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府拾遗 覃韵》:见函(见函)
苏轼诗:予今正疏懒。官长幸见函。
《漢語大詞典》:函翰
缄封文翰。 唐 黄滔 《福州雪峰山故真觉大师碑铭》:“毉至,粒药以授。师曰:‘吾非疾也,不可罔子之工。’卒不之饵。其后札偈以遗法子,函翰以别王庭。夏五月二日,鸟兽悲鸣,云木惨悴,其夜十有八刻时灭度,俗寿八十有七。”
《漢語大詞典》:函牛鼎
见“ 函牛之鼎 ”。
《漢語大詞典》:函牛之鼎
大鼎。《淮南子·诠言训》:“夫函牛之鼎沸,而蝇蚋弗敢入。” 高诱 注:“函牛,受一牛之鼎也。”《后汉书·刘陶传》:“其危犹举函牛之鼎,絓纤枯之末,诗人所以眷然顾之,潸焉出涕者也。” 李贤 注:“函牛之鼎谓大鼎也。”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材能》:“人材有能大而不能小,犹函牛之鼎,不可以烹鸡。”亦省作“ 函牛鼎 ”。 宋 梅尧臣 《依韵自和送诗寄潘歙州》:“源流本慷慨,吐论皆经邦。量犹函牛鼎,吾徒媿罌缸。”
《骈字类编》:大函
晋书刘超传:常年赋税,主者常自四出结评。百姓家赀至超但作大函,村别付之,使各自书家产,投函中讫,送还县,百姓依实投上,课输所入,有踰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