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刑事调查(刑事调查)  拼音:xíng shì diào chá
对于刑事案件,根据法定程序并运用各种技术,予以侦查,以求了解犯罪事实。
《国语辞典》:辅佐人(辅佐人)  拼音:fǔ zuǒ rén
法律上指刑事案件于起诉后,与被告或自诉人,有一定关系之人,得在法院辅佐被告或自诉人陈述意见的人。目的在补充被告或自诉人之诉讼行为之不足。
《国语辞典》:免诉(免诉)  拼音:miǎn sù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02条规定,刑事案件有曾经判决确定、时效已完成、曾获大赦或犯罪后法律已废止其刑罚者,应谕知免诉之判决。
《国语辞典》:签结(签结)  拼音:qiān jié
检查官对于某些刑事案件,以签写行政文书的方式,向上级报告该案的侦查已告终结,罪责不能成立,而不必以司法文书予以不起诉处分。
《国语辞典》:饬回(饬回)  拼音:chì huí
法律上指检察官于刑事案件程序上讯问当事人后,认为无交保、责付或限制住居之必要后,命其于侦讯后可径自离去。如:「检察官认为他与此案并无重大关连后,便下令予以饬回。」
《国语辞典》:一一○  拼音:yī yī líng
供交通事故、意外事件等刑事案件报警专用的电话号码。
《漢語大詞典》:附带民事诉讼
“刑事诉讼中附带民事诉讼”的简称。在一个刑事案件中附带提起的关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引起的民事赔偿问题的诉讼。只有在被害人的物质损失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情况下,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國語辭典》:审判官(審判官)  拼音:shěn pàn guān
1.在法庭上负责审判的官员。一般指审判长。
2.军事演习中,称判定演习得失胜负的人为「审判官」。
《漢語大詞典》:鉴定人(鑑定人)
(1).指对工程建设、新工艺、新产品等具有鉴定资格的专门人员。
(2).法律名词。指能够运用科学技术和专门知识查明刑事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并作出鉴定结论的人员。有专职的,如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法医等;也有指派、聘请的,如医生、教授、科学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