:“天雄乌啄,药之凶毒也,良医以活人。”
(2).凶狠毒辣。后汉书·董卓传:“越骑校尉 汝南 伍孚 忿 卓 凶毒,志手刃之,乃朝服怀佩刀以见 卓 。”《宋书·前废帝纪》:“ 子业 虽曰嫡长,少禀凶毒,不仁不孝,著自髫齔。” 金 王若虚 《君事实辨》:“ 汉武 老且死,意欲立 昭帝 而忧其子少母壮,或至於乱也,遂杀 钩弋 夫人……此固凶毒残酷之所为,殆禽兽之所不忍,而帝自为明。”
凶恶狠毒。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御制千字诏》:“得银卖师,兇毒何堪!”
《國語辭典》:悍戾  拼音:hàn lì
暴横凶恶。《新唐书。卷一六三。杨于陵传》:「监军许遂振者,悍戾贪肆。」
《國語辭典》:摩牙  拼音:mó yá
比喻人话多,喜欢争辩或啰嗦。《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凿齿之徒与摩牙而争之,豪俊麋沸云扰,群黎为之不康。」也作「磨牙」。
《漢語大詞典》:豺豕
豺和野猪。两者均为凶残的兽类,因以比喻凶狠残暴的恶人。文选·桓温〈荐谯元彦表〉:“方今六合未康,豺豕当道。” 张铣 注:“豺豕,喻乱贼也。” 前蜀 杜光庭 《都监将军周天醮词》:“况臣顷因扈卫,时属艰忧,豺豕欺天,雾霾蔽日。” 宋 黄庭坚 《金刀坑迎将家待追浆坑十馀户山农不至因题其壁》诗:“遂令五百里,化为豺豕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