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991
典故
5
词典
432
佛典
2
其它
552
共991,分67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刑科
怀刑
宫刑
刑臣
主刑
斩刑
评刑
狱刑
过刑
见刑
即刑
杖刑
作刑
甫刑
腐刑
《漢語大詞典》:
刑科
(1).刑法的条款。 唐 道宣
《
续高僧传·唐伪郑沙门释智命传
》
:“既不遂志,惟思剪鬀不累刑科。” 梁斌
《红旗谱》
五二:“读书本子行了,懂得什么刑科大事。”
(2). 明 清 时六科之一,负责处理刑事案件。
《初刻拍案惊奇》
卷十六:“ 稽清 知县,也行取做刑科给事中。”
《
红楼梦
》
第一○五回:“我在刑科里打听,倒没有听见两王復旨的信。” 张德泽
《清代国家机关考略》
:“刑科,稽核刑名案件,注销刑部文卷。”
分類:
刑法
条款
六科
负责
责处
理刑
刑事案件
《國語辭典》:
怀刑(懷刑)
拼音:
huái xíng
畏法。《论语。里仁》:「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聊斋志异。卷一○。葛巾》:「然因伏床之恐,遂有怀刑之惧。」
分類:
刑律
守法
《國語辭典》:
宫刑(宮刑)
拼音:
gōng xíng
男子去势、女子幽闭的刑罚,与墨、劓、剕、大辟并称五刑。《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也称为「腐刑」。
分類:
宫刑
中国
五刑
阉割
男子
生殖器
《國語辭典》:
刑臣
拼音:
xíng chén
宦官、太监。因太监须割除生殖器官,如同受刑一般,故称为「刑臣」。《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行者甚众,岂唯刑臣。」《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上》:「刑臣石显用事。」
分類:
受过
宫刑
阉人
宦官
《國語辭典》:
主刑
拼音:
zhǔ xíng
独立执行的刑罚,相对于从刑、附加刑而言。依我国现行刑法规定,主刑分为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及罚金五种。也称为「本刑」。
分類:
主刑
法律
主管
法律名词
刑事
审判
机关
犯罪
判处
处刑
刑罚
独立
适用
《国语辞典》:
斩刑(斩刑)
拼音:
zhǎn xíng
古代的一种刑罚。本以车裂为刑,后指斩首或斩腰。
分类:
斩刑
刑罚
车裂
后指
斩首
《漢語大詞典》:
评刑(評刑)
(1).批评刑法。
《商君书·赏刑》
:“所谓壹教者,博闻、辩慧、信廉、礼乐、修行、羣党、任誉、清浊,不可以富贵,不可以评刑,不可独立私议以陈其上。”
(2).判案,量刑。 唐
白居易
《薛元赏可华原县令制》
:“以 元赏 前为廷尉丞,察狱评刑,颇闻敬慎。”
分類:
批评
判案
刑法
量刑
《漢語大詞典》:
狱刑(獄刑)
犹刑罚;讼案。
《
左传·文公六年
》
:“ 宣子 於是乎始为国政,制事典,正法罪,辟狱刑,董逋逃。”一本作“ 刑狱 ”。
《
吕氏春秋·季秋
》
:“﹝季秋之月﹞乃趣狱刑,无留有罪。”
《
汉书·刑法志
》
:“原狱刑所以蕃若此者,礼教不立,刑法不明……狱豻不平之所致也。”
分類:
刑罚
讼案
《漢語大詞典》:
过刑(過刑)
滥用刑罚。
《
汉书·刑法志
》
:“夫以 孝文 之仁, 平勃 之知,犹有过刑。”
《
新唐书·刘洎传
》
:“给事中 乐彦瑋 曰:‘辨之,是暴先帝过刑。’事寝。”
分類:
滥用
用刑
刑罚
《韵府拾遗 青韵》:
见刑(见刑)
魏志崔琰传:太祖罚琰为徒隶,琰虽见刑,而通宾客,门若市人。
《漢語大詞典》:
即刑
就刑。谓处死。
《
左传·襄公十四年
》
:“ 卫 人使 人叔仪 对,曰:‘群臣不佞,得罪於寡君。寡君不以即刑,而悼弃之,以为君忧。君不忘先君之好,辱弔群臣,又重恤之。敢拜君命之辱,重拜大貺。’”
分類:
处死
《漢語大詞典》:
杖刑
古代刑罚之一。用荆条或大竹板拷打犯人。杖作为刑种始自 东汉 。 南朝 梁武帝 定鞭杖之制,杖以荆条制成,分大杖、法杖、小杖三等。 北齐 北周 ,将杖刑列为五刑之一。其后相沿直至 清 末。参见“ 五刑 ”。
分類:
杖刑
刑罚
荆条
大竹
竹板
拷打
犯人
《國語辭典》:
五刑
拼音:
wǔ xíng
古代五种轻重不等的刑法:(1)秦以前为墨、劓、剕、宫、大辟。《书经。舜典》:「汝作士,五刑有服。」汉。孔安国。传:「五刑,墨、劓、剕、宫、大辟。」(2)秦汉时为黥、劓、斩左右趾、枭首、菹其骨肉。《汉书。卷二三。刑法志》:「令曰:『当三族者,皆先黥、劓、斩左右止、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舌。』故谓之具五刑。」(3)隋唐以后为死、流、徒、杖、笞。《旧唐书。卷五○。刑法志》:「有笞、杖、徒、流、死为五刑。」(4)现行刑法分为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罚金五项。
分類:
五刑
甲兵
轻重
不等
斧钺
刑法
钻凿
以前
治理
百姓
法律
大辟
《漢語大詞典》:
作刑
制定刑律。
《
书·吕刑
》
:“度作刑以詰四方。”
《
汉书·刑法志
》
:“故制礼以崇敬,作刑以明威也。”
分類:
定刑
刑律
《漢語大詞典》:
甫刑
(1).即
《
尚书·吕刑
》
。 周穆王 时有关刑罚的文告,由 吕侯 请命而颁,后因 吕侯 后代改封 甫侯 ,故
《吕刑》
又称
《甫刑》
。
《
礼记·缁衣
》
:“
《甫刑》
曰:‘ 苗 民匪用命,制以刑。’” 孔颖达 疏:“ 甫侯 为 穆王 説刑,故称
《甫刑》
。”
《
孝经·天子
》
:“
《甫刑》
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唐玄宗 注:“
《甫刑》
,即
《
尚书·吕刑
》
也。” 汉 桓宽
《
盐铁论·诏圣
》
:“
《
春秋
》
原罪,
《甫刑》
制狱。”
(2).借指 周 代刑法。 汉
扬雄
《解嘲》
:“甫刑靡敝, 秦 法酷烈,圣 汉 权制,而 萧何 造律,宜也。”
分類:
刑法
周穆王
刑罚
文告
《國語辭典》:
腐刑
拼音:
fǔ xíng
古代割去男性罪犯生殖器官的刑罚。《文选。卷四一。书。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最下腐刑极矣。」唐。李善。注:「苏林曰:『宫刑腐臭,故曰腐刑。』」也称为「宫刑」。
分類:
腐刑
宫刑
男子
阉割
生殖器
酷刑
《國語辭典》:
宫刑(宮刑)
拼音:
gōng xíng
男子去势、女子幽闭的刑罚,与墨、劓、剕、大辟并称五刑。《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也称为「腐刑」。
分類:
宫刑
中国
五刑
阉割
男子
生殖器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