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刑徒
(1).受刑之人;囚徒。墨子·公孟:“子亦闻乎,匿刑徒之有刑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齐 使者如 梁 , 孙臏 以刑徒阴见。” 唐 李白 《古风》诗之三:“刑徒七十万,起土 驪山 隈。”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 秦始皇 怒,使刑徒三千人斫树成光山,向 湘神 表示皇帝的威力。”
(2).指徒刑。《隋书·刑法志》:“流役六年,改为五载,刑徒五岁,变从三祀。”
《漢語大詞典》:弛刑徒
解除枷锁的刑徒。 唐 李商隐 《哭虔州杨侍郎虞卿》诗:“如何大丞相,翻作弛刑徒。”资治通鉴·汉光武建武二十六年“今中郎将弛刑五十人” 元 胡三省 注:“弛刑者,弛刑徒也。説文‘弓解曰弛’,此谓解其罪而输作者。”
《漢語大詞典》:刑徒砖(刑徒磚)
东汉 时代埋葬刑徒时所刻的文字砖,和刑徒一同埋入坑内。上刻刑徒部属、来自何地、刑名、姓名和死亡日期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