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经世致用(经世致用)  拼音:jīng shì zhì yòng
治理世事,切合实用。如:「经世致用之学。」
《国语辞典》:会文切理(会文切理)  拼音:huì wén qiè lǐ
切合文理。《旧唐书。卷七四。列传。马周》:「举要删芜,会文切理,一字不可加,一言不可减。」《宋史。卷三四八。列传。黄葆光》:「葆光善论事,会文切理,不为横议所移,时颇推重。」
分类:切合文理
《国语辞典》:结尾应酬语(结尾应酬语)  拼音:jié wěi yìng chóu yǔ
为书信末尾的客套话。以切合情景,适当运用为要旨。如在书信最后写「寒流来袭,尚冀珍重。」即是。
《国语辞典》:扣题(扣题)  拼音:kòu tí
切合题旨。如:「作文时要注意扣题,抓紧题意再发挥。」
《漢語大詞典》:对景挂画(對景掛畫)
比喻两相切合。镜花缘第九二回:“黄昏二字,虽是对景掛画,就只可惜是个俗语。”
分類:相切切合
《漢語大詞典》:覈理
1.切合事理。韩非子·扬权:“夫道者弘大而无形,德者覈理而普至。”
2.审理。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刑法:“今法司覈理一狱,必求深刻,欲成其考课。”
《國語辭典》:保护人(保護人)  拼音:bǎo hù rén
对经专科医师诊断或鉴定为严重之病人负监督与保护责任之人。
《国语辞典》:称体裁衣(称体裁衣)  拼音:chèng tǐ cái yī
切合身材,以裁制衣服。语本《南齐书。卷四一。张融传》:「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减称卿之体。」后用以比喻事情做得刚好合适。
《漢語大詞典》:切理厌心(切理厭心)
亦作“ 切理饜心 ”。 切合事理而令人心满意足。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体性:“显附者,辞直义畅,切理厌心者也。”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叙》:“小官等猥以菲才,夙叨恩眷,凡是宾客燕见,罔不随侍左右,旁聆寳训,道通天地之外,思入风云之中,批郤导窾,切理饜心。”
《漢語大詞典》:切状(切狀)
切合情状。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
《國語辭典》:切中时弊(切中時弊)  拼音:qiè zhòng shí bì
确切地指出当前社会的弊病。如:「这篇时事评论切中时弊,发人深省。」
《漢語大詞典》:入理切情
合乎道理,切合实情。 清 恽敬 《与秦省吾》:“ 侯君 妙才,同携游屐,是以逸情远兴,苍莽而来,而入理切情之言,反不能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