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34,分303页显示 上一页 238 239 240 241 242 244 245 246 247 下一页
刘光震(字 肩吾 号 岂泥 )
刘友光(字 桂三 )
刘文蔚( 节悯 )
刘景绰(号 练溪 )
刘柱国(号 长石 )
刘楷(字 甸方 )
刘永祚(字 叔远 节悯 )
刘泗源
刘源澄(字 水心 )
刘献煜(字 台凝 )
刘申锡
刘芳远(号 粹源 )
刘若宜(字 宜之 号 泰斋 世称 甑山先生 )
刘令尹(字 子木 )
其它辞典(续上)
刘肇基(字 鼎维 )刘光震(字 肩吾 号 岂泥 )
刘友光(字 桂三 )
刘文蔚( 节悯 )
刘景绰(号 练溪 )
刘柱国(号 长石 )
刘楷(字 甸方 )
刘永祚(字 叔远 节悯 )
刘泗源
刘源澄(字 水心 )
刘献煜(字 台凝 )
刘申锡
刘芳远(号 粹源 )
刘若宜(字 宜之 号 泰斋 世称 甑山先生 )
刘令尹(字 子木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5 【介绍】: 明辽东人,字鼎维。嗣世职指挥佥事,崇祯中以军功累迁辽东副总兵。福王立,从史可法出镇淮、扬,累加左都督、太子太保。清军破扬州时战死。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光震(?—1646年),字肩吾,号岂泥,江西吉安府永新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刘光震是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成辛未科进士,大理寺观政,五年改任福建漳州府教授,六年升国子监助教,七年升南京仪制主事,九年升郎中,十年革职。崇祯十二年(1639年),刘光震补任广东雷州府知府,在当地开凿河渠灌溉农田,又守城抵御流寇;改任山东兖州府知府,任内去除繁重冗馀的税收,恢复孟氏农田,不迎合宦官。后来升任云南洱海副使。隆武时,擢太常少卿,因母亲年老辞官。福京失守,涕泣而死。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一
刘友光,字桂三,攸县人。明崇祯丙子举人。入国朝,官沙河知县,迁行人。有《憩岳堂诗略》、《香山草堂》正、续诸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真定府新河人。崇祯末由岁贡为淮安府通判。清军攻城,文蔚竭力拒守,城陷,被杀。谥节悯。
人物简介
维基
刘景绰(1610年4月21日—?年),号练溪,四川成都府内江县人。崇祯九年丙子科四川乡试中式举人,崇祯十年丁丑科会试中式进士。历任工部观政、南直山阳知县。
人物简介
维基
刘柱国(?—1646年),号长石,湖广承天潜江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刘柱国是崇祯三年(1630年)举人,次年(1631年)成辛未科进士,工部观政,五年获授工部屯田司主事,六年杭州抽分,七年升营缮司员外郎,八年官潮州府知府,任内公正果断,努力去除夙弊,之后迁任广东巡海副使,抚定澳门的葡萄牙人。十三年考察,降职为四川按察司佥事。弘光年间,他升任福建参政,拥立隆武帝,任职佥都御史下游镇海。平和的乱民藉词聚众报复,刘柱国就驱散他们,后来调任惠潮巡抚。当初潮州客家叛军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连同闽王老数千人,打算攻入揭阳不成功;三月时丘文德、蓝霖进犯;而诏安的李班三聚众三万人,自称「神都总元帅」,在隆武元年(1645年)九月于潮阳造反,攻打贵屿。知县孟应春、都督张浚、参将黄山、王振远等人出兵斩杀李班三,刘柱国因而命令武兴营团练。次年(1646年)二月,庄三权侵略和平县峡山,知县徐以暹告急。他命令王振远及参将郭祯、诸生吴楷拒守;三月,庄三权与戴明台攻陷和平,刘柱国入朝拟定为兵部右侍郎,很快改为云南巡抚,在湘阴遇难。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江陵人,字甸方。诸生。有膂力。崇祯中曾助守荆州,拒农民军。后随王参将赴援汝宁,战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叔远。刘熙祚弟。崇祯间以选贡生屡迁兴化同知。后以副使知兴化府事。清兵陷城,服毒死。谥节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郧县人。诸生。崇祯末,路、冯二部农民军围城。城中食尽,将溃,泗源赴其营中,挑拨路、冯二人,使相猜疑,二人因此退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邵阳人,字水心。诸生。崇祯中率乡兵拒张献忠战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陕西华阴人,字台凝。诸生。明崇祯间父在武昌为官,易代后,音讯断绝。局势稍定,猷煜步行寻亲,历尽险阻,终得父母骸骨以归。晚年以园艺、读书自娱。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应山人。举人。崇祯中李自成部将白旺破安陆时,率所养死士百人反扑,兵败被杀。
人物简介
维基
刘芳远,号粹源,河南彰德府林县人,明末清初官员。崇祯六年(1633年)癸酉科举人,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进士,吏部观政,授行人司行人。
人物简介
维基
刘若宜(?—17世纪),字宜之,号泰斋,人称甑山先生,安庆府怀宁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刘若宜天启七年(1627年)中举人,崇祯十年(1637年)成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兵部职方司郎中,多次上疏战略,但未获理会,北京沦陷后两次上吊自杀,都被家人所救,因此薙发在浣花庵出家,不久绕道到南京。弘光年间他和朱芾煌、吴国琦、徐天麟、姜一学、周祚新、张印中、吴亮明、潘自得、王健、贺燕徵、黄衷赤、张大赓、张延祚、姚孙棐、金邦柱、黄泰来、黄钟斗、李长似、张拱端、徐肇森、荆廷实、许士健、刘星耀、陈璧、董念陛在兵部任职,南京失陷后拒绝出仕清朝,说:「山僧久卸朝天路,只整威仪拜法王。」以老病不出入城市,在家中和客人促膝而坐,写下的诗文都烧毁,到八十八岁去世。
人物简介
维基
刘令尹,字子木,山西大同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崇祯年间进士。崇祯九年丙子科举人,十三年(1640年),登庚辰科进士,通政司观政,本年授山东安丘知县。清朝,起用广东道监察御史,巡视北城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