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出丑(出醜)  拼音:chū chǒu
丢脸、失体面。《三国演义》第五四回:「事已如此,刘皇叔乃汉室宗亲,不如真个招他为婿,免得出丑。」《红楼梦》第三七回:「就拿韵来,我虽不能,只得勉强出丑。」
《国语辞典》:出丑狼藉(出丑狼藉)  拼音:chū chǒu láng jí
丢人现眼。《后西游记》第二五回:「你这些无情没福的和尚,我也没工夫出丑狼藉与你打官司,只将你关闭在此,做几日饿死了,出我这口恶气罢。」
《國語辭典》:当场出丑(當場出醜)  拼音:dāng cháng chū chǒu
在现场显露丑态,出洋相、失体面。明。徐霖《绣襦记》第二八出:「自古道宁分数斗,莫增一口,你今休怪,当场出丑。」也作「当场献丑」。
《漢語大詞典》:出丑放乖(出醜放乖)
犹言出乖露丑。 元 耶律楚材 《为石壁寺请信公庵主开堂疏》:“窃以 达磨 昔年,莽卤截鹤续鳧; 天寧 今日,顢頇证龟作鳖,可怜弄巧成拙,不免出丑放乖。”
《國語辭典》:出丑扬疾(出醜揚疾)  拼音:chū chǒu yáng jí
宣扬丑恶。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一折:「有甚事叫唤声疼,没来由出丑扬疾。」明。贾仲名《萧淑兰》第四折:「你既主张了罢,也免的出丑扬疾,也见我祖宗家门清洁。」
分類:暴露丑恶
《國語辭典》:觔斗  拼音:jīn dǒu
1.头下脚上倒翻身体的动作。《西游记》第七回:「我老孙一觔斗去十万八千里。」也作「筋斗」。
2.比喻挫折、不顺。如:「你别看他整日笑嘻嘻的,像个无忧人似的,其实他是经过风浪,翻过觔斗的。」也作「筋斗」。
《國語辭典》:筋斗  拼音:jīn dǒu
1.头下脚上倒翻身体的动作。元。张宪〈题黑神庙〉诗:「雄巫咂角神犀吼,翻脚翩韆起筋斗。」《红楼梦》第二九回:「凤姐便一扬手,照脸一下,把那小孩打了一个筋斗。」也作「觔斗」。
2.比喻挫折、不顺。《红楼梦》第二回:「其中想必有个翻过筋斗来的,也未可知。」也作「觔斗」。
《漢語大詞典》:觔兜
见"觔斗"。
《漢語大詞典》:露丑(露醜)
丢丑;出丑。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讳盗》:“若以盗诬姦……反令妇人出乖露丑,则未免为司牧之罪人矣。” 范乃仲 《小技术员战服神仙手》:“我老汉不嫌露丑,再提一个意见。”
分類:出丑
《漢語大詞典》:弄丑(弄醜)
犹出丑。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不争和 张解元 参辰卯酉,便是与 崔相国 出乖弄丑。”
分類:出丑
《漢語大詞典》:妆谎子(粧謊子)
(1).说谎;弄虚作假。 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我为甚先吐了这招承的口词,常言道明人不做那暗事,则俺这闭月羞花絶代姿。到如今自做出自当之,粧甚的谎子。”
(2).出丑。古今小说·任孝子烈性为神:“问甚么!説起来粧你娘的谎子。”参见“ 装幌子 ”。
《國語辭典》:装幌子(裝幌子)  拼音:zhuāng huǎng zi
1.幌子,酒店的旗帜。装幌子比喻人专饰外表,摆空架子。《野叟曝言》第三六回:「那装幌子、支空头、偷天换日的拐棍,历任以来,也不知夹死了多少!」也作「装门面」、「装点门面」。
2.比喻宣扬丑事,使人丢脸。此为反面用法。也作「装门面」。
《漢語大詞典》:出羞
犹出丑。丢脸。《廿载繁华梦》第二九回:“﹝ 周庸祐 ﹞又嘱咐家人,休把日前 春桂 闹出的事,传扬出外,免致出羞,所以家人倒不敢将此事説出去。”
分類:出丑丢脸
《國語辭典》:装幌子(裝幌子)  拼音:zhuāng huǎng zi
1.幌子,酒店的旗帜。装幌子比喻人专饰外表,摆空架子。《野叟曝言》第三六回:「那装幌子、支空头、偷天换日的拐棍,历任以来,也不知夹死了多少!」也作「装门面」、「装点门面」。
2.比喻宣扬丑事,使人丢脸。此为反面用法。也作「装门面」。
《漢語大詞典》:现丑(現醜)
(1).出丑。镜花缘第六三回:“与其徒自现丑,终归无用,莫若借此养病,亦可成全此人。” 许地山 《东野先生》:“人们要她们现丑,把她们排成种种难堪的姿势。”
(2).谦词。献丑。镜花缘第七二回:“ 吕尧蓂 道:‘姐姐不必过谦。妹子前日原是勉强奉陪,今既高兴,自然还要现丑。’”镜花缘第八八回:“就烦主人预备笔砚,我好现丑。”
分類:谦词出丑
《國語辭典》:丢人现眼(丟人現眼)  拼音:diū rén xiàn yǎn
当众出丑。如:「你别在这里丢人现眼,赶快走吧!」
分類:丢脸出丑
《國語辭典》:出洋相  拼音:chū yáng xiàng
出丑、闹笑话。如:「他好表现,却不自量力,结果出洋相、栽跟头。」
分類:出丑
《漢語大詞典》:出碜(出磣)
出丑;丢脸。 明 冯惟敏 《僧尼共犯》第四折:“昨日这场出磣的事,只怕送了残生。谁想巡捕老爹大开方便之门,放俺还俗,便成配偶。”
分類:出丑丢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