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38,分5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一刀
金错刀
鼓刀
大刀头
横刀
虔刀
善刀
刀耕
长刀
刀斧
刀剪
刀镮
奏刀
刀俎
刀光
《国语辞典》:一刀  拼音:yī dāo
1.砍削一次、用刀砍削。如:「一刀毙命」、「他一刀下去,整棵树立刻被劈作两半。」
2.纸一百张。如:「一刀稿纸」。
3.古代的货币单位。《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错刀,以黄金错其文,曰『一刀直五千』,与五铢钱凡四品,并行。」
《國語辭典》:金错刀(金錯刀)  拼音:jīn cuò dāo
1.一种古代的钱币。为汉王莽时所铸,见《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宋。梅尧臣〈饮刘原甫家〉诗:「次观金错刀,一刀平五千。」
2.刀环或刀柄镀金的佩刀。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3.一种书法绘画的笔法。南唐李后主善书画,常作颤笔弯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称之为「金错刀」。《宣和画谱。卷一二。行书六。李煜》:「复喜作颤掣势人,又目其状为金错刀,光喜作行书,落笔瘦硬,而风神溢出。」
《國語辭典》:错刀(錯刀)  拼音:cuò dāo
1.治玉石的工具。
2.一种古钱。为王莽所铸,一刀值五千钱。《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王莽居摄,变汉制,以周钱有子母相权,于是更造大钱,径寸二分,重十二铢,文曰:『大钱五十。』又造契刀、错刀。……错刀,以黄金错其文,曰:『一刀直五千。』与五铢钱凡四品,并行。」
《國語辭典》:鼓刀  拼音:gǔ dāo
操刀、运刀。泛指屠宰牲畜的事。《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聂政传》:「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
《國語辭典》:大刀头(大刀頭)  拼音:dà dāo tóu
还。刀头常有环,环音谐「还」,故以大刀头暗指还。汉。无名氏〈稿砧今何在〉诗:「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漢語大詞典》:横刀
(1).横陈佩刀。三国志·魏志·袁绍传:“ 卓 曰:‘ 刘氏 种不足遗。’ 绍 不应,横刀长揖而去。”
(2).表示英勇无所畏惧。 清 谭嗣同 《狱中题壁》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 昆仑 。”
(3).兵器,一种佩刀。新唐书·王及善传:“尔佩大横刀在朕侧,亦知此官之贵乎?”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十年:“上( 唐太宗 )尝幸 未央宫 ,辟仗已过,忽於草中见一人带横刀。” 胡三省 注:“横刀者,用皮襻带之刀,横於掖下。”
《漢語大詞典》:虔刀
太平御览卷三四五引 南朝 宋 何法盛 《晋中兴书》: 三国 魏 徐州 刺史 吕虔 有佩刀,有个识刀剑的工匠看了后,认为必须身居三公之位的人才可佩带此刀。于是 吕虔 将刀赠送 王祥 , 祥 后为司空。 祥 临死时又将此刀转授其弟 王览 ,并说:“吾儿皆凡,汝后必兴,足称此刀,故以相与。”后因以“虔刀”比喻赠人的珍贵之物,谓使物得其主。 明 王世贞 《题李文正诗翰卷》:“偶与 元驭 语次及之,因举赠之,以比於虔刀之义云尔。” 明 王世贞 《送尤祠部汝白兵备广东》诗:“虔刀赠秋水,挥手帝城东。”
《漢語大詞典》:善刀
拭刀。《庄子·养生主》:“善刀而藏之。” 陆德明 释文:“善,犹拭也。”后用以指事前的准备。 明 李贽 《与友朋书》:“ 周 善藏,非万全不发,故人但见其巧於善刀,而不见其能於游刃。 顾 善发,然发而人不见,故人但见其能於游刃,而不见其巧於善刀。”
分類:事前准备
《骈字类编》:刀耕
唐 罗隐 别池阳所居 黄尘初起此留连,火耨刀耕六七年。
《国语辞典》:长刀(长刀)  拼音:cháng dāo
刀身长的刀。《宋书。卷一。武帝本纪上》:「手奋长刀,所杀伤甚众。」唐。李贺〈公莫舞歌〉:「华筵鼓吹无桐竹,长刀直立割鸣筝。」
《漢語大詞典》:刀斧
刀和斧子。古代刑具。亦借指严刑。 晋 孙绰 《喻道论》:“爰逮 三国 ,刑网滋彰,刀斧虽严,而犹不惩。” 唐 陈陶 《草木言》诗:“常忧刀斧劫,窃慕仁寿乡。”《西湖二集·寿禅寺两生符宿愿》:“若不畏刀斧,有何説话。”
《漢語大詞典》:刀剪
刀和剪子。泛指日用的切割剪裁工具。 明 杨基 《仕女四春图》诗之二:“曲曲画阑皆倚遍,一春刀剪不闻声。”红楼梦第八十回:“﹝ 寳蟾 ﹞寻死觅活,昼则刀剪,夜则绳索,无所不闹。”
《漢語大詞典》:刀镮(刀鐶)
亦作“ 刀环 ”。
(1).刀头上的环。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少阴病:“右二味,内半夏,著苦酒中,以鷄子壳置刀鐶中。” 清 王秀楚 《扬州十日记》:“刀环响处,愴呼乱起。” 清 方维仪 《旅夜闻寇》诗:“生民涂炭尽,积血染刀鐶。”
(2).汉书·李陵传:“ 立政 等见 陵 ,未得私语,即目视 陵 ,而数数自循其刀环,握其足,阴諭之,言可归还也。”环、还同音,后因以“刀环”为“还归”的隐语。 唐 高适 《入昌松东界山行》:“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 明 王世贞 《明月篇》:“东家覊妇望刀环,西邻弃妾守釵鈿。” 清 朱奕恂 《拟古出塞》诗:“少妇识雄心,不復问刀环。”
分類:刀头同音
《漢語大詞典》:奏刀
(1).运刀,进刀。语本庄子·养生主:“ 庖丁 为 文惠君 解牛……奏刀騞然。” 宋 苏轼 《十二琴铭·天球》:“有蔚者桐,僵于 下阳 之庭;奏刀而玉质,成器而金声。”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二:“﹝ 小松 ﹞又谓小心落墨,大胆奏刀,二语可为刻印二昧。”
(2).喻下笔作文。 清 钱谦益 《〈玉剑尊闻〉序》:“世之君子,有志国史者,师 慎可 之意而善用之,无惮筑舍,无轻奏刀。”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春秋笔》:“比将军至,而文成矣。见将军来,大呼曰:‘奏刀騞然,幸不辱命。’”
分類:下笔作文
《國語辭典》:刀俎  拼音:dāo zǔ
刀子和砧板,为切割鱼肉的器具。比喻宰割者或迫害者。《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国语辞典》:刀光  拼音:dāo guāng
1.刀影。引申为兵事。
2.流血。如:「刀光之灾」。
分类:流血兵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