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盐物(鹽物)
盐制品。魏书·卢昶传:“海利盐物,交闕常贡。”
分類:制品
《漢語大詞典》:昌蒲菹
亦作“ 昌蒲葅 ”。 菖蒲根的腌制品。昌,通“ 菖 ”。吕氏春秋·遇合:“ 文王 嗜昌蒲菹, 孔子 闻而服之,缩頞而食之,三年,然后胜之。” 晋 张邈 《自然好学论》:“尚何假於食胆蜚,而嗜昌蒲葅也!”
《國語辭典》:肥皂  拼音:féi zào
一种清洁用品。旧时将肥皂荚捣烂为丸,用来洗濯衣物。今多用化学方法制成。
《漢語大詞典》:管套
包在管道外以防管中物与管外(环境)产生热交换的绝缘材料
用于将铅皮管固定在石制品上的金属管套
《國語辭典》:轮胎(輪胎)  拼音:lún tāi
安装在车辆等交通工具车轮外围的橡胶制轮。可分为内胎与外胎两层:内胎较薄,可以充气,外胎厚、耐磨,可以保护内胎。通常使用打气的轮胎,减少不规则路面造成的震荡。现今多数车轮只有外胎而无内胎。
《漢語大詞典》:坯模
(1).雏型。《朱子全书》卷一:“古者小学,已自暗养成了,到长来已自有圣贤坯模。”《朱子全书》卷二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达,如今学者……只是成得一箇坯模了,到做出冶工夫,却最难。”
(2).铸造金属制品的模具。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新任务》:“刻完公螺丝,就用公螺丝杠翻砂制成坯模,灌进去铜水,铸成母螺丝。”
《漢語大詞典》:彭窑
元 代名匠 彭均宝 烧窑于 霍州 ,制品仿 北宋 定窑,胎薄质细,净白尚素,当时称为“彭窑”。又称“新定窑”。参阅 明 曹昭 新增格古要论·古窑器论·彭窑
分類:烧窑制品
《漢語大詞典》:瘃腊(瘃臘)
鱼肉类腊制品。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脯腊:“用鹅、雁、鷄、鸭、鶬、鳵、鳧、雉、兔、鸽、鶉、生鱼,皆得作……亦名‘瘃腊’。”
《漢語大詞典》:瘃鱼(瘃魚)
鱼类腊制品。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脯腊:“浸四五日,尝味彻,便出,置箔上阴乾。火炙,热搥……亦名‘瘃鱼’,亦名‘鱼腊’。”
分類:鱼类制品
《漢語大詞典》:煮练(煮練)
棉麻纤维制品加工的一道工序。用化学方法蒸煮棉麻等组织纤维材料,以除去天然杂质,有利于漂白、染色和印花加工。
《漢語大詞典》:遮齐(遮齊)
遮,古代覆在箭垛正面的布帛制品,上画五个由小到大的同心圆圈。齐,中心。遮齐,谓箭靶之中心。 唐 张鷟 游仙窟:“ 五嫂 曰:‘ 张郎 射长垜如何?’僕答曰:‘且得不闕事而已。’遂射之,三发皆遶遮齐,众人称好。”
《漢語大詞典》:乌狼鲞
“乌狼鲞”是浙江奉化方言,即经特殊加工后已无毒性的河豚鱼的干制品。
《國語辭典》:炭精  拼音:tàn jīng
精制的炭。电池中的炭心,弧光灯中的炭丝,人造木炭等皆由炭精制成。
《國語辭典》:炭精棒  拼音:tàn jīng bàng
用炭和石墨精制成各种棒状制品,常作为弧光灯、电池等电器中的电极。
《國語辭典》:唐三彩  拼音:táng sān cǎi
一种唐代彩色的釉陶。多为贵族陪葬的明器。造形繁多,三彩俑可为代表。以白、绿、黄三种颜色为主,另加上褐、蓝、黑及少量茄紫色。胎体先素烧,再多次上釉,于窑中低温烘烤,釉药流动互渗,产生丰富多彩的色泽变化。颜色艳丽,简洁高雅,富含西域色彩,和贵族的豪华作风相符。盛行于初唐至开元天宝年间,安史之乱后渐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