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出幸
(1).谓帝王出外所至。后汉书·杨赐传:“又闻数微行出幸苑囿,观鹰犬之埶,极槃游之荒,政事日堕,大化陵遟。”
(2).讳指帝王外逃避难。 唐 李亢 独异志卷中:“ 玄宗 幸 蜀 之时,至 东泰山 ,内臣 高力士 拢马请下,东北陈四拜,奏曰:‘陛下出幸忽遽,不得亲辞九庙。此山最高,可望 秦中 。’ 玄宗 悲感慟极,左右不胜哀咽。” 唐 康骈 剧谈录·李邺侯救窦庭芝:“及 朱泚 构逆, 庭芝 方廉察 陕 服,车驾出幸 奉天 ,遂陷於贼庭。”旧唐书·王处存传:“明年, 黄巢 犯闕, 僖宗 出幸。”
《漢語大詞典》:倦出
怠于出外。 元 史九敬先 《庄周梦》第二折:“这汉子好无礼,见俺女人,又不迴避。俺老爹在家倦出,好,揪进去打这厮!”
分類:出外
《國語辭典》:游幕(遊幕)  拼音:yóu mù
从事幕府幕友的职务,即读书人辅佐官衙做事。也作「游幕」。
《國語辭典》:出货(出貨)  拼音:chū huò
1.制成货物。如:「食品生产线每日出货以吨计。」
2.提取货物。《官场现形记》第八回:「如若机器运到,不来出货,我们虽然是朋友,外国人却不讲交情,将来怕有官司在里头。」
3.出钱。《史记。卷三○。平准书》:「入物者补官,出货者除罪。」
4.货物售出。如:「这家公司以管理严格著名,出货一向准时。」
《國語辭典》:出访(出訪)  拼音:chū fǎng
外出探查访问。《新五代史。卷三七。伶官传。景进传》:「庄宗遣进等出访民间,事无大小皆以闻。」
分類:出外访问
《漢語大詞典》:出客
(1).放出旅客。史记·孟尝君列传:“关法,鸡鸣而出客, 孟尝君 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
(2).会客;出外作客。 夏衍 《上海屋檐下》第一幕:“ 家楣 ,我只有这一件出客的衣服了!” 王西彦 《黄昏》:“羊仔是她一人所有的, 银子 爸答应过年节时把它卖掉,给她置一套青洋布的出客衣。”
《漢語大詞典》:出探
出外探听消息。 郭希仁 《从戎纪略》:“报告者未及退,忽大门前人声喧噪,余二人惊疑有变,令人出探,则各兵士舁 钱护院 至矣。” 梁斌 《播火记》第二卷三九:“宴宾楼的宴会灯红酒绿的时候, 庆儿 正背着粪筐在大街上出探。” 梁斌 《播火记》第三卷四六:“他擦去脸上的汗珠,问:‘叫谁去出探?’”
《漢語大詞典》:出防
出外驻防。 沈从文 《从文自传·预备兵的技术班》:“第三次的兵役给了一个名‘田棒槌’的,能跳高,撑篙跳会考时第一,这人后来当兵出防到外县去,也因事死掉了。”
分類:出外驻防
《漢語大詞典》:诃殿(訶殿)
古代官员出外时的一种仪式。侍卫大声呵呼,以示威严,称为诃殿。
《國語辭典》:钦差(欽差)  拼音:qīn chāi
由皇帝特命出外办理重大事务的官员。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管待钦差犹自可,倒是亲随伴当没人情。」《西游记》第三六回:「老爷是上国钦差,小和尚有失迎接。」
《国语辞典》:放线(放线)  拼音:fàng xiàn
1.江湖上的黑话。盗贼出外抢劫偷盗,称为「放线」。《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闹禁魂张》:「我想你庶民之家,那得许多东西,却原来放线做贼!你实说这玉带甚人偷来的?」
2.建筑施工中标出线路。如:「这本书阐述水电工程测量与施工放线的基础知识非常详尽。」
《漢語大詞典》:出徇
出外巡行。 李根源 《记云南起义》:“ 文光 被举为 滇西 都督,市井晏然,鸡犬无惊。出徇旁郡,南至 龙陵 、 永康 ,西至 顺寧 、 云州 、 缅寧 。”
分類:出外巡行
《漢語大詞典》:寄锡(寄錫)
僧人在某处居留。锡,僧人出外所用的锡杖。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三:“寺中止一僧,乃寄锡殿中者,一见即为余蓺火炊饭。”
《漢語大詞典》:偎冬
旧时谓人于冬令家居,不出外工作。 舒群 《少年chén女》七:“﹝ 李晨 ﹞那沉入梦境、睡熟了的模样儿,类同小刺蝟、小青蛙、小蜗牛仍在蛰伏、潜居而偎冬儿--冬眠呢。”
《国语辞典》:平准基金(平准基金)  拼音:píng zhǔn jī jīn
外汇管制时,政府一面售出外汇,一面购入,目的在调节供求的基金,称为「平准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