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163,分345页显示  上一页  245  246  247  248  249  251  252  253  254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刘鹏
释圆彩(白云 刘 )
释真参(无为 刘 )
释能蠲(宝藏 刘 )
释超弘(如幻 刘 )
刘兆元(德资 )
刘光文(继纯 亦斋 )
刘凤池(文甫 )
刘大武(象成 )
刘庠(养吾 )
刘三畏(少钦 )
刘养直(敬夫 )
刘存德(志仁 沂东 )
刘学易(道甫 )
刘悫(唐岩 致卿 )
刘鹏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上虞人。官侍郎。善画水墨山水、花木,所作米氏云山,备极隐现浮沉之妙。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四
释圆彩,字白云。姓刘氏,昆明人也。年十岁,礼筇竹,十方得度,日事苦行,后从所庵受具。持律森严,专修念佛三昧。有皈依者,唯示以净土法门。尝游鸡足,止息念佛堂。时寺井枯竭,汲道苦遥,圆彩誓礼华严三载,以祈水泉。未几,果有灵源涌出,一日三潮。当时藩王巨公,慕其德望,入山修敬。后于定中见红轮坠怀,因告众曰:“吾今夕有难,可酬宿殃。”是夜果寂,年七十三。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真参。号无为。楚之江陵人。姓刘氏。幼聪慧。乐善好施。与物无忤。攻举子业。蜚声文林。经史之暇。喜谈佛书。后遇老衲。奇之曰。子。真大乘法器。世途轩冕。一梦幻耳。于是幡然改悟。甫弱冠辞亲出家。父母欲夺其志。弗得。乃诣玉泉山。师事无边长老。祝发受具。矢心究道。前后凡三然指。誓信不退。久而有入。所至道俗归之。后游京师。四众斯观音寺。奉师居之。道声翕然内庭闻之。颁赐斋供无虚日。后以厌烦。归隐伏牛。将化谓弟子。尘世真梦境。吾将行矣。汝曹勉力。无于袈裟下堕落也。言讫而逝。陕西观察使王元春。为撰其行立石焉。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能蠲。字宝藏。河间献县人。姓刘氏。少孤。诣戒坛。从大千震公圆具。有僧自伏牛山来。请戒语及炼魔事。蠲跃然即裹足往。遇大川。授以念佛法门。遂立期修般舟三昧。历七夏。既而过乾河沟。谒通天老人。留度岁。一夜独立至旦。如弹指顷。闻板声。心意豁然。成一偈上通天。通天亟止之曰。毋为狂魔摄也。后闻楞严。于徵心处有解。复入炼魔场。九旬行坐。间得定相宛然。又走终南山。依孤月禅师四年。偶山行得一小室。因留止。日掘山蔬充腹。极意禅寂。孤月劝令质于遗教曰。毋为三昧酒所醉。此深坑不可堕也。随入燕。参龙华通讲主崇寿秀法师。多所开解。乃叹曰。孤月为我何深至也。虽然。耽寂非矣。趋喧宁是哉。古人得旨之后。岩边树下。甘澹受辛。安有如今日易蓬户于朱门。守净檀为世业者。余有愧道德。未能垂手入廛。盖头一把茆。终当尘不到耳。乃四众坚请住广济寺。不获已许之。而绳衲粝餐。视山居不异也。报缘欲谢先三日。集诸方。至日称佛名三千声。跏趺而逝。世寿八十四。坐夏七十三。塔于德胜门外观音庵之后。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三
释超弘,字如幻。姓刘氏,惠安人也。父佑官潮州府学教授,家世儒素。生而聪迈,髫齿能文,手不伫虑。十九为诸生,屡试冠其曹,受知赏于黄相国石斋,才学重于时。年二十七,婴剧疾。知四大匪坚,生死事大。偶读《维摩诘经》,益信有宗门向上诣,遂有绝尘之思。喜从方外游,值雪峰亘,往还黄檗,道出惠安,邂逅瞻拜,便蒙激发,于是矢志皈㐆,尚羁俗缘,荏苒岁月,世情愈澹。明季丧乱,清兵入关,天下改革,颁令薙发。弘乃慨然辞父母,舍妻子,就平山寺从彻际脱白。然戎马满郊,所在糜沸,久之,途径稍通,乃卷裓趋漳,依亘师于南山寺,止于侍寮,痛下钳锤,多有省悟。亘所居泉之招庆、延福,会城之芙蓉、雪峰,弘皆执侍左右,殷勤十载。拈颂机答,无爽玄旨。一日,亘问:“檐前雨声点,点滴向何处?”众所酬对,俱未契。弘曰:“否则,落在师鼻孔里。”亘首肯之。丁酉岁,随之庆城,竟授以衣拂。戊戌春,归温陵,不常厥居,盘桓山水间,笠杖萧然久之。出主灵应,寺无香储,恒苦不给,因自持钵,以资饘粥。乙己,霞舒苏家诸檀樾,延居杨梅山雪峰院,亦真觉禅师旧刹也。与衲子数辈,刀耕火种,暇则为说大义,道望蔚然。距雪峰二里许,有慧泉古基。壬子,苏君尔源创建精蓝,迎弘居之,从此逍遥两寺。与名流达者,诗偈书疏往来,酬答十有四载。戊午春,年已七十四矣。知期将至,谓其徒曰:“晓露春霜,光阴无几,可预建一卵塔,身后毋为尔”累。”即启土督役,复自撰铭。中夏工就,每言中示意,不久于世。至十月初,始有疾,众进药食,则郤之曰:“世缘已尽,食无益也。”客至则执留之曰:“相见无多日,吾当与子诀。”笑言不衰,二十日沐浴更衣,吉祥而逝。寿七十四,夏三十二,著述甚富,今所传者,《瘦松集》八卷,及《语录》二卷。
刘兆元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资。嘉靖四年举人。时俗尚奢华,兆元则闭门读书,手自抄录。嘉靖中,授怀庆府推官,为人宽和而执法严厉。以病去官,道卒,年四十九。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光文(1507年—?),字继纯,号亦斋,四川承宣布政使司保宁府阆中县(今四川南充市阆中市)人。嘉靖十年辛卯科四川乡试第四十一名举人。嘉靖十一年壬辰科第三甲第一百零四名进士。观兵部政,授行人,升兵部主事、员外郎,二十三年正月升湖广按察司佥事,后复补河南佥事,升陕西布政司右参议,后致仕归乡。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凤池,字文甫,陕西西安府渭南县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登乙未科第三甲第九十三名进士。嘉靖十四年(1535年)任山西高平县知县。嘉靖十九年(1540年)任山东章丘县知县,行取监察御史。
刘大武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大武(1507年—?),字象成,湖广荆州府江陵县人,民籍。湖广乡试第十五名举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中式戊戌科会试第一百三名,登第三甲第一百一十名进士。
刘庠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庠,字养吾,锦衣卫校籍湖广承天府钟祥县人。湖广乡试第七十三名举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式己未科会试第二百三十五名,三甲第八十九名进士。曾任直隶永平府知府。升山东副使,万历元年(1573年)正月升左参政,总部京粮,带顺永保河四府,三年正月升四川按察使,五年正月升本省右布政使,六年八月进左布政,九年六月升应天府府尹,十年二月升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十二年正月升南京兵部右侍郎。
刘三畏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刘三畏,字少钦,山东青州府昌乐县人,军籍。山东乡试第三十名举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中式戊戌科进士。由行人选刑科给事中,因决重囚事,降陕西承宣布政使司照磨。历升南京礼部主事,以丁忧归。
刘养直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养直(1504年—?年),字敬夫,四川成都府内江县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戊戌科三甲第四十九名进士。授行人,选给事中,直声动朝宇。严嵩掌权后,谪贵州布政司照磨。不久,经吏部郑晓帮助,升吏部稽勋司主事,历文选司郎中。升顺天府府尹,擢户部左侍郎,乞休归。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存德(1508年—?),字志仁,号沂东,福建同安(今福建厦门)人。同进士出身。福建乡试第四十六名举人,嘉靖十七(1538年)戊戌科会试第45名,三甲178名进士,授行人司行人,二十二年十二月考选,授浙江道试监察御史,二十五年巡长芦盐政。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任松江府知府,三十一年十二月考察,以不职降用。后官至南康府知府、广西按察司副使。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学易,字道甫,山东青州府寿光县人,民籍。山东乡试第九名举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中式戊戌科会试第二百九十八名,登进士第三甲第九十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万安人,号唐岩。刘玉子。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隆庆元年官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四年平定施州土司覃璧乱事,并条陈善后事宜。升南京大理寺卿,后转南京工部右侍郎,以劳卒。有《唐岩文集》。
黄鹤楼志·人物篇
刘悫(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在世) 明朝大臣。字致卿,号唐岩。江西万安人,刑部侍郎刘玉之子。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曾任浙江嘉兴知府,在任期间抗击倭寇有功。隆庆元年官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四年平定施州土司覃璧乱事,并条陈善后事宜。后升南京大理寺卿,官终南京工部右侍郎。知识广博,能诗善书,长于撰述,有《唐岩文集》。隆庆五年(1571),主持重建黄鹤楼。
维基
刘悫(1508年—1571年),字致卿,号唐岩,江西吉安府万安县人,民籍,嘉靖甲辰进士出身。嘉靖十六年丁酉科江西乡试第十九名举人,二十三年(1544年),登甲辰科会试第一百二名,第二甲第五名进士。授工部都水司主事,榷税荆州,晋刑部郎中。三十年(1551年)出守嘉兴府,修缮城池、兵器,抵御倭寇,三十四年升浙江按察司副使。历升云南按察使,四十五年四月升浙江右布政使,隆庆元年(1567年)八月升太仆寺卿,十月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四年三月晋南京大理寺卿,九月官至南京工部右侍郎,以兵事积疲遘疢,行至浔阳道中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