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漏刃
从刀下漏过。谓应受到诛杀而幸免。北史·彭乐传:“西军退, 神武 使 乐 追之。 周文 大窘而走……获 周文 金带一束以归。言 周文 漏刃破胆。”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工部·邵上葵工部:“ 邵 今居忧,闻至墓次相地,白昼为人所刺,幸漏刃而逸,未知信否。”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剿抚异同:“ 江 浙 之间,沿海骚动。然其怯者漏刃破胆,忠者免胄归元,而於国事终无济也。”
分類:诛杀幸免
《漢語大詞典》:金刃
指刀剑。吕氏春秋·应同:“及 汤 之时,天先见金刃生於水, 汤 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唐律疏议·斗讼·兵刃斫射人》:“若刃伤,谓以金刃伤人。”《明律·刑律三》:“且在今例,手足他物、金刃及汤火伤,限外十日内……方准拟绞,奏请定夺。”
分類:刀剑
《韵府拾遗 艳韵》:刃剑(刃剑)
宋书礼志自晋代以来始以木剑代刃剑
《漢語大詞典》:器刃
刀刃。器,指刀具。 唐 李绰 尚书故实:“ 宣平 太傅相国 卢公 ……尝游 芍陂 ,见里人负薪者,持碧莲花一朵,已伤器刃矣。”
分類:刀刃刀具
《韵府拾遗 震韵》:匣刃
李峤贺贼帅尽灭表方倾巢而尽落伫匣刃而藏锋
《漢語大詞典》:倳刃
以刀刺入。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秦 法重,足下为 范阳 令十年矣,杀人之父,孤人之子,断人之足,黥人之首,不可胜数。然而慈父孝子莫敢倳刃公之腹中者,畏 秦 法耳。”
《漢語大詞典》:戈刃
犹兵刃。后汉书·卢植传论:“当 植 抽白刃严閤之下,追帝 河 津 之閒,排戈刃,赴戕折,岂先计哉?”参见“ 兵刃 ”。
分類:兵刃
《國語辭典》:兵刃  拼音:bīng rèn
泛称武器。《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分類:兵刃兵器
《漢語大詞典》:飞刃(飛刃)
犹飞刀。 宋 黄伯思 东观馀论·论张长史书:“ 张旭 所书《千字文》……如击剑者交光飞刃,歘忽若神。”参见“ 飞刀 ”。
《國語辭典》:飞刀(飛刀)  拼音:fēi dāo
1.可用来抛射目标物的小刀。《孤本元明杂剧。飞刀对箭。楔子》:「五口飞刀,对了我三口,留著两口防身。」
2.快刀。形容运刀迅捷如飞。《北史。卷三七。奚康生传》:「飞刀乱斫,投河溺死者甚众。」
《骈字类编》:天刃
徐寅 过骊山赋 手挂天刃,足跳地纪。
《漢語大詞典》:梃刃
棍棒和刀。 清 唐甄 潜书·利才:“况豪杰之身,家国倚之,而肯冒梃刃,婴木索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邵女:“若以命自安,以分自守,百折而不移其志,此岂梃刃所能加乎?”
分類:棍棒
《骈字类编》:宝刃(宝刃)
唐 刘长卿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 古剑 铁衣今正涩,宝刃犹可试。
《韵府拾遗 震韵》:刘长卿诗宝刃犹堪试
《漢語大詞典》:铁刃(鐵刃)
泛指金属制成的兵器。
分類:金属兵器
《國語辭典》:合刃  拼音:hé rèn
交兵、交锋。《淮南子。兵略》:「虽誂合刃于天下,谁敢在于上者。」《汉书。卷四九。晁错传》:「臣又闻用兵,临战合刃之急者三。」
分類:交锋
《漢語大詞典》:琼刃(瓊刃)
即 玉斧 ,传说中的仙人 许翽 的小名。 南朝 梁 陶弘景 《华阳颂》:“方隅游 琼刃 , 华阳 栖隐居。”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寄题罗浮轩辕先生所居》:“金公的的生炉际, 琼刃 时时到梦中。” 明 王志坚 《表异录·仙趣》:“ 许长史 子名 玉斧 ,女名 素同 。真誥称 琼刃 ,言 玉斧 也。”参阅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卷二。
分類:仙人小名
《漢語大詞典》:束刃
捆扎兵器。周书·杨忠传:“ 梁 人束刃於象鼻以战, 忠 射之,二象反走。” 唐 柳宗元 《鼓吹铙歌·吐谷浑》:“王旅千万人,衔枚默无譁。束刃踰山徼,张翼纵漠沙。”
分類:捆扎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