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91,分67页显示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29  30  31  3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寒刑
变刑
熬刑
当刑而王
丹壳猩刑
电刑
典图刑法
饬刑
诚己刑物
鹑刑
前刑而法
囊括政刑
裒汇刑律
扑作教刑
殊死刑
《骈字类编》:寒刑
素问:乙巳相会,金运太虚,反受火胜,故非太过也。即姑洗之管,太商不应,火胜热化,水复寒刑,此乙庚失守,其后三年,化成金疫也。
《漢語大詞典》:变刑(變刑)
处理非常事件时,临时使用的刑法。 清 唐甄 潜书·权实:“国有常刑,有变刑。常刑者,律刑也;有司议之,人主不敢私。变刑者,雷霆之威也;英主神之,羣众不得与。常刑齐小人,变刑以治元恶。”
《國語辭典》:熬刑  拼音:áo xíng
忍受刑罚。《三国演义》第二三回:「吾今熬刑不过,只得供招。」
《漢語大詞典》:当刑而王(當刑而王)
汉书·黥布传:“少时客相之,当刑而王。及壮,坐法黥, 布 欣然笑曰:‘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后谓先经受磨难而后飞腾黄达。 明 沈鲸《双珠记·僧榻传音》:“我爹爹是个大儒,指望立身行道;今遭此患难,那有出头之日。这时节难道是当刑而王?”
《分类字锦》:丹壳猩刑(丹壳猩刑)
苏轼 冉和曾仲锡荔支诗 本自玉肌非鹄浴,至今丹壳似猩刑。
分类:荔支
《國語辭典》:电刑(電刑)  拼音:diàn xíng
1.用高压电处死罪犯的刑罚。
2.通电于人体,逼人招供的酷刑。
《分类字锦》:典图刑法(典图刑法)
国语:太子晋曰:省其典图刑法。
分类:偶字
《漢語大詞典》:饬刑(飭刑)
饬正刑法。一说谓修缮监狱、刑具。吕氏春秋·音律:“夷则之月,修法飭刑,选士厉兵,詰诛不义,以怀远方。” 高诱 注:“夷则,七月也。飭读如敕。飭正刑法,所以行法也。” 陈奇猷 校释:“飭、饰通。但《孟秋》云‘是月也。命有司,修法制,缮囹圄,具桎梏’,则此飭当读为饰,谓缮饰也。 高 读飭为敕,非也。”
《漢語大詞典》:诚己刑物(誠己刑物)
谓自己做到真诚,以匡正社会,为众人所取法。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但知私财不入,公事夙办,便云我能治民;不知诚己刑物,执轡如组,反风灭火,化鴟为凤之术也。”
《漢語大詞典》:鹑刑(鶉刑)
宋史·王安石传:“有少年得斗鶉,其儕求之不与,恃与之昵輒持去,少年追杀之。 开封 当此人死, 安石 駮曰:‘按律,公取、窃取皆为盗。此不与而彼携以去,是盗也;追而杀之,是捕盗也,虽死当勿论。’”后将此案称为“鶉刑”。《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文章谩説自天成,曲学偏邪识者轻。强辩鶉刑非正道,误餐鱼饵岂真情。”
《韵府拾遗 洽韵》:前刑而法
商子:效于古者,先德而防,治于今者,前刑而法。
《分类字锦》:囊括政刑
李令琛《书史百家对》:虽云有异于微言,亦可观于小道。或激扬仁义,或囊括政刑,或富国成家,或惩恶劝善。进既资于助国,退亦取于理身。
分类:
《分类字锦》:裒汇刑律(裒汇刑律)
唐书刘瑑传迁刑部侍郎乃裒汇敕令可用者由武德讫大中凡二千八百六十五事类而析之参订重轻号大中刑律统类以闻法家推其详
分类:刑部
《国语辞典》:扑作教刑  拼音:pū zuò jiào xíng
扑,戒尺;教刑,古时一种刑罚。「扑作教刑」指以戒尺责打不守教令的人。后多用以称责打。《书经。舜典》:「鞭作官刑,扑作教刑。」《老残游记》第九回:「这时候比你少年在书房里贵业师握住你的手『扑作教刑』的时候何如?」
《漢語大詞典》:殊死刑
斩首的死刑。后汉书·梁统传:“臣窃见 元 哀 二帝轻殊死之刑以一百二十三事。手杀人者,减死一等。” 李贤 注:“《东观记》曰:‘ 元帝 初元 五年,轻殊死刑三十四事; 哀帝 建平 元年,轻殊死刑八十一事。’”
分類:斩首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