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一刹那
【佛学大辞典】
(术语)Ks!an!a,谓时之极少。曰一刹那。俱舍论十二曰:「极微字刹那,色名时极少。」仁王经上曰:「九十刹那为一念,一念中一刹那,经九百生灭。」俱舍论十二曰:「何等名为一刹那量,众缘和合,法得自体顷,或有动法,行度一极微,对法诸师说,如壮士一疾弹指顷,六十五刹那,如是名为一刹那量。」无性摄论六曰:「处梦谓经年,寤乃须臾顷,故时虽无量,摄在一刹那。」
【佛学常见辞汇】
指极短的时间。佛经说在人的一个念头中就含有九十个刹那。
【俗语佛源】
时间极短暂,谓之「一刹那」。如冰心《寄小读者》一:「我若不是在童心来复的一刹那顷拿起笔来,我决不敢以成人烦杂之心来写这通讯。」也省为「一刹」。如杨朔《月黑间》:「河面红光一闪,响起巨大的爆炸声音。就在这一刹间,小船碎成几块。」「刹那」,梵语ksana,「时极短者,谓刹那也」(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一刹那」短到什么程度呢?据《仁王护国经》卷上的说法是:「九十刹那为一念,一念中一刹那,经九百生
灭。」佛家用「刹那」这一概念表达世间一切事物生灭变化的连续性和迅速性,谓之「刹那无常」。如《景德传灯录·僧那禅师》:「无一尘许间隔,未尝有一刹那顷断续之相。」 (李明权)
【三藏法数】
(出仁王护国经)
梵语刹那,华言一念。经云: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中有九百生灭。俱舍论云:时之极少者名刹那。是也。(念有大小,一念者大念也,一刹那者小念也。)
初刹那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生有最初之第八识也。最初之一刹那,唯此第八而已。故曰初刹那识。仁王经中曰:「诸有情于久远劫,初刹那识异于木石。」
【佛学常见辞汇】
一切有情在最初的一刹那,只有第八识。
刹那
【佛学大辞典】
(术语)Ks!ana,译言一念。时之最少者。胜鬘宝窟中末曰:「外国称刹那,此云念也。」探玄记十八曰:「刹那者,此云念顷,于弹指顷有六十刹那。」俱舍论十二曰:「极微字刹那,色名时极少。」西域记二曰:「时极短者,谓刹那也。」大藏法数曰:「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中有九百生灭。」楞严经二曰:「沈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终从变灭。」梵语杂名曰:「刹那揭沙曩。」
【佛学常见辞汇】
华译一念,指极短的时间。经上说,一弹指之间,即已含有六十个刹那了。
【佛学次第统编】
世界之世,向近暂析之,如云刹那。刹那梵语,译作极少之时也。
刹那生灭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刹那之短时间中有生灭。谓万法刹那生,刹那灭,转转相续也。此为成实论之说。梵Ks!an!abhan%ga。
【佛学常见辞汇】
一刹那之间就有生灭的意思。
刹那三世
【佛学大辞典】
(术语)刹那相对望而立三世,现在之一刹那曰现在,前刹那曰过去,后刹那曰未来。
【佛学常见辞汇】
一刹那之间就已含有三世,即现在的一刹那叫做现在,前刹那叫做过去,后刹那叫做未来。
刹那无常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刹那之间,具生住异灭之四相。转变无常也。对一期无常而言。仁王经上曰:「一刹那经九百生灭。」
【佛学常见辞汇】
谓在一刹那之短促时间中,就已具有生住异灭的四相,变化无常。
【三藏法数】
梵语刹那,华言一念。而言无常者,谓此一念之心,生住异灭四相,迁流不停,是名刹那无常。
刹那灭义
【三藏法数】
梵语刹那,华言一念。谓眼等诸识种子,一念才生,生则随灭,念念不停,刹那变异;耳鼻舌身意等诸识种子,各各亦复如是,是为刹那灭义。