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火镜(火鏡)  拼音:huǒ jìng
为凸透镜的俗称,因为能聚敛日光引火,故称为「火镜」。参见「凸透镜」条。
《漢語大詞典》:突镜(突鏡)
凸透镜;放大镜。 清 陈澧 东塾读书记·诸子书:“鉴者近中,则所鉴大,景亦大;远中则所鉴小,景亦小。此则谓突镜也。今西洋人製镜之巧,不过洼、突二法,而 墨子 已知之,惜其文多脱误难解耳。”
《漢語大詞典》:近中
谓靠近凸透镜中间高而微平的平面;或谓距凹透镜的中心近。墨子·经说下:“鉴中之内。鉴者近中,则所鉴大,景亦大;远中,则所鉴小,景亦小。” 孙诒让 间诂:“ 陈 云:‘此为突镜也。’按 陈 説近是。凡突镜边容下而中高处,其面微平,故有内外界。中之内,谓平面之内也。 刘 云:‘近中、远中,指人距镜中心言,据此仍当为凹面镜也。’亦通。”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月二五日》:“墨子所云:近中,则所见大,景亦大;远中,则所见小,景亦小,今之作千里镜、显微镜者,皆不出此言范围。”
《漢語大詞典》:灵珠(靈珠)
(1).即灵蛇珠。《文选·陆倕〈新漏刻铭〉》:“ 陆机 之赋,虚握灵珠; 孙绰 之铭,空擅崑玉。” 李周翰 注:“灵珠、崑玉,喻文章美也。” 唐 杨炯 《登秘书省阁诗》序:“心同匪石,达人千载之交;手握灵珠,文士一都之会。” 王闿运 《巡抚吴尚书六寿颂》:“家握 荆 珍,人褱灵珠, 吴会 之文,云涌泉浡。”参见“ 灵蛇珠 ”。
(2).美珠。 唐 莫宣卿 《赋得水怀珠》:“长川含媚色,波底孕灵珠。”
(3).指制造凹凸透镜的球面玻璃体。 梁启超 《格致之学学说沿革小史·近古格致学史》:“ 卡利列 之千里镜,以凸面‘灵珠’与凹面‘灵珠’相合而成,彼乃改用两凸面灵珠,以便于观测。”按,凸面灵珠即为会聚透镜,凹面灵珠即为发散透镜。
《漢語大詞典》:灵蛇珠(靈蛇珠)
相传 春秋 时 隋侯 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使人以药傅之,蛇乃能走。岁馀,蛇衔明珠以报之,谓之“隋侯珠”,亦曰“灵蛇珠”。事见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后以“灵蛇珠”喻绵绣文才。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祖德书》:“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 荆山 之玉。” 清 黄宗羲 《寿李杲堂五十序》:“而当日所为之文章,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抱 荆山 之玉者,竟不异虫讙鸟聒,过耳已泯。”
《國語辭典》:花镜(花鏡)  拼音:huā jìng
适用于矫正老花眼的眼镜。也称为「老花眼镜」。
《國語辭典》:实像(實像)  拼音:shí xiàng
自物体所发光,经光学系统实际会聚而成的影像,可用照相底片或萤幕看到。
《國語辭典》:放大镜(放大鏡)  拼音:fàng dà jìng
具有放大物体成像功能的透镜。
《國語辭典》:聚光灯(聚光燈)  拼音:jù guāng dēng
供小面积集中照明用的灯具,装有凸透镜,可以调节光束焦点、方向及亮度,多用于舞台及摄影等的照明。
《國語辭典》:聚光镜(聚光鏡)  拼音:jù guāng jìng
能使入射光线会聚在一处的透镜或面镜,如凸透镜或凹面镜。
《國語辭典》:拉洋片  拼音:lā yáng piān
一种盛行于民国初年的民俗杂艺,是电影未流行前的娱乐杂技。以敲打锣鼓方式招揽生意,将各种彩色的画片或西洋景物,挂于装有凸透镜的木箱中,一面说唱画片的内容一面换片,如电影般的供人观赏。唱词多七字句,唱腔则多为当地的民歌小调。也称为「拉大片」、「西洋景」、「西洋镜」。
《國語辭典》:晶状体(晶狀體)  拼音:jīng zhuàng tǐ
位于眼前房与玻璃体间的透明双凸体,可随视物的远近改变凸出的程度使物像恰好落在视网膜上,形成眼的折光机能部分。也称为「晶体」、「水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