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出军(出軍)
(1).出兵。史记·高祖本纪:“ 汉王 从其计,出军 宛 叶 间,与 黥布 行收兵。”梁书·侯景传:“ 景 留其中军 王显贵 守 寿春城 ,出军伪向 合肥 ,遂袭 譙州 。” 唐 张读 宣室志卷一:“凡出军征讨,有乌鳶随其后者,皆败亡之徵。”《冷眼观》第三回:“今日是黄道吉日,出军的方向又是背孤击虚,一定是胜仗。”
(2).犹充军。《元典章·户部八·盐法通例》:“今各路官司依例断遣:汉儿人蛮子人申解 辽阳省 发付出军, 色目 、 高丽 及申解 湖广省 发付出军。”
《漢語大詞典》:出旅
出兵;出军。逸周书·大匡:“出旅分均,驰车送逝,旦夕运粮。” 朱右曾 校释:“出旅,军兴也。”
分類:出兵出军
《漢語大詞典》:出次
(1).为悼念死者而避开正寝,出郊外暂住。左传·文公四年:“ 楚 人灭 江 , 秦伯 为之降服,出次,不举,过数。” 杜预 注:“出次,避正寝。”晋书·元帝纪:“三月,帝素服出次,举哀三日。” 唐 吴兢 贞观政要·仁恻:“ 襄州 都督 张公谨 卒,太宗闻而嗟悼,出次发哀。” 清 方苞 《兄子道希墓志铭》:“余虽在外,遇期、功, 道希 必率诸弟出次。”
(2).出军驻扎。《宋书·索虏传》:“﹝ 江夏王 义恭 ﹞德望兼崇,风略遐被,即可三府文武,并被以中仪精卒,出次 徐 方,为众军节度。” 唐 柳宗元 《平淮夷雅·皇武》:“ 度 拜稽首,出次于东。天子饯之,罍斝是崇。” 清 方苞 《圣王亲征漠北颂》:“三月初吉,皇帝总六师,由中道出次 古北口 。”
《漢語大詞典》:戎右
周 代陪乘之官。出军或田猎时,坐君主之右,执武器,担任保卫工作。左传·桓公八年:“ 鬭丹 获其戎车与其戎右少师。”周礼·夏官·戎右:“戎右掌戎车之兵革使。” 郑玄 注:“右者,驂乘,此充戎路之右。” 贾公彦 疏:“戎右者,与君同车,在车之右,执戈盾,备制非常,并充兵中使役。” 唐 司空图 《故盐州防御使王纵追述碑》:“欲绍家声,遂参戎右。” 明 尹耕 《春怀》诗:“书生无计当戎右,一剑真思报主知。”
《漢語大詞典》:出卒
出兵;派出军队。 唐 柳宗元 《唐故岭南经略副使御史马君墓志》:“其善事,凡管 岭南 五府储跱,出卒致穀,以谋叶平 哥舒晃 。”
《國語辭典》:退伍  拼音:tuì wǔ
服兵役年限届满后退出营伍。如:「他服了两年兵役,今天终于退伍了。」也称为「退役」。
《国语辞典》:退除役  拼音:tuì chú yì
退役与除役。前者指现役军人退出军伍,后者指免除受军管区徵召服役的义务。如:「中部横贯公路是由劳苦功高的退除役官兵历经万难开辟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