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534,分303页显示  上一页  252  253  254  255  256  258  259  260  261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刘掞(廷九 )
刘敬与(邻初 )
刘维汉
刘吴龙(绍闻 平田 清悫 吴龙 )
刘文炳(闇斋 )
刘臣酂(次何 耐轩 )
释性实(天月 澄庵 刘 )
刘世熹
刘元晖
刘斯组(斗田、锡佩 )
刘东宁
刘顺( 壮靖 )
刘复(无咎 补亭 )
刘大櫆(才甫、耕南 海峰 )
刘宗贤(次颐 )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五十九
刘掞,字廷九,浙江山阴人。康熙甲午举人,官秀水教谕。

人物简介

维基
刘敬与(1684年—?),字邻初,福建福清人,同进士出身。康熙五十三年,福建乡试中举。雍正元年(1723年)癸卯恩科进士,三甲第二十五名,授庶吉士,改行人司行人。与谢道承参与纂修乾隆《福建通志》。
刘维汉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刘维汉,贵州铜仁人,同进士出身。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乙未科进士,三甲一百四十五名,官知县。
刘吴龙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90—1742 【介绍】: 清江西南昌人,字绍闻,号平田。雍正元年进士,历任吏部主事、左都御史、刑部尚书等官。为政慎密持重,得大体。卒谥清悫。
维基
刘吴龙(1690年—1742年),字绍闻,江西南昌人。雍正元年(1723年)进士,榜姓吴,名吴龙。授庶吉士。次年,以朱轼推荐,改吏部主事。累迁光禄寺少卿。雍正十一年(1733年),出任安徽按察使。雍正十三年(1735年),内迁光禄寺卿,管理北路军需。乾隆元年(1736年)召还,三迁左都御史,劾罢浙江巡抚卢焯。迁刑部尚书。乾隆七年(1742年)卒,赐白金五百治丧,谥清悫。《清史稿》有传。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六十
刘文炳,字闇斋,云南太和人。康熙庚子举人,官宁州学正。有《藜照堂草》。

人物简介

简介
刘臣酂(1692-1750),字次何,号耐轩,江阴人。增广生。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六
释性实,字天月,号澄庵。姓刘氏,山阳人也。父国栋,乐善不倦,虔诵佛号,每见异徵。尝㝱菩萨垂光,觉而内室举子。时方中宵,昙花隐见,知有自来。故生而颖悟,性根不凡。甫及弱冠,志存遗俗。祝发后,闻金陵宝华山文海为一代尊宿,遂入山膜拜,从之学律。夙夜精修,不间寒暑。亲承密谛,妙悟环生。摄𪗋经坛,职司都讲。婆娑双树,龙象俱驯。既而文海紫衣内召,趋廷有喜,改建法源,说戒无遮。于是情殷辅导,因为教授。四禅风靡,胜流总至。金碧烟凝,同生悲悟。未几,道场圆满。文海请旨还山,承恩召对,垂询法源继席。时新更寺名,未敢自私。故不举其徒,而荐诸寺长老。复奉钦命,南山法嗣同举引见。特诏性实,继主法源方丈,遂履斯任。然库藏屡空,人莫之识。惟率众静修,澹然无营。久之,四众归仰,十方施助。于是殿宇寮垣,涂茨丹雘,鸠工以时,庄严宏丽,焕然改观。生平誓愿,居不安逸,厨无香积。春冬说戒,结夏安禅。宵夜精勤,胁不著席。一钵一盂,身先率众。布衲一袭,不敝不更。数十载如一日。故年登大耋,视听不衰。王公卿相,往来参契。接其幽旨,皆相悦怿。不兢于心,不眩于目,澹然无欲。若遇道俗,虽至愚下,必与均礼。大众平等,斯为近之。乾隆丁丑岁,已传席圆林,退院间居,恬静自得。时皇四子学山,颇好游猎。尝憩寺门,车马阗喧。乃定中初起,扶杖款扉,草履迎侯。皇子挹其谦光,皓首庞眉,物我胥蠲,赧然心折。投弓珥笔,贻之篇章,传为遗宝。以乾隆三十九年春正月八日示寂,寿八十有二,腊六十有三,弟子圆升别起灵塔,不附悯忠。仰其芬菲,昭兹来哲。
刘世熹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刘世熹,贵州黄平人,同进士出身。雍正二年(1724年)甲辰科进士,三甲一百三十五名,官陕西三原县知县,改镇远府教授。
刘元晖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元晖,福建永安县人,同进士出身。雍正二年(1724年)甲辰科进士,担任深泽县知县。
刘斯组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西新建人,字斗田,一字锡佩。雍正二年举人,授江西分宜教谕。历任广东西宁、河南杞县知县,有善政。又主讲岳麓书院。生平潜心经术,尤深于《》。有《周易拨易堂解》、《太玄别训》、《皇极绪言》。
刘东宁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刘东宁,直隶顺天府大兴县人,同进士出身。雍正五年(1727年)丁未科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
刘顺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直隶顺天人。雍正五年武进士。以副将从征金川,有善战名,官至安西提督。卒谥壮靖。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复(1696年—1737年),字无咎,号补亭。江苏省常州府武进县(今属常州市)人,清朝政治人物,学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丁酉科江南乡试举人。雍正二年(1724年)甲辰科会试第四十二名贡士。五年(1727年)丁未科殿试位列第二甲第九名进士出身,选翰林院庶吉士。八年(1730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在内廷供奉。十一年(1733年)充会试同考官。补授浙江布政使司参议分巡杭嘉湖道。署浙江分巡温处道、管理南北两关。乾隆二年(1737年),诰授朝议大夫。调浙江督理粮储漕务道,卒于任上,年四十二岁。有诰命一道。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98—1779 【介绍】: 清安徽桐城人,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雍正七年副贡生。乾隆年间先后被荐应举博学鸿词科,报罢。晚官黟县教谕。工文章。方苞誉为“今之韩、欧”。友人姚范之侄姚鼐亦推重其文。世遂以方、刘、姚为桐城派之代表。论文强调“义理、书卷、经济”,要求作品阐发程朱理学,又主张在艺术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气”、“音节”、“字句”,进一步发展了崇古、拟古的理论。有《海峰文集》、《海峰诗集》。
晚晴簃诗汇·卷六十七
刘大櫆,字才甫,又字耕南,号海峰,桐城人。雍正己酉、壬子丙举副贡。乾隆丙辰举博学鸿词,庚午举经学,官黟县教谕。有《海峰集》。
黄鹤楼志·人物篇
刘大櫆(1698—1780) 清代学者、散文家。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安徽桐城人。才华横溢却科举仕途不顺,仅两登乡试副榜,60岁后为黟县教谕。师事方苞,又为姚鼐之师,故为“桐城派三祖”之一。著有《海峰先生文集》《海峰先生诗集》,编选《八家文钞》《古文约选》《历朝诗约选》等。乾隆十九年(1754),刘大櫆入湖北学政陈浩幕,居武昌经年,有诗作五律《登黄鹤楼》《武昌杂诗》等。

人物简介

黄鹄山志
字次颐,江夏人。雍正丙午举人,庚戌进士,官四川荣县知县,国子监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