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出手  拼音:chū shǒu
1.撰作的诗文,方才脱稿。《陈书。卷二六。徐陵传》:「每一文出手,好事者已传写成诵。」
2.卖出、脱手。如:「这几个钱他不肯出手。」也作「出脱」。
3.出任其事。《水浒传》第二四回:「若不嫌时,奴出手与乾娘做如何?」《警世通言。卷二○。计押番金鳗产祸》:「日前时便怕人笑话,没出手。」
4.用钱。如:「他出手很大方。」
5.展现的本领。如:「出手不凡」。
《国语辞典》:难出手心(难出手心)  拼音:nán chū shǒu xīn
难逃某人的掌握、控制。《红楼梦》第四六回:「叫他细想,凭他嫁到谁家,也难出我的手心。」
《国语辞典》:放出手眼  拼音:fàng chū shǒu yǎn
使出手段。《红楼梦》第六五回:「那尤三姐,放出手眼来,略试了一试,他弟兄两个竟全然无一点别识别见。」
分类:出手
《国语辞典》:出手见高低(出手见高低)  拼音:chū shǒu jiàn gāo dī
(谚语)比喻一相较量,立判胜负。如:「行家较量,通常是出手见高低。」
《国语辞典》:逃不出手掌心  拼音:táo bù chū shǒu zhǎng xīn
无法脱离他人的控制。如:「你逃不出手掌心的,不要妄想逃走。」
《国语辞典》:新出手儿(新出手儿)  拼音:xīn chū shǒu ér
1.初学做事。如:「我可是新出手儿当差,大家包涵点儿。」
2.初经事的人。如:「新出手儿不如行家。」
《漢語大詞典》:别出手眼
见“ 别具手眼 ”。
《漢語大詞典》:别具手眼
亦作“别出手眼”。 具有独到的眼光和手法。 清 钱谦益 《〈读杜二笺〉序》:“ 德水 於 杜 ,别具手眼。”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六二章:“ 卓吾 所著书,于上下数千年之间,别出手眼,在思想界上势力甚大。”
《國語辭典》:大打出手  拼音:dà dǎ chū shǒu
原指戏曲中的主角同几个人对打。后亦形容凶狠打人或相互斗殴。如:「他们双方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
《國語辭典》:大出手  拼音:dà chū shǒu
出手大方。《通俗常言疏證。货财。大出手》引《梦笔生花。杭州俗语。杂对》:「大出手,错接头。」
《國語辭典》:出手得卢(出手得盧)  拼音:chū shǒu dé lú
卢,旧时赌博时最胜的头采。出手得卢比喻一举而获胜。《南齐书。卷二四。张瑰传》:「瑰以百口一掷,出手得卢矣。」
《國語辭典》:打出手  拼音:dǎ chū shǒu
1.戏剧中互相投掷传递武器的技巧,称为「打出手」。也称为「过傢伙」。
2.打架。如:「他俩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
《漢語大詞典》:拿不出手
谓自感(礼物等)轻微或不如人,不好意思拿出去。《通俗常言疏证·货财》引 元 柯丹邱 《荆钗记》:“聘礼虽有一件,只是拿不出手。” 老舍 《四世同堂》十五:“简直找不出东西来!得啦,就这五个蛋吧!真拿不出手去。”
《國語辭典》:脱手(脫手)  拼音:tuō shǒu
1.事物离开手。如:「风筝一脱手,就飞上青天。」宋。苏轼〈次韵答王巩〉诗:「新诗如弹丸,脱手不暂停。」
2.货物售出。如:「贩卖黑货,不容易脱手。」也作「脱售」。
《國語辭典》:攘臂  拼音:ráng bì
捋起袖子、伸出胳膊。形容激动奋起的样子。《孟子。尽心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二刻拍案惊奇》卷六:「妻子也奋然攘臂道:『我晓得到底容不得我。只是要我去,我也要去得明白。我与你当官休去!』」
《漢語大詞典》:试手(試手)
(1).试身手。 宋 欧阳修 《南歌子·闺情》词:“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
(2).谓试探性地出手。《西游记》第二七回:“哥哥的棍重,走将来试手打他一下,不期就打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