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钱亿年(一一○○~一一八四),字伯寿,浦江(今属浙江)人。遹孙。高宗绍兴初以荫入仕。孝宗乾道初以右朝散大夫致仕。五年(一一六九),落致仕,除权利州路提点刑狱(《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八○),未赴。淳熙十一年卒,年八十五。有《云巢集》,已佚。《敬乡录》卷三有传。今录诗七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1 【介绍】: 宋湖州德清人,字行之。以父任知歙县。累迁梓州路转运副使,招补兵籍,筑城二十余里。以忤王黼,罢去。久之,起提点京东刑狱,改江西转运副使。高宗即位,知温州。帝东幸,知原由海道转粟及金缯十余万,召见称奖。官至徽猷阁待制、知临安府,奉祠卒。
全宋文·卷三○五四
卢知原(?——一一四一),字行之,湖州德清(今浙江德清)人。以父任知歙县,政和中累迁至梓州路转运副使。宣和中罢去,久之起提点京东刑狱,改江西转运副使。进直秘阁,为江淮荆浙等路发运使。升秘阁修撰,提举河北。高宗即位,复龙图阁、知温州。建炎四年,擢右文殿修撰、管内安抚使。绍兴元年,召为添差两浙转运使。罢,提举江州太平观。改徽猷阁待制、知临安府,复以旧职奉祠。绍兴十一年卒。《宋史》卷三七七有传。
詹公荐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六三七
詹公荐,字文举,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政和二年由上舍登进士。张邦昌僭位,公荐间道至济州,高宗嘉纳之。擢太常丞,迁祠部郎中,出为广东提刑。绍兴十二年提举广东常平。见《万姓统谱》卷六七,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卷一七五,《金石续编》卷一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2—1164 【介绍】: 宋杭州钱塘人,字茂实。少从张九成学。高宗绍兴五年省试第一,除秘书省正字。上疏请奖忠谠、戒滥进、惜民力、作士气,时方议休兵,罢为阆州教授。后召为秘书丞,迁监察御史。请补外,知兴化军,终知严州。有《尚书解》、《礼记讲义》、《梅窗杂著》。
全宋文·卷四二九八
樊光远(一一○二——一一六四),字茂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从张九成学,绍兴五年省试第一,遂中进士第,调秀州海盐县主簿。历秘书省正字,罢为阆州教授。召为秘书丞,除监察御史,迁工部员外郎。补外知兴化军,除福建路提点刑狱,徙知严州。隆兴二年卒,年六十三。见汪应辰《文定集》卷二二《吏部郎樊茂实墓志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3—1175 【介绍】: 宋开封人,南渡后居宁国太平,字仁甫。吕夷简从曾孙。徽宗宣和七年进士。屡辟主管机宜文字。历知德安县,招辑流亡,建学舍以教其子弟。累除权礼部侍郎,凡内禅典礼前未有者,多所订正。官终知池州、徽州。
全宋文·卷四三四七
吕广问(一一○三——一一七五),字仁甫,宣州太平(今安徽太平东)人。年二十,贡太学。宣和七年进士,授宣州士曹掾,改司理参军,调徽州婺源县主簿。入权邦彦、李光幕府。光南迁,罢居黄山之隅。后知江州德安县,通判筠州、虔州。召为礼部员外郎。绍兴二十七年提举江南东路常平茶盐公事,移浙西路,迁本路提点刑狱兼权湖州。除直秘阁、两浙路转运副使。迁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拜起居郎,除权礼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出知池州,以病移徽州。乾道六年卒,年七十三。见《南涧甲乙稿》卷二○《吕公墓志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3 【介绍】: 宋陵井监仁寿人,字迪孺。徽宗崇宁五年进士。知阆中县,迁祠部员外郎。钦宗靖康二年,闻金人欲废赵氏立张邦昌,乃扪其膝曰:“不能为贼臣屈!”挂冠而去,自号扪膝居士。高宗即位,从京师趋行在,复为郎。因论迁都之害,为李纲所重,除四川抚谕官,督输四川漕计、羡缗及常平钱物。建炎二年,刷川纲金帛八百余万缗,乞留用为陕州五路军粮犒设之费。绍兴元年知果州,五年移知普州,上书言蜀守备之策。改夔州路提点刑狱。因勾龙如渊荐,召对,除驾部员外郎,迁潼川府路转运副使。十年,直秘阁、知遂宁府。有《扪膝稿》。
全宋诗
喻汝砺(?~一一四三),字迪孺,仁寿(今属四川)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赐学究出身(《舆地纪胜》卷一五八)。钦宗靖康初官祠部员外郎,金人陷汴京,立张邦昌为楚帝,汝砺弃官归邛山之阳,自号扪膝先生。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知果州,五年,知普州,九年,提点夔州路刑狱,十年,知遂宁府,迁潼川府路转运副使(《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六、八五、一三一、一三四、一三七)。十一年罢,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三年卒(同上书卷一四一、一四八)。有集十四卷,刘光祖为之序(《桯史》卷一四),已佚。《两宋名贤小集》中存有《扪膝稿》一卷。 喻汝砺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底本,参校《成都文类》、《全蜀艺文志》等引诗,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三八八八
喻汝砺(?——一一四三),字迪儒,仁寿(今四川仁寿)人。崇宁五年赐学究出身。政和二年,知阆中县。迁祠部员外郎。张邦昌僭立,趣百官入贺,汝砺扪膝谓不能为贼臣屈,遂挂冠去,时称扪膝先生。建炎元年六月为四川抚谕官,二年三月勒停。绍兴元年起知果州,五年移知普州,九年改提点夔州路刑狱公事。十年正月除驾部员外郎,迁潼川府路转运副使。十一年罢为直秘阁,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三年卒。著有《扪膝稿》。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三、六、一四、一六、九四、一三一、一三四、一三七,《宋史》卷四五三《孙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3—1170 【介绍】: 宋襄阳谷城人,寓居台州,字瞻叔。王纲子。高宗绍兴八年进士。累迁太府少卿。孝宗时,除户部侍郎,充川、陕宣谕使,擢为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附汤思退力主宋金和议,专以割地啖敌为得计。后罢。乾道元年,起知福州兼福建路安抚使,加资政殿大学士,移知温州。有《汉滨集》。
全宋诗
王之望(?~一一七○),字瞻叔,襄阳谷城(今属湖北)人。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调处州教授。入为太学录,迁博士。十八年,出知荆门军(《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八)。提举荆湖南常平茶盐公事,改潼川府路转运判官。三十年,总领四川财赋军马钱粮。三十二年,为川陕宣谕使(同上书卷一九八、二○○)。孝宗即位,除户部侍郎。隆兴初,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未几,权江淮都督府参赞军事,俄兼直学士院。二年(一一六四)拜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居天台。乾道元年(一一六五)起知福州、福建路安抚使。移知温州,寻复罢。六年冬卒。谥敏肃(《宋会要辑稿》)。有《汉滨集》六十卷(明焦竑《国史经籍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六卷。《宋史》卷三七二有传。 王之望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汉滨集》为底本,酌校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四三五一
王之望(一一○四——一一七一),字瞻叔,襄阳谷城(今湖北谷城)人,后寓居台州。初以父荫入仕,绍兴八年登进士第,为处州教授。历知荆门军、湖南提举常平茶盐、潼川府路转运判官、成都府路转运副使。四川军兴,除太府少卿,总领全蜀财赋。孝宗即位,改户部侍郎,充川陕宣谕使。及还朝,参赞江淮都督府军事。继权直学士院,除吏部侍郎。隆兴二年,自右谏议大夫拜参知政事,未几兼同知枢密院事。时和战未决,之望力附和议,以言者论罢,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乾道初起知福州,为福建路安抚使,移知温州。乾道七年卒,年六十八,谥敏肃。著有《汉滨集》。见本集卷八《候边事少宁乞差宫祠朝劄》,《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八九、仪制一一之六,《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七,《宋史》卷三七二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镇江府金坛人,字胜中,一作胜仲。徽宗政和二年(一作八年)进士。授宣州大平丞,泰州兴化令,以平盗功改通判邵州。高宗绍兴七年为宗正丞。终秘书少监。善为诗,尤工绝句。有《华阳居士集》。
全宋诗
谭知柔,字胜仲,金坛(今属江苏)人。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授宣州太平丞,历知泰州兴化,江州德安、衡州茶陵县。以平黄冈盗功通判邵州。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为宗正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二),兼权礼部郎官,官终秘书少监。有《华阳居士集》,已佚。《京口耆旧传》卷八、《南宋馆阁录》卷七、元《至顺镇江志》卷一八有传。今录诗五首。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九八○
向宗厚,字履方。建炎末为枢密院计议官。绍兴元年为祠部员外郎、知温州。历官吏部郎中、浙西提刑。见《苕溪集》卷四三、四五,《宋会要辑稿》礼一三之九、食货六一之七、食货六一之一三。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吴伟明,字元昭,福建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明弘治《八闽通志》卷五二)。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兴化军(明弘治《兴化县志》卷七)。八年,知徽州(《淳熙新安志》卷九)。九年,为应天府提点刑狱(《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八),兼转运副使。十年,提举台州崇道观(同上书卷一三四)。又为居士,南岳下十六世,径山宗杲禅师法嗣(《五灯会元》卷二○)。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三○八四
吴伟明,字元昭,邵武(今福建邵武)人。登崇宁五年进士第。初官崇德尉,绍兴二年知兴化军。八年,以左朝奉大夫知徽州。九年,除直秘阁、提点应天府路刑狱公事,又兼转运副使。次年请祠,主管台州崇道观。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八、一三四,《新安志》卷九,明弘治《八闽通志》卷五二,雍正《福建通志》卷三○、三三。
全宋文·卷三二○四
吴伟明,字元昭,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崇宁五年进士及第,初官崇德尉,绍兴中以朝散郎知兴化军,迁左朝奉大夫、知徽州;九年,除直秘阁、应天府路提刑兼转运副使,旋奉祠主管台州崇道观。参道于海上洋屿庵,与弥光藏主为法友。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七、一二八、一三四,《罗湖野录》卷三,嘉靖《邵武府志》卷一三,《宋诗纪事补遗》卷三二。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赵子岩,字少隐。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知邵州,曾植梅竹于郡斋,榜曰青白堂。官终朝议大夫、广西转运使。事见《增广笺注简斋诗集》卷二七《题赵少隐青白堂三首》胡稚注。
全宋文·卷四○八八
赵子岩,字少隐,宗室,子崧弟。绍兴三年任广西转运判官,七年任广东转运判官。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李弥逊《筠溪集》卷四,雍正《广东通志》卷二六,《桂故》卷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6—1168 【介绍】: 宋温州人,字希深。登进士第。历秘书正字,累官中书舍人,以忤秦桧意被黜。后提举湖北常平,徙知嘉州,除成都路运判,改潼川路提刑。孝宗乾道二年除金部郎中,官终福建提刑。长于理学,尤精《论语》,每见学者必与讲论。
全宋诗
何逢原(一一○六~一一六八),字希深,永嘉(今浙江温州)人。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进士。除敕令所删定官。十年,迁秘书省正字。十四年,通判池州。十八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十九年,以忤秦桧出为两浙东路安抚司参议官。二十五年,提举荆湖北路常平茶盐,徙知嘉州。三十年,为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八、一五二、一五八、一五九、一七○、一八五)。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出为福建路提点刑狱。四年卒,年六十三(《梅溪后集》卷二九《何提刑墓志铭》)。有集,今不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6 【介绍】: 宋顺昌人,字岩起。高宗建炎二年进士。累迁枢密院计议官,通判漳、泉二州。以参政陈康伯荐,召为将作监丞,改广西转运使,迁提点刑狱,除知静江府,兼广东经略安抚使,终直秘阁。家聚书万卷。有《龙山文集》。
全宋文·卷四二九七
余良弼(一一○二——一一六六),字岩起,南剑州顺昌(今福建顺昌)人。建炎二年进士。累迁枢密院计议官,通判漳、泉二州。九迁至左朝请大夫、直秘阁、权发遣静江军府、充广南西路兵马都钤辖、主管经略安抚司公事。乾道二年四月卒,年六十五。见胡铨《广东经略余公墓志铭》(《胡澹庵先生文集》卷二七),《宋诗纪事》卷六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正仲,号湛然居士。徽宗大观三年进士。高宗绍兴中由提点浙西刑狱召为秘书少监,同修《哲宗实录》。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秦桧欲其使金议地界,许以归来坐政事堂,表臣不答。又以议大礼忤意,罢去。寻起知婺州,有治绩。请祠归。卒年六十七。
全宋诗
吴表臣,字正仲,晚号湛然居士,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官通州司理参军。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守监察御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一),迁右正言,知信州(同上书卷三九)。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召为司勋员外郎(同上书卷四三),累迁吏部尚书兼侍读兼资善堂翊善。十二年,以忤秦桧罢。未几起知婺州。卒年六十七。《宋史》卷三八一有传。
全宋文·卷三八一九
吴表臣,字正仲,晚号湛然居士,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登大观三年进士第,擢通州司理。建炎中累官监察御史,守右正言。以病出知信州。绍兴初召为司勋郎中,迁左司,二年除左司谏。五年提点浙西刑狱,召试秘书少监。七年正月试太常少卿,除中书舍人、给事中、兵部侍郎,徙礼部侍郎兼侍读,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以议大礼忤意罢去,俄起知婺州,复敷文阁待制,奉祠。十九年以曹筠劾其肆意欺罔,无所忌惮,遂罢。家居数年,卒,年六十七。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一、三三、八五、一二七、一六○,《宋史》卷三八一本传。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九七一
夏之文,字蒙夫,福州福清(今福建福清)人,臻子。政和八年进士,历太常博士、提举两浙西路茶盐公事、户部郎中。绍兴中为左朝请郎、主管台州崇道观。后官终江西提刑。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八之七○、食货二六之九、食货三二之二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二、六三、六六,《淳熙三山志》卷二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