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脉散(脈散)
亦作“脉散”。 水道分流。犹如血脉分散,故名。 晋 潘尼 《东武馆赋》:“潜流旁注,飞渠脉散。”文选·左思〈蜀都赋〉:“沟洫脉散,疆理綺错。” 张铣 注:“脉散言沟洫水分散,犹血脉分散也。”
《漢語大詞典》:凋散
零落分散。晋书·刘毅传:“且属县凋散,示有所存,而役调送迎不得止息,亦谓应随宜并合以简众费。” 南朝 陈 周弘正 《还草堂寻处士弟》诗:“故老多零落,山僧尽凋散。” 清 曾国藩 《箴言书院记》:“ 国藩 以 道光 戊戌通籍于朝。 湘 人官京师者,多同时辈流。其射策先朝耆年宿望,凋散略尽。” 潘漠华 《人间》:“流浪的也较前稀少了,赌博也较前衰落了,唱曲的也较前凋散了,东西聚着谈笑的也较前少见了。”
分類:零落分散
《國語辭典》:散开(散開)  拼音:sàn kāi
1.分散四处。如:「原地散开」、「导游讲解完毕,大家才纷纷散开。」
2.军事上为减少敌火损害及发挥我方火力,将班内各兵之间隔距离增大。
《國語辭典》:分神  拼音:fēn shén
1.费心。如:「劳您分神照顾。」
2.分心,用一部分精神兼顾别的事。
《漢語大詞典》:散置
分散放置。 汉 王充 论衡·书虚:“岂分槖中之体,散置三江中乎?”晋书·艺术传·麻襦:“乞得米穀不食,輒散置大路,云飴天马。”
《漢語大詞典》:洒流(灑流)
疏导分散水流。文选·张衡〈南都赋〉:“其水则开竇洒流,浸彼稻田。” 李善 注引《汉书音义》:“洒,分也。” 清 张惠言 《祭金先生文》:“ 乾隆 之初, 婺源 江公 ,刊榛兑途,洒流就东。”
《漢語大詞典》:分意
分散精神。 明 高启 《青丘子歌》:“ 青丘子 闻之不分意,吟声出吻不絶咿咿鸣。”
自度,料想。太平广记卷一一○引《辨正论·竺长舒》:“於邑内遭火,屋宇连栋,甍簷相继,火至皆焚。 长舒 家正住下风,分意烧毁。”
《國語辭典》:收缩(收縮)  拼音:shōu suō
由大变小或由长变短缩聚起来。宋。苏轼〈御试制科策〉:「夏则川泽洋溢,冬则水泉收缩。」
《國語辭典》:集合  拼音:jí hé
1.聚在一处。《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向乃集合上古以来历春秋六国至秦汉符瑞灾异之记,……凡十一篇,号曰洪范五行传论。」
2.数学上指由具有一定属性的事物所构成的团体。
《漢語大詞典》:散洒(散灑)
(1).分散洒下。 宋 苏舜钦 黎明 《淮上喜雨联句》:“乱点踰广津,散洒入原土。”
(2).指洒水。 唐 苏颋 《小园纳凉即事》诗:“散洒纳凉气,萧条遗世情。”
《漢語大詞典》:迁散(遷散)
迁移分散。宋书·索虏传论:“久矣, 匈奴 之与中国业也…… 魏 代分离,种落迁散,数十年间,外郡无风尘之警。”
分類:迁移分散
《漢語大詞典》:孤睽
乖离分散。 汉 扬雄 《法言·重黎》:“ 秦 失其猷,罢侯置守。守失其微,天下孤睽。” 李轨 注:“睽,犹乖离也。” 汪荣宝 义疏:“孤睽双声连语,乖离分散之意。单言之则曰睽。《杂卦》传:睽,乖也。长言之则曰睽孤……倒言之则曰孤睽。其义一也。” 宋 苏洵 《兵制》:“兵强,故末大不掉;兵弱,故天下孤睽。”
分類:乖离分散
《漢語大詞典》:积波(積波)
聚在一起迅速向四面分散的波纹。 晋 陆云 《与兄平原书》之六:“元兵时纷若屯云,焕若积波,授教斯謐,静言勿譁。”
《國語辭典》:集散  拼音:jí sàn
聚集与分散。如:「柳州是著名的木材集散中心。」
《漢語大詞典》:被丽(被麗)
分散貌。《文选·宋玉〈风赋〉》:“至其将衰也,被丽披离,衝孔动楗。” 李善 注:“被丽、披离,四散之貌也。” 汉 扬雄 《甘泉赋》:“攒并閭与茇葀兮,纷被丽其亡鄂。” 唐 杨炯 《梓州惠义寺重阁铭》:“ 长平山 兮建重阁,上穹隆兮下磅礴,纷被丽兮駢交错,严色相兮冲寂寞。” 林纾 《游西溪记》:“野柳无次,被丽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