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狐臭  拼音:hú chòu
患者腋窝、乳晕、脐及外阴等汗腺的分泌物,会发出类似狐骚的气味,故称为「狐臭」。与种族及遗传有关,多自青春期始。严重时,可以手术去除狐臭源头的汗腺。也称为「胡臭」、「狐臊」、「狐骚」、「狐骚臭」、「腋臭」、「愠羝」。
《國語辭典》:墨囊  拼音:mò náng
乌贼、章鱼等软体动物体内能分泌黑色汁液的囊状器官。遇到敌害时,将囊内黑液随水喷出,使水混浊,借以逃脱。
《國語辭典》:蜡渣(蠟渣)  拼音:là zhā
虫蜡的渣子是白的,蜂蜡的渣子是黄的,故蜡渣常用来形容人脸色惨白或惨黄。《崇祯本金瓶梅》第五回:「王婆当时就地下扶起武大来,见他口里吐血,面皮蜡渣也似黄了,便叫那妇人出来,舀碗水来,救得苏醒。」也作「蜡查」。
《国语辞典》:动情素(动情素)  拼音:dòng qíng sù
由卵巢所分泌出的雌性激素,能引发并维持雌性的第二性徵,如乳房增大、皮下脂肪增厚、臀部变宽、开始有月经等;并能刺激子宫壁增长。也称为「雌性素」。
《漢語大詞典》:香鼠
香鼬。以分泌液有香气而得名。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兽:“香鼠至小,仅如指擘大。穴于柱中。行地上疾如激箭。”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予乡 密县 西山中,多香鼠,较凡鼠颇小,死则有异香。”红楼梦第一○五回:“香鼠筒子二十件。”
分類:分泌香气
《國語辭典》:树胶(樹膠)  拼音:shù jiāo
1.某些植物所分泌的胶质,为数种多糖类的混合物,遇水体积涨大,水多则呈黏液状。可制药、糖果、胶水等。
2.橡树皮分泌的物质,乾涸后形成的弹性软块。也称为「弹性树胶」、「橡皮」、「橡胶」。
《漢語大詞典》:踟蛛
即蜘蛛。节肢动物。有脚四对,肛门尖端的突起能分泌黏液,黏液与空气接触凝成细丝,用以结网捕食昆虫。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故 太昊 师踟蛛而结网, 金天 据九鴈以正时。”
《漢語大詞典》:槐膏
槐树分泌的树脂。 唐 李廓 《夏日途中》诗:“日色欺清镜,槐膏点白衣。”
《漢語大詞典》:蜂乳
即王浆。工蜂咽腺所分泌的一种乳糜。是蜂王幼虫期、产卵期和幼虫期工蜂、雄蜂的食料。含有蛋白质、葡萄糖、脂肪、矿物质、B族维生素和激素等,对人体能促进新陈代谢,并增强对疾病抵抗力,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也称蜂皇浆。
《國語辭典》:耳垢  拼音:ěr gòu
为外耳道耵聍腺所分泌的淡黄色黏稠液体或蜡状物质,和外耳道皮肤剥落上皮混合后的产物。也称为「耳垢」,俗称为「耳屎」。
《國語辭典》:口香糖  拼音:kǒu xiāng táng
一种树胶,加入玉蜀黍糖浆、白糖和调味料所制成的糖果,只可咀嚼,不可吞下。
《漢語大詞典》:油汗
(1).皮肤分泌的油脂和汗液的混合物。 鲁迅 《呐喊·风波》:“忽然看见 赵七爷 满脸油汗,瞪着眼,准对伊冲过来。”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六:“ 杜善人 脸上冒油汗,手联手,放在小腹边。”
(2).方言。即蚜虫。《解放日报》1945.8.3:“油汗,昆虫学上叫蚜虫。”参见“ 蚜虫 ”。
《國語辭典》:蚜虫(蚜蟲)  拼音:yá chóng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同翅目。身体作卵圆状,呈绿色、棕色或黄色,成虫多无翅。通常群体栖息于植物根、茎、叶上,以管状的口器吸取汁液维生,能使植物枯萎,被视为害虫。蚜虫会分泌蜜汁以养幼虫,蚂蚁亦喜食此蜜汁,故有外敌袭击蚜虫时,蚂蚁会保护蚜虫,赶走外敌,此即为蚜虫与蚂蚁的共生现象。蚜虫的种类繁多,通称为「腻虫」。
《國語辭典》:王浆(王漿)  拼音:wáng jiāng
工蜂咽腺所分泌的一种乳状液体。用以喂养幼蜂王。味酸甜,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國語辭典》:望诊(望診)  拼音:wàng zhěn
观察病者神色、形态、舌象、大小便和其他排泄物以判断病情的诊断方法。
《國語辭典》:唾液  拼音:tuò yè
由口腔黏膜与唾腺分泌液混合而成的黏液。可滋润口腔,浸渍食物,还能化解淀粉,有部分消化作用。也称为「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